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10-14
重读陈济桓将军的抗战家书 缅怀英烈祭忠魂
2025-10-14 | 来源:广西政协报

重读陈济桓将军的抗战家书

缅怀英烈祭忠魂

□ 陈奕俊

 

陈济桓将军后裔和宗亲在将军纪念塔前缅怀英烈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8日,桂林保卫战殉国将军陈济桓(广西岑溪市筋竹村人)的后裔和宗亲一行30多人到当年桂林保卫战战场,如今的七星岩三将军墓和陈济桓将军殉国地、侯山隘“忠烈亭”缅怀陈济桓将军,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在侯山隘“忠烈亭”,陈济桓将军的孙子陈纪崑和亲属们一起重读当年陈济桓将军写给怀孕妻子的家书,深切缅怀陈济桓将军,告慰英烈: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民富国强,人民安居乐业。

 

  陈济桓将军的家书曰:“将来的小儿无论男女,若我守城得胜,则取名‘可卫’;如我战败牺牲,则取名‘可伟’。前者表示城之可卫,后者表示人虽死,其精神亦属伟大也。”

 

  家书字字感人,句句铁骨铮铮!

 

  1944年4月,日军集中15万兵力发动豫湘桂战役,首先占领河南郑州、洛阳等城市。6月,日军南下占领湖南长沙和衡阳等城市。9月,日军开始朝广西进军。陈济桓当时已经离开军营,调任广西第二金矿主任,面对民族危亡,他主动请缨上阵,获准出任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家属以他腿部受伤行动不便为由,劝他慎重考虑,陈济桓慨然道:“我是军人,报国之心义无反顾。今日寇已迫近家乡,我岂能坐视不管!”

 

  日军近7个师团15万兵力、300多辆坦克、30多架飞机、500余门重炮直逼桂林,形势危急。11月1日,日军在大炮的配合下,向桂林城区发动全线攻击。桂林保卫战期间,日军反复攻进桂林城内27次,形成拉锯战、肉搏战。在15天保卫战期间,大部分国军阵亡。据记载:守军19000多人中,有约12000人战死(其中一半直接死于毒气攻击),7000多人因为中毒被日军俘虏。1944年11月10日,桂林城陷落。此战日军也损失惨重,伤亡超过30000人。日军第58师团长感叹:广西当地土著武装极为凶悍,至死决心,其勇猛无法比拟,我军士气低落。日军后来递交大本营的战报中说:漓江之水为敌我两军之血染之为赤,此役是我一生中所经历最惨烈的战役,并非在于规模,而在于敌军之勇猛。

 

  桂林城陷后,在桂林保卫战的突围行动中,陈济桓率领防守司令部的队伍突围到猴山坳(现名侯山隘)遭遇日军重重阻拦。陈济桓不顾腿脚不便和部下劝阻,率领20多名下属作为强力突击队,强攻隘口日军防线。在激烈的战斗中,陈济桓身负重伤,无法随队突围。趁着尚清醒,他取出一张随身携带的名片,在背面写道:“职口臂受伤,不能脱离阵地,决定自杀成仁,以免受辱。”交给随身警卫后,他毅然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以身殉国。

 

  1946年,广西省政府于桂林市为陈济桓及同役牺牲的800名将士举行隆重追悼大会与公葬仪式。不久,陈济桓、阚维雍、吕旃蒙三将军殉职纪念塔落成,上有题字“英风壮节”,此后陈济桓被追认为陆军上将。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追认陈济桓为抗日烈士,在其牺牲地猴山坳修建凉亭,取名“忠烈亭”。2014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陈济桓将军名列其中。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