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8-05
9人“智”管9000亩 “蔗事云商”政协委员实践基地破解糖业增效难题
2025-08-05 | 来源:广西政协报

9人“智”管9000亩

“蔗事云商”政协委员实践基地破解糖业增效难题

 

  本报崇左讯(记者 蒋艳丽 通讯员 韦佳金 黄梅慧) 绿浪翻滚的蔗海之上,无人机低鸣,勾勒出崇左市江州区“蔗事云商”政协委员实践基地拥抱AI的产业升级图景。这背后,是江州区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以专业的服务力和高效的整合力,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广袤蔗田“生根发芽”,真正实现糖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生动实践。

 

  “这片区域水肥可以微调,那块闲置地可以研究如何盘活增效。”8月4日,基地负责人、江州区政协委员覃宁正通过手中的平板电脑,专注地察看甘蔗地的实景影像、长势分析、土壤墒情等实时数据。这小小的平板电脑,正是驱动这片9000亩蔗田高效运转的“智慧大脑”。

 

  这个依托广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集“规模化、全程机械化、水肥一体化、品种良种化、管理数字化”于一体的“五化”数字农场,是江州区政协系统打造的首个以委员专长赋能蔗糖全产业链的创新型履职平台——“蔗事云商”政协委员实践基地。

 

  基地的核心在于它强大的数字化支撑体系: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检、田间传感器实时回传数据,蔗田状况尽在掌握;AI决策中枢、平台整合数据,为精准种植、智能育种、灾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无人机自动执行播种、施肥、收割,人工成本直降60%,每亩增产1至2吨;“甘蔗管家”到户,农户通过APP接收个性化种植方案,破解“谁来种、怎么种好”难题。基地的9000亩甘蔗田,仅靠9名工作人员就能实现高效管理,覆盖甘蔗种植、管理、收割全流程。基地2024年带动470户农户户均增收1.74万元,2025年辐射带动农户555户。

 

  “将‘科技+服务’数字化模式引入甘蔗生产一线,指导农户科学种植。2024/2025榨季,亩产高达8吨。”崇左市政协委员、市气象局科技服务中心主任唐昌秀依托基地建设的“糖料蔗气象数字农场”,也让农户获益匪浅。

 

  “今年甘蔗地里套种的西瓜收成特别好,多了几万块收入呢!”农户的喜悦,源自覃宁和团队设计的“一地生三金”模式——“套种增收、稳定地租、务工受益”三重保障,让大家收获满满。技术员常开宝告诉记者,基地免费给农户在甘蔗地里套种西瓜,农户只需承担肥料和农药费以及每亩50元的滴灌水电费,数字化降本增效的红利让蔗农在产业链中共享发展成果。

 

  江州区政协主席黄德隆表示,围绕“一根甘蔗”,以“数字技术”为引擎,发挥委员专长,汇聚多方力量,不仅激活了蔗糖全产业链,也是“政协搭台、科技赋能、农民受益”的最美诠释。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