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2”工作法:助推委员提案提质增效
□ 灵山县政协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灵山县政协以开展“提案工作效益年”为抓手,以建立完善提案工作机制为突破口,逐步探索形成以“强基础、抓协商、重督办、促落实”为主要评判标准的委员提案“3322”(三个清单、三次协商、两次集中督办、双向评议)工作法,通过较高质量的提案工作,全力推动政协履职提质增效。
灵山县政协常态化开展委员下基层活动,推动委员下沉,联系界别群众。图为县政协副主席刘昭霞(右二)到基层开展走访调研,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
一、理清思路,“三个清单”指导委员提案
一是建立委员提案线索建 议清单。每年“两会”召开之 前,县政协提案法制委与两办 协同配合,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年度中心工作落实,以群众反映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年度工作的重点为题,面向全体政协委员、政协参加单位等社会各界各领域,通过召开座谈会、发函件、组织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提案线索,在与县委、县人民政府广泛协商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并确立委员提案线索建议清单,引导委员科学选题、规范撰写,为提高提案质量提供保障。二是建立委员提案立案转办交办清单。对经全体会议审议确定的委员提案,按照重点提案和一般提案分类,对案由、要求、建议等事项进行再梳理和确认,详细列出县委、县人民政府、县政协领导领衔办理的重点提案明细和一般提案的内容、提案委员等事项,按照工作职责确定提案办理单位,明确办理时限,确保每件提案处理路径清晰可寻。三是建立委员提案办理成效清单。对委员提案办理效果,在下次召开全体会议时,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向大会书面提交详细的提案办理情况报告,使全体委员更加清楚的了解掌握每件提案的办理结果。在此基础上,政协提案委员会通过督办、验收、评议等情况,建立委员提案办理成效清单。
二、搭建平台,“三次协商”确保提案质量
一是提案法制委与提案委员协商,提升提案质量。始终把提案工作列为委员学习培训内容之一,每年在全体会议召开前夕,提案法制委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界别辅导、案例示范、调研讨论、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培训,以提案线索清单为引导,与委员协商撰写提案,力求委员提案格式规范、命题准确、内容有据、言词有度,有效提升政协提案质量。二是提案委员会与相关承办单位协商,提高提案精度。在委员提案审查会议召开前,提案法制委按照“提、撤、并、转”的原则,严格初审,分类甄别,并邀请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及提案所有涉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提案预审协商会议,积极沟通交流,初步达成共识,协商立案,提升委员提案认可度。
灵山县政协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图为县政协副主席何建春(中)到乡镇走访委员,为委员履职提供精准服务。
三、抓住关键,“两次集中督办”助推提案办结
我们改变委员提案答复即 办理的观念,密切关注办理进 度,及时跟踪发现并研究解决 存在问题,在注重办复率的基 础上,更加关注提案办结率, 把办结率作为评判提案办理工 作的第一标准。在重点提案领 衔督办、一般提案常态化督办 的基础上,政协常委会坚持年 中提案督促性督办和年终提案 验收性督办两次集中督办活 动,由主席会议成员带队,由 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相关领导组成提案督办组,深入提案办理现场,通过听部门汇报、看进度现状、提案委员点评提要求的方式,开展督促性集中督办,这样既提高委员提案积极性,又有力推动委员提案的高质量办结。
四、及时总结,“双向评议”巩固提案成效
在验收性督办活动结束后,及时召开有县人民政府、县政协领导、提案委员和承办单位负责人共同参加的提案工作“双向评议”座谈会,由县人民政府通报年度提案办理情况,承办单位对所提提案质量和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量化评议,提案委员对承办单位办理质量和满恋度进行现场测评,对提办双方所形成的双向评议结果,县政协党组分别里送县委、县人民政府,并作为政协提案工作年度考核、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双向评议”结果的运用与延伸,有效促进了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的双提升。一是委员提案立案实现了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2022 年全委会期间收到委员提案有112件,但经审查立案的只有67件左右;二是政协参加单位、界别集体提案和全局性提案明显增加;三是杜绝了以往提案提出随意性大的问题,经过深思熟虑的提案数量明显增加。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以来,委员提案共立案 166 件,其中作为县委、县人民政府、县政协领导联合督办的重点提案16件,所有立案提案办结率、见面率、答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 第 1 版:要闻 担当时代重任 创造新的伟业——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产生纪实
- 第 2 版:要闻 担当时代重任 创造新的伟业——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产生纪实
- 第 3 版:要闻 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 广西女性第七届“金绣球”书画作品展开展
- 第 4 版:要闻 双向发力 星火成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