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伟深入崇左调研并主持召开协调会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提出 厚植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推动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相机协商会上提出 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 全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进会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桂林召开
- 自治区政协召开“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工作专题研讨暨播出100期座谈会
中等个子,国字脸,黑眉大眼,长得很英俊,这就是陈洪涛。他是我党早期在广西从事农民运动的杰出领袖,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先后任广西特委委员、中共右江特委书记和右江工农民主政府主席、红七军第二十一师政委等职,是壮族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的搭档和重要助手,1932年被叛徒出卖英勇牺牲,年仅27岁。就义前,他坚定回绝敌人的拉拢和引诱:“革命,就是我的黄金时代!”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陈洪涛原名陈素华,是右江地区第一个壮族共产党员,1905年7月出生于东兰县武篆区旧州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村私塾和武篆育才高小读书,1924年考入百色省立第五中学。他生活俭朴,品学兼优,深得同学和老师的赞许,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因参加进步活动引起校方不满,加之家庭经济困难,他被迫辍学,之后回东兰参加农民运动。
1925年冬,韦拔群等人认为陈洪涛年轻有为,便以国民党东兰县党部的名义,选送他去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在梧州开办的“宣传员养成所”学习。期间,陈洪涛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学习革命理论,积极参加我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很快加入青年团。1926年春,在学习快结束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右江地区最早的壮族共产党员,也是东兰县第一个中共党员。
1926年10月,国民党广西省农民部派陈洪涛回东兰县工作。当时,韦拔群在武篆筹办东兰县第二届农讲所,便委任他负责教学,为东兰农民运动深入发展培养骨干。11月初,东兰县召开农民代表大会,重建县农民协会,陈洪涛任农协委员兼秘书,主持日常工作。不到半年时间,东兰县农民协会发展到170多个,会员达8.7万多人。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广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陈洪涛到奉议县仑圩,在新成立的广西临时军政委员会工作,坚持革命斗争。他和余少杰等一起,在向都县组织500多人的农民武装,一度攻下县城向武。随后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在滇桂交界的广南、富州一带开展游击战,配合韦拔群、余少杰、黄治峰领导的右江武装斗争,在一片白色恐怖下,右江一带的农民运动不仅没有被扑灭,反而有所发展。
1929年8月中旬,陈洪涛出席广西省农民代表大会,被选为省农民协会委员。9月参加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他当选为广西特委常委。会后,他以省农民协会特派员的身份,到恩隆(今田东)县开展革命活动,为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做准备。1929年12月百色起义爆发,右江苏维埃政府成立,陈洪涛被选为裁判兼肃反委员,同时还担任中共右江特委委员。1930年9月,因雷经天被撤职,他接任中共右江特委书记和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撤离右江北上,韦拔群和陈洪涛等负责人是本地人,群众基础好,留在右江坚持斗争。陈洪涛被任命为红七军二十一师政委,他比韦拔群小11岁,把斗争经验丰富的韦拔群当成良师益友。韦拔群认为陈洪涛思维敏捷,精明能干,十分器重他。在长期残酷的革命斗争中,两人互相支持,亲密协作,情同手足。
因红七军主力北上江西,广西军阀趁根据地后方空虚之际,1931年春“围剿”右江苏区。韦拔群和陈洪涛发动群众,坚壁清野,在内线坚守和扰敌,外线游击歼敌,使敌人在所到之处,要粮无粮,要菜无菜,四处扑空,且经常受到红军小分队袭击。
廖磊寻找红军主力作战的计划落空后,改变策略,从进攻转为围困,使东凤军民特别是西山军民处境异常困难。长期的封锁与“搜剿”,致红军的粮食弹药异常缺乏。在艰苦的战争环境里,陈洪涛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一面深入战士和群众中,做艰苦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一面以自己的行动鼓舞干部群众。起初,部队每人每天还有半斤红薯和南瓜,有时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不能生火,就啃生野菜充饥。后来连红薯和南瓜都难保障,只能以野菜充饥。据当时的指战员统计,他们吃过的野菜多达100多种。
陈洪涛和战士们亲密无间,顽强对敌,深受爱戴。有的战士得了病,他去找草药给战士煎服;战士吃不饱,他宁愿自己不吃,把粮食让给战士。因操劳过度,他患了重病,身体很虚弱。韦拔群知道后,派人送来一只鸡,给他滋补身体。炊事员把鸡肉煮好后,陈洪涛只吃了几口,便把鸡肉分送给警卫员和通信员。战士陈国英调来给师部当通信员时,已是11月,天气渐冷,他只穿着一条短裤,头发又长。韦拔群立即拿了自己的一条半新旧裤子让他穿上,陈洪涛则给他理发。
一次,东山区的负责同志到西山弄京师部开会,开饭时,大家围在一起吃红薯。陈洪涛一边吃,一边哼着顺口溜:“吃红薯,真痛快,不要盐来不要菜,不用碗来不用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接着,陈洪涛说:“同志们,现在西山要吃上一餐红薯已不容易了,这餐红薯还是山下的群众冒着生命危险送来的。今后,我们要准备长期吃野菜。”
有一次,陈洪涛和战士们一起吃野菜,因味苦,战士们难以咽下,他却吃得津津有味,边吃边说:“有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话不对,应该改为‘吃得苦中苦,方为革命人’。吃得苦,才能磨炼出坚强的意志,铸造出一副钢筋铁骨。”
陈洪涛转移到恩隆县时,住在洪湾村廖炳权家里。廖炳权见陈洪涛身上带有不少活动经费,却不舍得花,就说:“陈政委,你在西山被敌人围困了一年多,身体瘦成这个样子,现在该补一下身体才是。”陈洪涛听后,回答:“我身上是有钱,但这是党的活动经费,一个铜板也不能乱用呀。再说,我在你家里,能吃上玉米粥,比起现在坚守在西山的同志,已是最大的享受了。”廖炳权不由赞叹道:“守着元宝饿肚子,这种事情,只有共产党人能做到。”在军民的英勇战斗下,敌人对东兰、凤山的连续两次“围剿”,第一次收效不大,第二次也无法吃掉红军的骨干队伍。
忠贞不渝 一门忠烈
在力量对比悬殊、敌人层层封锁的险恶环境下,陈洪涛始终满怀革命信心,坚持斗争。为了鼓舞干部和群众的斗志,指导反“围剿”斗争,陈洪涛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1931年11月办起了油印的《红旗报》,报道中央苏区和本地区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消息。他撰写社论《叛徒的末路》等,揭露和批判叛变投敌者的罪行。
1932年6月1日,陈洪涛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右江特委为时局告群众书》,指出:“右江革命虽暂时受挫折了”,但是“中国革命在世界革命发展与援助之下,革命之最后胜利是不远的。”在最后号召:“在共产党领导下,向着革命的大道上走,坚决奋斗到底,最后胜利是不远的。”文中,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心。
当年8月,白崇禧又增派部队,对东凤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大规模“围剿”,采取“缩网收鱼”的手段,还到处收买革命者,从内部进行破坏,使右江革命进入最艰苦的时期。尽管斗争环境极为残酷,韦拔群和陈洪涛始终坚守在西山革命根据地,领导军民转战在丛林中。
在韦拔群、陈洪涛的教育影响下,根据地里涌现出许多英勇事迹。师长韦拔群一家24人有17人惨遭敌人杀害。陈洪涛一家也是满门忠烈。
在第三次“围剿”的冬天,陈洪涛和父亲陈元公在弄羊山上躲避。敌军从四面八方搜上来,父子俩已多日没有饭吃,精疲力竭。危急关头,陈元公为了让儿子脱险,说:“儿子,我把敌人引到那边去,你赶快朝这边跑。”不等陈洪涛开口,立即跑出去。敌人看到陈元公跑开,纷纷围了过去。老人年迈力衰,见敌军逼近,为了不被敌人俘虏,便纵身跳下悬崖。敌军下崖搜索,陈洪涛始得脱险。陈元公跳崖,被树枝挡住,跌断了腿。但敌军仍不放过,将他抬到中和集中营严刑拷打,企图逼他说出陈洪涛的去处。但他只用痛骂回答敌人的审问,最后被敌人杀害。
当敌人威迫西山、东山的群众到集中营时,陈洪涛的母亲知道自己是红军干部的家属,便抱着宁死不屈的决心,带着陈洪涛的大儿子躲藏在弄勒山洞里。敌人多次开枪扫射和喊话,进行威逼引诱,她始终没有出洞下山。因敌人严密封锁,洞里的粮水断绝,她和孙子饿死在山洞里。
妻子潘小梅,是陈洪涛私塾老师的女儿。因陈洪涛幼时聪敏,老师极为钟爱,力劝陈父尽力供子上学,后来又将女儿许配给陈洪涛。潘小梅在第二届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做了很多工作。敌人“搜剿”西山时,陈洪涛对妻子说:“战斗失败,你要跟支部走,不要单独跑。”她带着刚出生4个月的二儿子,隐蔽在西山里,不幸落入敌手。敌人逼她供出陈洪涛的下落,她咬紧牙关,始终不漏一字。敌人抢过她怀中的孩子,威逼说:“你不讲出陈洪涛的住处,就立即把小孩摔死。”潘小梅仍不开口,气急败坏的敌人把孩子活活摔死,还把潘小梅抓到县里关禁。潘小梅在陈洪涛牺牲的第三天,也毅然殉身。
陈洪涛的妹妹陈玉彬14岁,在西山岩洞隐蔽时被敌人搜捕,敌人用刺刀逼她带路去找陈洪涛。她领着一连敌军在大山上兜圈子,拖得敌军精疲力竭。到了一条河边,陈玉彬喊了一声“哥哥替我报仇”,纵身跳下河里。
陈洪涛的一家,是革命的一家,壮烈的一家,这与陈洪涛的教育、影响是分不开的。陈洪涛也有着常人的儿女情怀,他在《为男志在革命》一诗中写道:“别妻子爹娘,撕断肝肠。为男志在革命,别爹娘。”
最后的党费,让人心灵震撼
韦拔群不幸被叛徒杀害,陈洪涛挑起领导责任,在根据地坚持战斗。他不惧敌人悬赏,有时候化装成苦力,有时装扮成一个算命先生,视察工作,了解敌情。
1932年11月下旬,陈洪涛从敌人的围捕中脱险后,和特务连连长黄玉温离开西山,穿过敌人的严密封锁,前往右江下游布置工作。辗转到现巴马县燕洞附近的那其屯时,被已叛变的原红军连指导员、中共燕洞区支部书记黄廷业出卖而被捕。
第二天早上,陈洪涛和黄玉温被敌人押往田州。一路上,每遇路上群众或经过圩镇,他便高呼:“乡亲们,我们是被叛徒黄廷业出卖的,革命人民要擦亮眼睛,提高革命警惕,坚持革命到底。”“我们虽然被捕了,你们不要难过,红军是抓不完,杀不绝的,国民党反动派一定灭亡,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一定胜利。”接着,便同黄玉温一起高唱《国际歌》,高呼口号。敌人恼羞成怒,把陈洪涛等打得遍体鳞伤,但也不能制止他演说、喊口号。很多群众都流了泪。几位老奶奶提着稀饭、茶水给陈洪涛喝,擦拭他身上的血污,敌人阻拦时,她们说:“他是我们的亲戚,送碗水喝都不行吗?”体现了鱼水情深。
12月14日,陈洪涛和黄玉温被押到百色监禁。白崇禧指令在百色“围剿”红军游击队的桂军第四十三师师长黄镇国讯办。夜晚,黄镇国把陈洪涛“请”到会客室里,不仅摆了点心、烟茶、水果,还有女人当“招待”。陈洪涛进门一看,知道敌人搞“糖衣炮弹”,便把“女招待”捧过来的杯盘打落在地,叫黄镇国别枉费心机。黄镇国说:“陈先生,我完全理解你,也非常喜欢你这个年轻有才干的人,我只提醒你一句话,你要珍惜自己的黄金时代。”陈洪涛冷笑着回答:“革命,消灭你们,就是我的黄金时代!”黄镇国反复劝说无效,只得收场。
敌人将陈洪涛关进一个没有阳光且潮湿腥臭的房子里,轮番对他进行拷打逼供,用尽了各种酷刑。陈洪涛一只耳朵被打聋,右手臂被打断,全身血肉模糊,几次昏死过去,但他始终不呻吟一声,不吐出半点党的机密。他在《狱中谣》中写道:“站起来吧,我要坚强地站起来!支撑着累伤的身躯站起来!”“我这颗心,是右江人民的心,不屈的人们的心;在横暴的面前,魔爪的屠刀下,比铁的还要坚强!”“刑架是我的卧床,冷水是我的被盖;镣铐的声音,是我呼唤未来的世界!右江儿女啊,愿你们把悲痛化为力量;踏着烈士的鲜血,把更多的人团结到人类共同事业中来!”
敌人将关押在东兰监狱的潘小梅押到百色,逼她劝降陈洪涛。潘小梅见到丈夫,心如刀绞,泪流满面。陈洪涛轻抚着妻子的头发,说:“小梅,要坚强些,不要让敌人小看我们。革命者的眼泪不能流给敌人看。我既然被抓了,就准备牺牲。你要坚持斗争下去,无论受到怎样的严刑,都不能叛党,不能出卖革命。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他与黄玉温关在一起时,就想着自己在狱中还可以为党做的事,跟黄玉温说,摘下自己胸口的一颗纽扣,等于摘下一颗心,作为党费交给党,黄玉温也从胸口摘下一颗,请他代收。他将两颗扣子郑重地交给妻子:“如果你能出狱,就设法交给党组织,作为我和玉温同志给党交的最后一次党费。”潘小梅把这两颗扣子紧紧攥在手里。
陈洪涛叮嘱妻子,今后不要再来看望他了。他不愿让妻子担忧受累。潘小梅打量了丈夫一番后,毅然转身走出门口。她牢牢记住丈夫的话,无论敌人如何威迫,都没有再去探望陈洪涛。
敌人先杀害黄玉温,以为陈洪涛会胆怯屈服,结果仍是徒劳,一切阴谋破灭。1932年12月22日,陈洪涛英勇就义。陈洪涛尸骸至今下落不明,在老家的坟茔,是他的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