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伟深入崇左调研并主持召开协调会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提出 厚植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推动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相机协商会上提出 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 全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进会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桂林召开
- 自治区政协召开“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工作专题研讨暨播出100期座谈会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视察时,从阳朔县杨堤码头上船,视察了桂林漓江流域阳朔段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情况。当总书记看到漓江两岸青山如黛、江水清澈见底、江面白鹭纷飞时,充分肯定了漓江生态治理工作,并殷切嘱托:“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它。”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保护漓江的肯定和期许,让阳朔县广大政协委员激动万分,因为漓江沿岸这片好山好水的保护,凝结了他们太多的心血!
漓江的山,隽秀婀娜,亭亭玉立;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清澈如镜。这方被誉为“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的山水,是“甲天下”桂林山水的核心之魂。漓江桂林段有83公里,其中流经阳朔65公里,直接流经阳朔6个乡镇、89个村,加上漓江流域的重要支流遇龙河、金宝河和大源河,覆盖人口近20万,阳朔的环境保护工作直接影响着漓江的水质和生态。
多年来,阳朔县委、政府都把加强漓江生态流域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漓江生态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甚至一度发生采石挖沙、乱砍滥伐、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等现象,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正确处理好漓江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全面做好漓江流域环境和水资源保护利用,一直牵动着广大政协委员的心。
自1984年阳朔县政协一届一次会议期间,委员提交《禁止在漓江的沙洲和河堤乱挖沙石的建议》《关于加强漓江游船和圩日船的垃圾、粪便收集防止污染漓江的建议》《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保排污管理与治理》等涉及漓江生态保护的提案以来,之后每年都有委员为保护漓江和阳朔生态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仅县政协七届一次会议期间,就有50多位委员相继提交了《关于在漓江可视范围内禁止垦荒种植经济作物的建议》《关于整治县城污水排放漓江的建议》《关于加强遇龙河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等提案30多件。县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组织开展了多次全县性的环保调研,形成了《阳朔县垃圾和污水处理情况调研报告》《金宝河两岸资源保护开发调研报告》等。特别是2008年县政协组织撰写的《保护漓江、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关于漓江沿岸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报告》,从增加对漓江流域的水土保持资金投入、提高沿江两岸生态公益林植被维护补偿标准、实施沿江村屯水利设施和排污工程建设、合理开发漓江旅游等10个方面,对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支招献策,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撑,在全县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对漓江流域的持续关切,坚定了县委、政府宁可牺牲发展速度也要保护漓江的决心,该县陆续关闭了效益很好的阳朔农药厂、化肥厂、水泥厂等,并制定了环保准入负面清单,严把生态环境保护准入关,谢绝了很多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的高利润发展项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阳朔县明确提出了“生态立县”“旅游立县”的战略方针,首次清晰地定位了阳朔发展方向,开始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阳朔实践”。2015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漓江不仅是广西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漓江,一定要科学保护好它。此后,阳朔县科学保护漓江进入了“快车道”。县政协九届班子牢记总书记嘱托,组织和引导广大政协委员紧紧围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发展理念,加大建言献策的力度,每年都提交10件以上的提案,为漓江科学保护鼓与呼。比如,莫高泉委员撰写的《关于加大漓江及遇龙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建议》、欧晋等委员撰写的《关于保护漓江、加大污水排放整治力度的建议》、林恩峰委员撰写的《关于妥善解决漓江风景名胜区修路、采石等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的建议》等,从漓江流域林木的保护、污水排放、绿化美化、基础设施和旅游发展等方面想办法、出点子。
5年来,该县政协委员提交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方面的提案就达63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10多条。 委员的“好声音”绝大部分得到县委、政府的积极回应和落实。县委、县政府划定了漓江生态保护红线和底线,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乱搭乱盖、开山取石、砍伐破坏植被、污染水质和空气等行为,取缔了漓江网箱养鱼,禁止随意开荒种果,关停了采石场、采沙场、红砖厂共20多家并进行全面生态修复。同时,统一管理和规范漓江、遇龙河竹筏游,给保护漓江和遇龙河的沿江沿河农民发放竹筏旅游分红,让享受到生态保护红利的农民更自觉、更主动地加入到漓江生态保护的队伍中来。此外,该县还通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水电路及环境提升工程以及大力扶持和引导无污染、低污染的农家旅游、民宿之类的健康产业发展等举措,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造了目前广西唯一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切实改善了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阳朔县仍接待游客1370.39万人次(2019年为2018.82万人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859元。 问“漓”哪得清如许,为有委员献策来。阳朔县政协和广大委员持续30多年建言献策,为全县科学保护漓江助了一臂之力,一度猖獗的景区内烧山、炸石、挖沙现象几近销声匿迹,整个漓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超过80%,干流水质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实现了“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 如今,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33万阳朔人民,正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保护好漓江”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持续加大对漓江沿岸及周边的环境巡查力度,加大投入加快漓江沿岸农村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继续改善漓江流域环境质量,切实保护好漓江这一人间美景,让这条闻名于世的黄金水道,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