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4-03-30
诗中自有春柳闹
2024-03-30 | 来源:广西政协报

诗中自有春柳闹

董国宾

 

  春风吹绿了山冈,野菜在田垄间快活地轻吟,水边弯柳新芽初绽,含烟笼翠,勃发的时节升腾春意。清丽的春日里,嗅花圃中掀起的一波波香气,闯进古诗词,欣读春柳诗的美和魂,正当时。

 

  唐·雍裕之《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此诗清隽,自然,春姿若梦,似有水声。诗人一入笔,便勾画了一幅翠绿的古堤春柳图,悦目又怡心。古堤两旁,垂柳成行,苍翠蓊郁,那袅袅婷婷的柳丝,似一缕缕烟霞在飘舞。这春色迷人的意境中,江边柳的轻柔婀娜之态,鸟鸣般从翠色里跑出来,轻妙而鲜明。诗人雍裕之在《江边柳》中,笔锋继续往前走,女主人公愿做绵绵不断的柳丝,把情人的船儿系住,爱意浓浓,永不分离。这首从历史中走来的经典古诗词,用意依依又婉约,在葱茏的春天园子里,道出了春柳的美和魂与人的本色,可读可品,甚为精妙。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宋·杨万里的《新柳》诗,画面清新,描摹细腻,节奏明快,流淌的文字把初春时节的春水和新柳描写得灵动鲜亮而深情。这首诗是说,长长的柳条轻拂银光闪耀的水塘,那柔嫩的柳叶并非深青碧绿,只是一树嫩绿鹅黄。柳条虽然也很长,可没有延伸到水塘里,而是水中的倒影把它拉长了。诗作构思独到,赋予了刚刚抽叶的柳条生命的活力,饱含着诗人对新柳的爱惜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读来韵味十足,风趣活泼。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耳熟能详的咏物诗,诗人贺知章通过对柳树的颜色、柳枝的姿态和柳叶形态的细致描写,形象地赞美了春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和无限深情,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唐·杜牧这首经典古诗《柳长句》写的是,太阳西落,河水依旧缓缓流着。春光无限的景色里,一片片春柳散发着绿意。巫娥庙中,柳条含雨低垂。宋玉宅前,春风吹拂着柳条。诗句中的“含”“带”二字,刻画了柳树的动态之美,表达了诗人对春柳的喜爱。诗人还以用典之法,借用“巫娥”“宋玉”抒发自己的情感。以“巫娥”来象征自己美好高洁的情趣,以宋玉自比,表达了诗人虽怀才不遇,仍矢志不渝的操守。此诗引兴托喻,借景抒情,在柳色青青的春天里,流露了诗人杜牧博大的胸怀和志向,引人深思,开启心智。

 

  家居乡野,风过春季,春水回暖。岸边翠柳成排,柳丝如发,春光丽影拂醒了一角天空。乡亲们在水边穿行,春花秀色,春柳俏春,牵丝曼舞,醉了这个季节。晴空浅碧,春意欣欣,柳条弄姿,故乡的春柳从古诗词里走来,裹着隽美和思想,在不老的时空中散发诗意。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