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热”效应下的政协力量
——凌云县政协助力旅游业发展侧记
□ 本报通讯员 阮孟霖
一座具有近千年州府县治地历史的文化古城,一汪烟波浩渺的水墨浩坤湖泊,一座云雾缭绕的诗意般金字塔茶山,一系列缤纷多彩的泗水田园……一个令人心神向往的地方,它就是凌云县。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凌云县的旅游产业优势开始凸显出来,每逢节假日,全县大大小小旅游景区景点热起来,吸引不少游客纷纷前来“打卡”。而凌云旅游热的背后,有一股政协力量在涌动赋能。
调研建言发力,塑造旅游之“形”
凌云县把打牢旅游基础设施“底盘”作为发展旅游经济的“重头戏”,大力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攻坚行动,在硬件“塑形”上不断发力,先后打造形成了浩坤湖、茶山、古城3大主牌景区和彩架村、平怀村等乡村旅游点。该县政协积极融入攻坚战大局,在参政议政中发出好声音。
“在推进全域旅游进程中,应充分考虑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在3大景区的管理服务上应创新方式,着力在留得住游客上下功夫。”县政协主席罗胜明在全县旅游“四梁八柱”规划修编座谈会上,围绕《凌云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18个总体和单体规划交流发言时提出。
今年5月,县政协副主席杨自爽牵头组织县文旅局、浩坤湖水库管理中心、旅投公司、振凌投资集团公司等多个部门和企业深入浩坤湖景区开展调查研究,就景区硬件设施、服务设施以及旅游运营等协商议政。“浩坤湖景区应立足国家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守好山青、水绿、空气好这个‘金元宝’”“应引进先进运营管理理念,实行精细化管理、优质化服务,让游客在欣赏美丽风光中感受凌云人的如火热情。”在听取有关部门汇报后,杨自爽建言。
县政协积极引导委员关注旅游发展大局,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建言赋能景区设施建设,两年来委员们聚焦补齐旅游短板弱项共提交提案9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56条。
“晚上带小孩出来在骑行步道上散步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有些地方的骑行步道旁边还修建了休息驿站,栈道内外的卫生管理和环境绿化美化也有所改善,感觉人就在景中”散步中的黄女士和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先后回应道。其实,这旅游栈道的路灯安装和卫生管理等配套设施的改善得益于县政协委员提交《关于安装骑行栈道路灯的建议》《关于修建完善“网红路”骑行栈道卫生厕所的建议》等提案。
如何挖掘红色文化,助力旅游发展?该县政协文史委带着这样的课题,深入逻楼镇西山办事处革命旧址开展调查研究。“红色文化是一种带着灵魂的旅游资源,应高度重视,及时对革命文物遗迹进行修缮保护,加强日常管理”“加大红色文化宣传,打造凌云又一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当看到革命文物和遗迹存在管理空档时,调研组建议。在政协调研建言助力之下,“微古城”建设、茶文化街以及平怀村、金保瑶寨等系列乡村旅游得到开发建设,成为全域旅游的闪耀之“星”。
视察监督使力,铸造旅游之“魂”
如何铸造旅游之魂是凌云县政协重要的履职方向。开展历史故事融入景观行动,在文化植入景观上见行动,是历年来县政协挥洒浓墨重彩的一笔。县政协多次组织政协委员、文化名人、旅游专家深入下甲钓鱼台调研视察,对土司时期石刻散文《游东湖记》残缺文字进行考究和填补,并根据史实将散文中的名句雕刻于浩坤湖云汉峰上。县政协还就文化元素植入“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开展专项视察监督,委员们纷纷建议责任单位和施工单位将“非遗”元素融入田园综合体廊桥设计建设中。在“金玉良言”的助力下,泗水河两岸建起了犹如壮族织布机外形特征的彩架桥等9座独具特色网红桥,成为了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新的风景线和拍摄打卡热点。
参政议政助力,创造旅游之“业”
近年来,凌云县委着力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把做大做强“两酒(‘百色红’桑果酒、‘洞藏版’茶本酒)”产业作为三产融合的创新点和示范点。县政协主动参与推动“两酒”产业发展,先后组织开展“疫情背景下桑蚕产业如何提质增效”“助力茶产业链延伸和增产增效”课题调研,还组织委员赴外地考察借鉴先进工作经验,形成了质量较高、针对性强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县直对口部门领导参加的政协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安排部分政协常委在会议上作专题发言。“平怀村是我县重点桑蚕产业示范基地,要充分发挥基地示范作用,建设桑果采摘体验园、桑枝食用菌产业、桑果酒厂等,延长产业链”“加强茶园标准化建设,强化茶叶加工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品质和质量”“凌云茶叶品质得天独厚,应延伸茶产业链条,培植增收点,积极发展茶本酒产业”,县政协常委们异口同声提出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桑果酒、茶叶酒产业发展步伐的建议,与县委提出的“两酒”产业发展相吻合。“目前全县正在引进相关企业进驻运作,相关生产线也在建设当中,我们将充分吸收采纳常委们的好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推动‘两酒’产业快速发展。”县政府分管领导在政协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表示。目前,凌云县已引进广西嘉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年产2000吨“百色红”桑果酒生产线和广西国晶庄园酒业有限公司在五指山脚“如来洞”实施年产1万吨“洞藏版”茶本酒生产项目,成为“茶桑+酒+旅游”新业态的“凌云样板”。
委员行动添力,营造旅游之“势”
县政协发挥联系广泛优势,主动融入全县举办凌云首届乡村旅游大会和土司美食“八大碗”品牌发布暨美食展销,对外大力宣传展示凌云原生态的文化旅游产品。同时牵头举办“山水茶乡·生态凌云”户外摄影比赛,引导政协委员、文化名家和摄影爱好者以图片展、抖音视频等方式展示凌云秀美风光。参与策划和开展“全区党旗领航·乡村旅游嘉年华”、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深圳市大健康文旅产业招商推介活动,讲好凌云文化旅游故事。
- 第 1 版:要闻 自主创新铸重器——柳州市政协协商建言“加快柳工智能国际工业园建设”
- 第 2 版:要闻 “旅游热”效应下的政协力量——凌云县政协助力旅游业发展侧记
- 第 3 版:要闻 不走“寻常路” 一生只为“谷”——赵治海团队突破谷子育种世纪难题,带领“杂交谷子”走向世界
- 第 4 版:要闻 中国“双碳”目标引领储能行业加速布局助力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