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200亿吨石灰石的增值密码
——玉林市政协协商建言打造百亿级钙基新材料产业集群
□ 本报通讯员 刘乔芳
“产业规划要与平陆运河港口规划深度衔接,招引环保型龙头企业带动全链升级。”
“智能装备与全封闭除尘技术双管齐下,能耗可降30%。”
……
近日,玉林市政协联合玉林融媒体中心,在兴业县招商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玉事好商量”全媒体协商活动。政协委员、政府部门、企业代表与科研专家齐聚一堂,以“用好‘石’资源壮大特色产业”为主题,为助推碳酸钙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兴业县建强百亿级钙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把脉开方”。
找准问题焦点
助力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
经过玉林市、县两级政协调研发现,兴业县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优质石灰石矿——经探明储量达200多亿吨,被誉为“广西氧化钙之乡”。然而,产业发展存在初级产品比重大、深加工能力较弱、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够强的短板。
“如何充分发挥兴业县碳酸钙原材料高纯度、杂质含量低的优势,规划协同是破题关键。”兴业县副县长梁业荣在回应委员建议时说,兴业县在与平陆运河港口、物流园区等规划协同中推进碳酸钙产业布局,严格落实《兴业县碳酸钙产业树总体规划(2021-2035)》,重点引进环保型、高附加值企业,推动“矿石—终端产品”全链条转化。
玉林市工信局副局长梁前补充说:“已对龙头企业实施精准扶持,通过争取工业振兴资金、‘桂惠贷’等政策,支持广西兴业时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兴业宏光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向超细碳酸钙、纳米碳酸钙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带动集群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
聚智汇集合力
助推科技赋能绿色智造
“建议多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和高校合力攻克纳米钙等关键技术,助推碳酸钙产业走生态发展之路。”玉林市政协委员苏康能提出。
绿色转型已成行业共识。兴业宏光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开祥说,公司投入千万元购置先进除尘装置,打造日处理1200吨的污水处理站,将废水全部回用;研发成功废气余热回收制冷发电技术代替传统风机耗能,节能30%以上。
兴业县政协副主席梁家攀建议,企业引进智能装备,使用AI算法对各工序工艺参数精准把控,在生产中同步建设全封闭除尘智慧工厂。玉林市科技局副局长韩忠文表示,将推动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广西大学共建技术中心,并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引育人才,以推动智慧工厂建设。
共促“玉品出海”
擦亮“兴业钙”金名片
如何将“石头”变成“金子”,做实做深品牌打造、市场开拓工作?成为协商人员交流的热点话题。
“必须打响‘兴业钙’品牌。”委员们一致认为,要大力支持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制定“兴业钙”质量规范,打造钙产品品牌集群,并组织企业参加全国碳酸钙博览会、广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设立“兴业钙品展区”,不断扩大兴业碳酸钙的影响力。
“目前,兴业县正在搭建‘兴业钙’跨境电商平台,产品从网上到网下订单一并完成,让‘玉品出海’更便捷。2024年,全县碳酸钙产值达25亿元,远销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等地。”兴业县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局局长林夏玫表示,该局将立足区位优势,借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家门口的销售窗口”,让客商“就近看样、即时订货”。
聚焦环境优化
助力产业做大做强
“如何完善好配套措施,优化服务质量,以提升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针对这个问题,梁家攀建议,有关部门在开设“一站式”服务窗口、推行帮办代办等便捷服务的基础上,由县领导牵头组建专班,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助推项目早开工、快投产、速见效。
“今年已协调20余家企业获贷款14亿元。下一步将通过财政金融产品联动,为碳酸钙行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兴业县财政局副局长李永栋说。
据了解,目前兴业县加大了碳酸钙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投入3亿多元专项债建设标准化厂房,并且将努力打造AI赋能的智慧园区,争创自治区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从“初级加工”到“纳米之都”,从“资源输出”到“品牌出海”,一场协商凝聚起“点石成金”的共识,随着智慧园区崛起、跨境平台搭建、绿色工厂林立,兴业县正用“钙”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产业新篇,让“兴业钙”这张金色名片更加闪耀。
- 第 1 版: 要闻 滨海扬帆聚合力 运河潮涌谱新篇——钦州市政协以实干实绩助力高质量发展
- 第 2 版: 精选 书香伴履职 数智添活力——南宁市政协“数智赋能”委员读书实践活动侧记
- 第 3 版: 关注 倾听澎湃的时代战歌——重温80年前抗日沙场的激越旋律
- 第 4 版: 导读 扩大内需 创新融合 产能治理——多部门明晰下半年经济工作三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