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联结”促进产业“组团式”发展
——钦州市钦北区“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工作经验
钦北区政协主席叶金芬到广西钦州广投燃气有限公司调研
城区政协副主席吴善带队到大寺、贵台开展“壮族三月三”特色民俗活动调研工作
钦北区政协把深入组织开展“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履职活动,强化党建引领和组织协调,通过党建联动系好发展纽带,多措并举推动“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不断取得实效,服务助力钦北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委员参与行动共识。为充分调动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激发委员参与热情,扎实有效组织开展“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工作,城区政协党组深入研究部署,精心组织、高位推动,充分发挥同心党建联盟作用,聚焦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和强化委员责任担当等任务导向,着力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持续组织开展“党建引领 委员行动”,推进政协党建工作与委员履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城区政协领导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引导广大委员在“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实践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充分发挥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以履职实效助力钦北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平台建设,助推集群产业协同发展。持续推动同心党建工作站建设,聚焦产业群集扩容发展,强化各方联动,增强协商议事的协同性,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为推动自贸区钦州港片区与钦北区协同发展,同心党建联盟吸收广西埃索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钦北区9家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等企业党支部加入联盟,特邀广西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华谊服务中心等钦州港片区头部企业负责人担任钦北区与自贸区协同发展工作站协商议事员,组织市、城区政协委员和两地企业围绕协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议政建言,打破地域限制进行协商,以党建工作一体化推进协商活动一体化。通过组织靶向性协商视察、召开专题协商会等协商交流活动,研究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共享产业发展政策、市场信息,为企业经营支招献策,有效促进关联企业对接交流,助推两地有关企业强化联动合作,带动了两地企业的良性发展,促进经济交融、协同发展。2024年1—11月,钦北区关联企业产值超60亿元,其中,锰系新能源材料产业的产量产值位居全国同类产业前列。
三、强化组织引导,依托“党建链”服务“产业链”。深入组织开展“党建引领 委员行动”,凝聚发展共识,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发展共赢。借助协同发展党建工作站交流平台,组织开展“邀您来协商”赋能工业振兴等活动,凝共识、强合作、促共赢。组织引导党建联盟党支部走访服务企业,收集意见建议,协调解决企业问题,切实发挥协同发展党建工作站“党建链”作用,服务钦北企业高质量发展。钦州九联食品有限公司、广西远大玻璃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委员企业深化与东盟企业间产业合作,提升产品竞争力,积极拓展东盟市场,每年销往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产品产值约2.5亿元。同时,引导发挥经济、工商等界别委员优势作用,坚持以商招商,积极对接意向企业,借助中国—东盟“两会”平台,助力引进补链延链强链的新项目,积极推进实施各类产业项目,为钦北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城区政协委员及政协单位参与引进、合作或服务引进、推进项目30多个,总投资约62亿元。
四、强化建言协商,有效服务企业及项目推进。围绕助推产业振兴、助力工业强区战略实施,精准选题,引导支持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提交《关于打造江铁海多式联运中心的提案》等多件提案,建言协商成果有的转化为承办部门的工作举措,有的列为重点谋划推进的项目,其中《关于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海铁联运钦州转运中心建设完善钦州物流体系》等提案列为市领导领衔督办提案。城区政协领导发挥头雁引领作用,深入协商,扎实有效推进平吉临港产业园、中国—东盟海铁联运钦州转运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助推平陆运河经济带规划建设。同时,强化与区政府工作协商协同,围绕新引入重点项目和委员企业项目推进建设,组织深入走访调研,听取意见和建议,提供企法咨询与信息服务,及时上报反馈企业诉求,协商推动解决存在问题,积极助力企业排除发展困扰,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4年以来,为推动或改进工作提出协商性建议36条,组织开展调研协商活动22次,协商解决绿源木业、南海化工等一批企业用水、用电及融资等问题32个,以切实的履职实效服务经济发展。
五、强化服务联动,助促保障要素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围绕企业创新发展及融资需求等要素保障,积极搭建平台、创新服务举措,以主动服务为导向商请政府工作部门举办了两期科技创新及政策宣传培训班,积极宣传解读国家最新产业政策措施,服务推进企业创新发展。积极建言并协力推动在企业设立钦北区工业振兴人才基地,力求搭建平台促进提升高新技术科技人才素质,助推产业创新转型发展。同时,针对性邀请桂林银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业务负责人一起走访制造、加工企业及农业龙头企业,深入项目一线、产业基地等开展交流及对接服务,向实体业主发放融资政策信息资料,助推金融服务积极向实业生产、流通及保障等链条领域对接延伸。协同市政协开展“金融服务产业发展基层行”活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界别委员发挥优势,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难题。2024年以来,协助广西东岚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新型工业化领域资金近千万元,助力解决广西致远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各类企业融资贷款共计5.3亿元,为支持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扎实推进“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