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胜卓
年近半百,回首往事,蓦然发现自己的工作历程和政协履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深深烙印。记忆的坐标有多么清晰,前进的脚步就有多么坚定,山河日月镌刻璀璨初心,廿载春秋写就履职篇章。
2006年,当选为钦北区第四届政协委员,彼时对政协尚有点懵懂,第一次撰写政协提案还略显生涩,提案的格式也不是很规范,有在一份提案里提解决几件事情的现象;在政协全会期间的小组讨论会上发言,战战兢兢,声音还有点颤抖,同时也感觉所提的意见建议没有得到采纳,说多说少一个样。
2011年,当选为钦北区第五届政协委员,期间担任钦北区政协联谊委兼职副主任。此时倍加珍惜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荣誉和使命,倍加坚定对政协事业的热爱。殷殷之情俱系桑梓,寸寸丹心皆为家国,真正领悟和感受到政协大有作为,认认真真地参加政协课题调研,为规范简化新农合报销手续,到群众中去倾听意见建议,深入田间地头、翻山越岭只为一场遇见,全力以赴只为一次改变。答案就在眼泪里,也凝结在汗水中、感官和心灵。功夫不负有心人,形成的调研意见建议得到党委政府的采纳。农民群众终于在办理出院结算时实现实报实销,不再为了报销而徘徊在乡镇合管办和医院之间费时费神、奔波劳累。
2016年,担任钦北区第六届政协常委。有幸到延安学习延安红色革命历史和延安革命优良传统,再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深刻感悟延安精神的内涵,汲取延安精神的精髓,更坚定作为政协委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就美丽乡村这个专题,到江浙一带学习调研,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提出了生活垃圾“村收——镇运——县区处理”治理模式,助推钦北区的生活垃圾转运、处理市场化外包。
2021年,有幸成为一名钦北区政协机关干部。从受服务者转化成为服务者+受服务者,每年的“两会”,从后勤的保障到舞台的搭建到大会全部议程的完成,每一个环节都先后参与进去。“完善集团化办学 助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主题发言,引起共鸣,并转化成为意见建议,促成钦北区优秀教师、优秀校长、特色学校工程(简称“两优一特”工程)的实施,促进形成钦北区紧密型和协作型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让莘莘学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新冠疫情期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政协的一线思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每一次奔赴网格前线,每一晚彻夜奋战,在为胜利而狂奔的路上,有风急雨骤,有孤夜寂寥,但心中没有害怕,回头看看,家人和群众,就在身后,就在眼前,打着那束温暖的光,照亮胜利之路。
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建设迈入全线动工新阶段。伫立在平陆运河之畔,远眺青年枢纽,忆往昔,百年征程砥砺“同心”;看今朝,千秋伟业催人奋进。回望历史问初心,逐浪浮沉谁扛鼎?壮志豪情应犹在,逐梦不止方年轻。无论是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还是崇山沃野,大江大河,我站立的地方,就是我履职的阵地战场。走过“万水千山”收获锦绣繁华,无限美好仍需“跋山涉水”。想想钦北区的六大重点工程,政协就参加了三项,平吉临港产业园、中国—东盟海铁联运钦州转运中心、龙湾生态智慧城等这些布局在平陆运河畔的经济带项目,政协全程参与,“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奋斗激情油然而生。
流水爱高山,它滋养苍绿千万年,飞鸟爱天空,它不留痕迹,划过白昼与黑暗。而我,炽热地、绵长地、不求回报地热爱政协事业。执意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提升思想格局,积极增强履职水平和政策把握水平,以“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情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持、大无畏的精神做一个讲好政协故事、传播政协好声音的基层“大喇叭”,做一台俯身田间地头、善于倾听群众呼声的“收录机”,做一名航行在平陆运河轮船上的“水手”,留下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政协烙印”。
(作者系钦州市钦北区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
- 第 1 版:要闻 全区政协“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委员行动”工作部署会议召开
- 第 2 版:要闻 服务决策 推动发展——隆林各族自治县政协以提案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第 3 版:要闻 中国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底气何在?
- 第 4 版:要闻 莫负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