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彰显艺术之美
——浅谈百色舞台艺术作品服饰、道具、设计的巧取搭配
覃缨岚
把生活之美真实地再现在舞台上,这是艺术工作者所奉行的审美法则。百色舞台艺术作品服饰、道具、设计的巧取搭配也遵循着这一原则。多年来,百色舞台艺术之所以能够走出广西,走上北京、走出国门,不仅因为艺术作品独具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也因为其本身服饰和道具的巧取搭配和设计得当,使作品的民族心理情绪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彰显艺术之美。
一、注重细节,再现生活,彰显作品的品质和魅力
细节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形式上的。内容上的细节包括人物、场景、动作、语言、符号等表意元素,它们可以描绘出艺术作品的背景,展现出作品的内涵和寓意。形式上的细节包括色彩、线条、光影构图、笔触等视觉元素,它们能够营造出艺术作品的氛围和风格,突出作品的主题和重点。
百色市右江民族歌舞团的舞台艺术作品,如壮族舞蹈《摆嘎摆》《暖》《乡音》《阿母的天》《裙兜蜜语》、彝族舞蹈《打磨秋》、瑶族舞蹈《出寨》、苗族舞蹈《爷孙》及歌剧《壮锦》《扶贫路上》等等,都是以少数民族的生活原型为题材创作的。这些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其风格是写实的,强调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之美、友爱之美、健康之美,注重现实与艺术的直接联系;生活的场景,劳动的场面,是题材的直觉来源;在作品的服装、道具的运用上,主要从民间民俗的劳动生活中提取元素加以设计。作品经过服饰的装点和道具的搭配后,民族韵味更浓郁、地域风格更独特。如《摆嘎摆》的服饰就是从壮族妇女日常生活、审美心态及习惯中,按照节目动律及语汇的需要而设计的。《摆嗄摆》服装设计有着巧妙的独特构思,首先是把裤脚放大了,在裤脚口上设计了红白黄几条边,行动起来大裤脚在相互磨擦中发出“刷刷刷”合着节奏的声音,裤脚在摆落中又如同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在裤头上的设计也是大胆的,在过去,壮族妇女的裤头很宽,即常说的“一打三反”裤头,在日常的生活和劳动中,为了让裤子随时都牢牢稳稳地穿在腰身上,妇女们常在自己腰头上永久地系上一条绳子(俗称:鸡肠带),不管是换上什么裤子,只要做好“一打三反”都能确保不掉落。但出于心理原因,她们习惯用手触摸一下裤头。为了在节目中充分体现着这个生活习惯和特有的心态,设计者在裤头上大胆地挂上一个小圆镜和向外返出斜角的白裤头,在小镜子的摇摆下,表演者单手或双手有节奏地不断地触摸裤头,让这一特色语汇变成一个独特符号——“扶裤头”,这是服装设计与动作设计思路融合的一个创新,使服装的整体设计符合表演需要,凸显了壮族妇女特有的心理审美而更彰显女性之美。
这个作品在1994年的广西音乐舞蹈比赛中获得了服装设计一等奖,其创作、表演也获得了一等奖,在第三届广西铜鼓奖的评选中获得广西“铜鼓奖”;2002年该作品被香港特区选为代表香港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的表演节目之一,到北京参加展演,获得了节目二等奖荣誉。
二、作品通过对内容上的细节包括人物造型设计、服装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和语言设计进行选择、强调、变化和创造,提升其内涵之美
多年来,百色的文艺节目外出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扩宽了百色舞台艺术作品服装道具设计工作者的视野,传统的现实主义再现的创作观念与创作方法不再是单一的运用,表现主义的创作观念和方法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如《爷孙》,就是表现当今边远山区农村特有的一种现象。作品以留守儿童这种现象为题材,从一位爷爷与孙女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新的表演形式,表现爷爷的爱心之美和孙女懂事之情。人物情感的起始不再依赖于事件的发生,而是以人物心理动机为起点,依照人物的心路历程展开,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虚化了,现实的再现也因此而淡薄了,表现性因素便凸显了出来。孙女先是幼稚地用画笔在爷爷的脸上一条条地画着,之后再用手抹擦所画的条纹就抹擦不掉了,爷爷的脸上永远留下了深深的皱纹,这就解决了时空的跨越,时间已经不停留了,孙女长大了懂事了,爷爷变老了,设计者仅仅用一支巧妙的蜡笔就解决了作品的转折和扩展升华的难题,抓住这一细节就使作品立意更深。再有,在表演中我们看到,孙女画爷爷的脸在表演中重复了几回,这种手法能够加强作品的思想重点,所以在道具的设计和道具的收放上也是非常独到的、巧妙的,由于这种独特的设计,能使表演者在表演中没有压力,动作自然、顺手,让节目的成功展示发挥到极致。这就是节目中细节让作品内涵得到提升的所在。《爷孙》这个作品在2008年自治区音乐舞蹈比赛中获得了节目、创作、表演一等奖,作品的获奖离不开这些细节的设计,也意味着这种艺术探索被认可。
三、作品通过对形式上的细节包括时空设计、色彩设计、线条设计、光影构图等视觉元素进行巧妙安排和运用,营造出独特风格
前两年百色推出的民族歌剧《扶贫路上》在广西百色、南宁上演,北京公演,上海巡演。这个作品并不是简单地把歌、舞、戏剧的艺术形式堆砌在一起,而是依不同的画面建构所需,将之装置、融合,巧妙之处就在于此。从起曲开始,就把人的视觉带进一个苦与美的视角里,然而,这个“苦与美”的联想还没来得及延伸,美丽的画面就被打碎了,超大的背景画面从中间慢慢破开,两旁高架在灯光作用下也慢慢把美丽的画面移开,逐渐显现出了一间间简陋的农村毛草房。此时,序《动员大会》出现在我们眼前了,激情焕发、干劲十足的青年第一书记们正在集结,整装待发。这就是细节转换的高明之处。党旗缓缓映出,一个个举着右手宣示的驻村第一书记在激昂磅礴的正能量歌声中呈现出新时代青年人的担当。歌者们个个服装整洁、胸前党徽闪耀明亮,踏节奏拉着手,形式之美,意境之美,已深深地震撼了观众。
《扶贫路上》的创新设计在全剧的进行中不断出奇,依故事的发展巧妙地推岀新观念、新手法,以独特的设计细节把整个作品情感不断地推上高潮,打动人心。
《扶贫路上》作为广西当代文化艺术创作重点扶持项目、中宣部庆祝建党100周年晋京展演剧目、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等,获得了第十届广西“铜鼓奖”。
四、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观念要进一步更新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百色舞美设计者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注重积累,抓住某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及元素来阐述作品的内涵。设计者们都有为大型晚会设计的经验,综合素质较高,是目前百色市舞台文艺创作设计的主要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我们舞台艺术创作设计者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表现新时代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势必要有一番改变,要用现代的思维方式,现代的艺术技法来适应现当代人的审美要求,舞台艺术既是一个情感、信仰、观念、文化的精神集合体,也是一个传播广泛,种类繁多的文化集合体,虽然它风格各异,但共性的审美内涵是可以宏观把握的,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我们要强化百色舞台艺术创作设计的“根性”意识,强化知识面的扩展,提高自己的思辨性素质和创造思维能力,做一个有智慧的设计者,在不断的努力下,让我们百色的舞台艺术创作设计以鲜明的时代文化气息走向世界。
- 第 1 版:要闻 青春热血镌刻太行之巅——写在红旗渠工程全面竣工54周年之际
- 第 2 版:要闻 多地老龄化程度加深 如何面对人口发展新常态?
- 第 3 版:要闻 抗战烽火中的另一个“联大”
- 第 4 版:要闻 有知亦不可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