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绣花针” 穿起治理“千条线”
——河池市政协创新协商机制赋能基层治理
近年来,河池市政协以创新为驱动,以机制为纽带,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用协商的“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的“千条线”,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池春水”,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平台筑基
畅通基层治理“高速路”
走进河池的乡镇村落,“一站两室”协商平台已成为基层治理的亮丽风景。河池市政协全力推进“一站两室”协商平台规范化建设,实现138个乡镇、3个街道政协联络站全覆盖,配备414名专兼职人员,落实专项经费保障,为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开通“直通车”。同时,创新委员“双全员”机制,1443名委员进驻604个基层协商议事室,888名委员入驻120个委员工作室,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网络。
这背后是市政协工作重心的根本性转移:空间下沉,让协商场所就在百姓身边;人员下沉,让委员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服务下沉,让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镇那色社区群众覃岳明感慨:“以前有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在村里的协商议事室,就能和委员们聊一聊,心里踏实多了。”这种转变,真正打通了政协履职“最后一公里”,让政协工作走进“田间地头”,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政协的力量与温度。
模式创新
绘就多元共治“同心圆”
协商模式的创新是河池市政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金钥匙”。在“协商+主题活动”模式下,结合“联站到家进室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委员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政协委员定点“坐诊”听民意,定时“出诊”察民情,定期“会诊”解民忧。在宜州区的一次“出诊”中,委员们发现某社区排水系统老化,立即组织相关部门“会诊”,最终推动排水系统改造工程落地,惠及上千居民。2024年,市、县(区)政协通过“一站两室”平台接待来访群众3635人次,收集并反映意见建议1519条,让群众的声音被听见、诉求有回应,这些数字背后是群众诉求得到回应的切实幸福感。
“协商+融合监督”模式成效显著。市政协会同市检察院建立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政协提案+检察建议”融合监督新模式在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报道。东兰县政协选派23名委员担任司法部门特约监督员,参与30多次监督活动,以政协视角推动法律监督更加精准有效。多方共商联动模式打破部门壁垒,巴马瑶族自治县针对康养旅居人口管理问题,组织党政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鸟人”代表等多方协商,最终让“候鸟人”从“外来客”变为“共建者”,康养旅居区域实现华丽蜕变。“流动协商”模式更是灵活高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把158名政协委员编入“流动协商议事室”,穿梭在田间地头、产业园区,2024年开展协商活动38次,化解矛盾纠纷25件,真正做到“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协商;哪里有需求,协商就延伸到哪里”。
机制护航
拧紧基层治理“安全阀”
规范化的协商机制是基层治理行稳致远的“压舱石”。河池市政协建立基层协商议政机制,出台《协商议事室工作指导规则》《政协委员工作室工作规则(试行)》等系列文件,为基层协商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市、县(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分片指导,700多名委员担任指导员下沉开展协商议事,推动协商向基层拓展。这种“传帮带”的方式,让基层协商议事活动既有“温度”又有“准度”。
提案督办机制的完善,让委员的智慧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五位一体”提案督办制度,从党政领导领衔督办到承办单位专题督办,环环相扣。2024年市党政领导、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23件,110件立案提案全部办结,委员满意率达100%。联动衔接机制则实现市、县(区)与基层协商、监督、调研的无缝对接,2024年以来,开展协商活动685次,调研视察507次,帮助引进项目128项,让治理效能不断提升。这些数据背后,是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
多维发力
凝聚基层治理“向心力”
在打造立体化工作体系上,河池市政协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引领,助推“三治融合”,推动基层治理全面升级。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可爱新村移民安置点通过“一约四会”制度,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管理者”,实现村民自我管理;宜州区政协组织委员法律工作室成员担任36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提供诉讼法律服务258件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1件。2024年,全市政协委员中的法律工作者化解矛盾纠纷473件次,用法治力量守护基层和谐;以德治为引领,市政协组织文化艺术界委员编创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歌,开展山歌擂台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活,潜移默化中提升村民道德素养,促进乡风文明。
常态化的委员行动是河池市政协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构建以“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为引领,以“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委员行动”为重要平台,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科教振兴委员行动的工作格局。河池市政协构建“1+1+3”委员行动工作格局,2073名委员结对联系4186名界别群众,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000篇,化解矛盾纠纷1900多件,办实事2260余件,在基层一线彰显政协委员的担当。数字化履职赋能为基层治理插上“智慧翅膀”。“协商在河池”全媒体平台讲好协商故事,10期《协商在河池》节目引发良好反响,凤山县政协参与高速路建设协商的案例在节目呈现,展现政协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作为,让群众直观感受到政协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也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协商治理中来。
从协商平台的搭建到治理模式的创新,从机制的完善到多元力量的汇聚,河池市政协正以扎实的工作、创新的举措,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单打独斗”走向“多元共治”,让基层治理的活力竞相迸发,为助推河池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第 1 版: 要闻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 第 2 版: 精选 同心石榴别样红——天等县政协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侧记
- 第 3 版: 关注 张江舟展出作品集萃
- 第 4 版: 导读 孔维克展出作品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