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玲
文史哲典籍太厚,语文书太薄,关于邵雍,语文课本里只装得下一首五言绝句《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如果你据此以为邵雍只是个小诗人,那就错了。
邵雍生活在北宋仁宗时期,那可是一个文豪荟萃的超级盛世,“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几乎都活跃于此际。另外还有“大宋第一完人”范仲淹,史学家司马光,科学家沈括,文学家周敦颐,词人晏殊、晏几道父子,等等。但即便群星璀璨如斯,也没能掩盖住“内圣外王”的邵雍的独特光芒。被誉为“北宋第一奇人”的他,其身份和技能可多啦,既是诗人、预言家、理学家,也是音乐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且在这各个领域都卓有建树,可谓妥妥的“六边形战士”。
在诗歌界,邵雍一生作诗三千余首,大部分收于《伊川击壤集》中,他以诗言志,以诗抒情,以诗论理,以诗说史,天地万物、世间百态无不可入其诗。他的诗作文字自然,哲思幽远,韵味无穷。除了《山村咏怀》,他还有《清夜吟》广为吟诵:“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水浒传》开篇就引用了他的《观盛花吟》(稍有改动)一诗。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一回也引用了他的诗歌《冬至吟》。
在预言界,历史上通常把邵雍说成是与姜子牙、李淳风、诸葛亮、刘伯温齐名的一个预言家。他的《梅花诗》与姜子牙的《万年歌》、李淳风的《推背图》、刘伯温的《烧饼歌》并称为中华四大预言奇书。《?梅花诗》是组诗,共十首,每首隐晦预言一个朝代的重大事件,是邵雍对中国未来千年的世事预测。据传,其中前六首均已成功应验。
在理学界,邵雍是两宋理学奠基人之一,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均有深远影响。理学,也称义理之学,是宋、元、明时期儒家思想学说的通称。在《观物内外篇》这部书里,邵雍提到了以目观物、以心观物、以无心观物(以理观物)三重境界。《渔樵问对》则着力论述天地万物、阴阳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奥妙和哲理。书中渔父成为“道”的化身。
在数学界,邵雍为北宋先天象数学的创立者,他提倡数学和易学的结合,用数学方法来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探究天地万物的规律和秩序,为后世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以天地之数和圆方之数作为天地源起之象征,并以此二数分为十六大位,以穷究天地体用之变化。相传“二进制之父”德国学者莱布尼茨,就是因为研究了邵雍的先天象数学理论后,将邵雍卦图中阴阳符号改写成0和1,写出了著名的“论二进制”。
在物理界和音乐界,邵雍在他的《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一文里,把声音分为“十天声”与“十二地音”,最后组合出30270个音素。这样就把本来看似是连贯一致的声音,分成了单个独立的“音素”。不同振动频率的“音素”,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他对声音的认识,有些类似于爱因斯坦对光的认识。中国十大古琴名曲之一的《渔樵问答》,就是根据他的《渔樵问对》推演出的。他本身也是个通晓乐理的行家,据传他还编写了《梅花引》等曲谱,古琴名曲《安乐窝歌》也是根据他的作品改编而来的。
邵雍少有才学,胸怀大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都做到了。立心立命,立德立言,他也做到了。他学贯易理,儒道兼通,一生坚决不入仕,自号“安乐先生”,住在“安乐窝”,闲来无事就约上好友把酒言欢,交流学问,悠游闲适。临死之前,他留下一首短诗《病亟吟》,最后一句道:“俯仰天地间,浩然独无愧。”这可谓是他自己的人生总结了。百年之后,他得御赐谥号,从祀孔庙。有关他的传说,至今不歇。
- 第 1 版:要闻 《邓小平文集(一九二五——一九四九年)》出版发行
- 第 2 版:要闻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第 3 版:要闻 中越务实合作跑出“加速度”
- 第 4 版:要闻 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