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7-26
“谣言志”里的宋朝故事——读黄博《如临大敌:谣言恐慌与大宋王朝1054》
2025-07-26 | 来源:广西政协报

“谣言志”里的宋朝故事

——读黄博《如临大敌:谣言恐慌与大宋王朝1054》

潘玉毅

 

  从《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吴广“篝火狐鸣”“鱼腹藏书”制造“大楚兴,陈胜王”的谶语,到元末韩山童散布“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谣谚并暗中埋设独眼石人……自古以来,谣言始终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政治活动,为统治者、起义者及其他心怀目的者实现意图起着重要作用。黄博的《如临大敌:谣言恐慌与大宋王朝1054》一书,正是对这一现象的深度聚焦。

 

  作者在《楔子·谣言时代》开篇写道:“这是一个在谣言中诞生和覆亡的王朝。大宋开国,谣言乱飞;两宋亡国,谣言四起。有关宋朝的历史,可以从‘谣言故事’讲起。”始于谣言,终于谣言,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共同编织出一部大宋“谣言志”。

 

  若将本书比作议论文,则“谣言恐慌”为论点,“大宋王朝”乃叙事主体。作者巧借不同时期的谣言穿针引线,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王小波李顺起义、刘旴兵变、王均兵变、庆历新政、宋夏战争等历史事件串联,让读者从独特视角重看“宋史演义”。

 

  全书最精彩的章节当属宋仁宗时期“甲午魔咒”的演绎。上至庙堂,下及江湖,时人无不被“甲午岁复乱”的阴影笼罩。所谓“每逢甲午必有动乱”,与“庚子必有大乱”之说同样牵强附会。古人囿于时代局限,常将巧合视为规律,致有“伯虑愁眠”之患。即便今日,仍有迷信者对此深信不疑。但谣言终究只是谣言,无非是前人因认知桎梏或责任推诿,将灾祸归咎天命,为普通历史事件蒙上命运的神秘面纱。《如临大敌》所载故事,正是这般写照。

 

  为增强说服力,作者旁征博引,援引不同时期案例,这种手法既似《诗经》“六义”之比兴,又如议论文之事实论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自然引导读者接受其观点。

 

  或许因作者执教四川大学之故,蜀地历史人文在书中占据重要篇幅。全书可谓以蜀地为历史演绎的主舞台,读者得以透过作者笔墨,重新认识千年前四川的地理风貌与人文故事。

 

  作者文风通俗晓畅,即便对宋史知之甚少的读者,也能轻松进入。书中章节标题尤具巧思:第二章《献上盛世之花》下设“二郎神游街”“峨眉山限游令”“从不军训的士兵”;第三章《皇帝也信谣》包含“埋好财宝逃命去”“白头翁吃人”“会飞的帽子”等,寥寥数语便勾起阅读欲望。文中更融入“经验包”“背锅”“重磅炸弹”“超新星SN1054”等现代表达,常令读者会心一笑。

 

  对此,作者在“后记”中坦言:“把无聊的历史写得有趣,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史学工作者应该追求的方向。”每个时代的人物都有其精彩故事,蕴含家国情怀与爱恨情仇。这些故事本具趣味,却常因过度加工而显得面目严肃。写作者的价值,正在于还原历史生动活泼的本来面貌。

 

  本书熔正史典籍与野史笔记于一炉,叙事抽丝剥茧,环环相扣,颇有旧时说书人的风采,令人手不释卷,堪称消夏佳品。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