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荔”经千年 相遇灵山
2022-09-03 | 来源:
“荔”经千年 相遇灵山
在秦代就开始种植荔枝的“中国荔枝之乡”灵山,有“千年荔城”的美誉。在灵山,溪边、渠边、水塘边、河边、屋前屋后,全是荔枝树。
灵山荔枝林有树体高大、树木古老、“树史”传奇、一树多“枝”等特点。
树体高大。百年荔枝树根系发达,树根盘结交错在地面凸起,主根深达数米,侧根须根蔓延数十米;树高十多米,树冠直径15米以上;主干粗大,树皮粗糙微龟裂状,灰褐色或黑褐色。一树一亩地,十树一荔园。平山镇旱垌村一株“宋荔”,树龄800多年,树冠浓荫蔽日,丰产时挂果2100公斤。
树木古老。1963年,生物学家蒲蛰龙教授带领果树研究专家到灵山考察,认定“荔枝王”出自灵山县新圩镇邓家村,时有树龄1460多年。粗略统计,全县百年以上树龄的荔枝树有3万多棵。
“树史”传奇。灵山荔枝树很多为先祖种植,大家族共有,最后成为“宗族资产”。每年新添男丁,添丁之户就在宗族荔枝园里种荔枝树。如今,邓家村聚集成林的百年以上荔枝树有200多棵,其中一半为宋代种植。
一树多“枝”。即以原荔枝树为母本,嫁接新的优势品种。广东果树研究所专家认为,唐代时荔枝驳枝繁殖法已在灵山普遍应用,许多千年古荔就是驳枝繁殖,特征是主枝分支多且位置低,树冠张开成扁圆形。
各版主要新闻
- 第 1 版:要闻 自治区政协举行港澳台侨人士中秋联谊活动
- 第 2 版:要闻 让委员满意 让群众受益 ——浦北县政协开展“提案工作效益年”活动侧记
- 第 3 版:要闻 激扬巾帼之志 绽放夺目光彩 ——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综述
- 第 4 版:要闻 清廉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