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4-03-07
为加快建设滨海运河城市贡献智慧力量——钦州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侧记
2024-03-07 | 来源:广西政协报

为加快建设滨海运河城市贡献智慧力量

——钦州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侧记

 

  “一年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团结带领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各项职能,实施五大‘委员行动’,围绕打造平陆运河文旅经济带、壮大石化产业、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深调研、广协商、谋良策、促发展,履职成果可圈可点,凝聚共识有力有效。”在钦州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开幕会上,钦州市委书记钟畅姿对市政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浩荡春风起,奋进步履疾。2月28日至3月1日,钦州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召开。会议期间,来自钦州市各行各业的300多名政协委员怀揣着满满良策、声声民意,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民生关切积极建言献策。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要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高水平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提高江铁海多式联运能力和自动化水平。王铁成委员认为,钦州作为国际门户港和国际枢纽海港,是连接中西部与东南亚的重要枢纽,是“江海铁陆”多式联运的重要节点,进一步加强海铁联运钦州枢纽的建设,对构建高效畅通的物流通道,深化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加快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加强规划设计与政策协调,推动构建铁海联运一体化、铁水联运、与东盟国家深度合作的钦州枢纽体系,进一步强化货物智能化智慧化的运输管理;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个多式联运走廊的运输网络效能;加快推进港铁数据互通,推进铁海联运一体化信息化建设;优化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智能化作业模式,提高铁海联运衔接效率;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以适应国际多式联运走廊的发展趋势;建立跨境联运合作平台,支持建立跨境联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探索和推动国际多式联运走廊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龙湾片区地处主城区与钦北新城交汇处,平陆运河三大枢纽之一的青年枢纽处于片区内,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片区周边已形成精细化医药、金属新材料、新型建材等产业集群,开发建设好该片区对于优化拓展城市规划布局、促进区域旅游发展、加快产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仇烈前委员建议,高标准谋划片区整体规划,构建“南有白石湖、北有龙湾”城市发展新格局,打造特色景观带,形成生态宜游的水湾城市风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龙湾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创产业集聚区;高起点推进片区开发建设,在市级层面出台片区开发建设方案,将该片区纳入中心城区统一规划管理、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建立“政府+城投+企业+运营商”合作机制,吸引优质企业加入共建龙湾片区;优化片区交通及公共配套设施,加大片区开发要素保障力度,让龙湾片区成为宜商、宜居、宜旅、宜创的生态智慧之城。

 

  龙门群岛位于世纪工程平陆运河的出海口,是广西滨海国际旅游风景道连接北海与防城港的重要节点。龙门群岛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海港特色鲜明,滨海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凸显,是北部湾滨海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为进一步加强滨海文旅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龙门群岛滨海旅游度假区建设,黄兆明委员建议,统筹整合资源,将龙门群岛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中,分层次、有步骤地合理开发;建设完善设施,提升服务效能;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建立专门的招商引资平台,策划包装好项目并做好前期工作,为投资者提供便捷的招商引资服务。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和自贸试验区等加快建设,我市迎来了多重叠加发展机遇,初步形成了绿色石化、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急需一批高技能专业人才服务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目前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资源供给不足、招工难与求职难并存等问题,官锡金委员建议,创新市域统筹管理体制,优化产教融合发展环境;聚焦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延伸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链条;强化产教资源供给对接,建设政校企产教融合“联盟体”;深化区域协同合作,加强与南宁、柳州、崇左等优质职教资源所在城市的沟通联系,建立北钦防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推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一体化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近年来,钦州市高度重视陈皮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百亿陈皮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品牌知名度不高、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加工水平低、产品单一、标准体系不健全、黄龙病危害严重等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发展。谢昀珊委员建议,整合土地资源扩大大红柑种植规模,结合农村撂荒地治理,逐步引导群众“退桉还柑”;积极探索早结丰产高效栽培新技术,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加快推进陈皮标准体系建设,打造大红柑种植示范基地、陈皮加工和陈皮储存龙头企业,提升全产业链的质量档次;积极开展浦北陈皮旅游文化节等品牌推介活动,提升浦北陈皮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推进浦北陈皮产业园建设,引导各类加工企业向产业园集聚,高质量做好“大加工”,不断提升浦北陈皮品质;深挖浦北陈皮生态、休闲、健康和文化价值,丰富产业体系,全面推动果、药、食、茶、健、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突出抓好大红柑无病毒苗圃的建设和大红柑病树清理工作,从源头上防控好黄龙病,确保大红柑(陈皮)产业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春风浩荡启新程,奋楫扬帆正当时。委员们纷纷表示,要时刻不忘履职为民的初心,聚焦发展大计,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作用,真干实干,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的滨海运河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张晓晨 黄海怡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