黔行散记·夜郎古国
李兴山
贵州省简称黔,要探寻黔的文化根脉,恐怕得先探寻夜郎古国。夜郎国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在战国中期发展成为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国。关于夜郎国的传说源远流长,其中又以“夜郎自大”这个故事影响最为深远。故事讲的是西汉时期,夜郎国统治者独霸一方,与外界交往甚少,因此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在汉使面前提出“汉孰与我大?”的问题,惹得汉使捧腹大笑。
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黔地似乎便成了未开封的陈年老酒,依然保存着浓郁的地方特色。随着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日见消失,而怀旧又是现代人类的普遍心理。于是,夜郎国旧地摇身一变,如今竟成了人们文化寻根向往之地、认识传统的“活化石”和展示古代礼俗的露天博物馆。
我正是在这火热的夏天“掉”进了贵州这个“酒坛子”里,于是便似醉非醉、似梦非梦地游历在这片土地上,体味着夜郎国经年以来的古风遗韵。然而,夜郎似乎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我分明置身其中,却始终看不清他的真容。
贵州山多,云贵高原屹立于四川盆地和广西盆地之间,超凡脱俗,与世无争,也难怪夜郎古国的传说经久不衰,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自然的封闭,造成黔地自古以来就怪事多多,在贵州游历,当地百姓常和我谈到,贵州有“八怪”,诸如“老太婆走路比车快”、“抱着小孩谈恋爱”、“石板当瓦盖”、“帽盖当锅盖”等等。其实,贵州又何止“八怪”,走在贵州大地上,人不知不觉便显得怪里怪气的,时而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觉得“山穷水尽疑无路”,时而又落到少数民族的寨子里,被酒灌得飘飘然、晕晕然,弄不清自己是人还是鬼?
说贵州是个“酒坛子”其实并不过分,这里几乎县县产酒、人人饮酒。夜郎古国的遗风,或许正存在于这醇酒醉影之中。中国先民对酒有独到的悟性,并不需要太多外界的点化。夏、商、周三代崇鬼尚神,大肆用酒。而西南一带,在三代文化尚未波及之时,也懂得了酒的妙用。古往今来,贵州人把酒的用途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敬神祭祖、迎宾待客,到祝贺佳节、驱邪治病,从出生到满月,从婚娶到丧葬,都离不开酒。贵州的名酒也多,如贵州茅台、习酒、董酒等等,难怪有“醉在贵州”之说。
贵州西部的安顺市便是传说中的夜郎国旧地,向为黔滇交通要道和黔西物资集散地,被称为“黔之腹、滇之喉”。未及安顺市,我的心便被一个传说弄得七上八下,据说古时这里是恶鬼出没之地,经常伤害过往的百姓。终于有一日,一位高人用石塔把这些大鬼小鬼镇在了安顺市附近,然而不经意间又让几只小鬼跑了出来,那便是酒鬼、色鬼和赌鬼等,至今依然在社会上作祟。
鬼的传说固然不可信,但它至少从某方面反映出古时这一带社会治安的混乱。夜郎国旧地也称为“鬼方”或“南蛮”之地,或许正缘于此。夜郎国旧地在明朝时改名为“安顺”,正是求其平安顺利之意。
到了安顺市,一切还算平安顺利。这里街道整洁,秩序井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现在我倒感到有些失望了,夜郎古国的踪影又在哪里?现代的安顺,现代的市容,哪里还有夜郎古国的蛛丝马迹?春去秋来,时过境迁,夜郎古国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如今只有在史书抑或更偏远的寨子里还能隐约见其“凤毛麟角”。“夜郎自大”的故事,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也只能供人们回味或凭吊了。
- 第 1 版:要闻 自治区政协党组召开第六十七次(扩大)会议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 第 2 版:要闻 厚植书香底色 激发履职活力 ——桂林市雁山区政协开展委员读书实践活动小记
- 第 3 版:要闻 数字人民币顶层制度设计将持续完善 确保“可控匿名”有效落实
- 第 4 版:要闻 重温红七军“小长征”精神 同心走好新长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