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伟深入崇左调研并主持召开协调会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提出 厚植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推动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相机协商会上提出 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 全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进会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桂林召开
- 自治区政协召开“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工作专题研讨暨播出100期座谈会
容县政协:
小红菇撑开“致富伞”
7月流火,酷热异常。走进容县浪水镇泗河村云斗屯野生红菇生产基地,放眼望去,一朵朵红菇争相从铺满红椎树叶的地面冒出。天刚拂晓,村民们便手提竹篮,来到长有红菇的责任山或租赁的山地采摘红菇。“我户今年有红菇收获的山地共90亩,至今已收获鲜菇2批,共获干菇380公斤,按每公斤平均价1260元计,收入47.8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倍多。”云斗屯育菇能手林锋一边采摘红菇,一边与客人分享红菇丰收,收入倍增的喜悦。这一可喜现象的出现,与容县政协建言助力分不开。
野生红菇是容县价格比较昂贵的地方特产,去年由于遭受异常天气的影响而大减产。为了助力农民增收,容县政协于去年冬组织委员到镇村调查研究,破解制约野生红菇稳产高产的瓶颈。了解到野生红菇虽然不能人工种植,也无法抗拒异常天气的影响,但可通过扩大适宜红菇繁殖的红椎林地和加强科学管护等途径增加红菇产量后,容县政协便同容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在红菇基地面积较大的浪水、自良、十里、县底等相关镇、村举办培训班,请当地几位育菇能手向广大菇农传授红菇增产“真经”。
今春以来,菇农们都集中精力整理山地,除去影响繁殖红菇的杂木野草,将过密的红椎树移到过疏处,把红椎树叶均匀地撒在林地上,尽量拓宽红菇繁育面积。不少农友还从较远的地方引来山泉水,天气过于干旱时给菇地喷水,多雨天气时则对菇地开沟排除积水。由于菇农注意科学管护,加上今年气候正常,雨水比较均匀,适宜红菇的繁殖生长。5月中旬,该县菇农普遍收获了第一造红菇,季节比去年提前一个多月,且产量也比较高。
浪水镇泗河村是容县典型的野生红菇产业示范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汉勇说,在容县政协农业农村委的助力下,村“两委”高度重视对全村400多户菇农的技术培训,经常组织菇农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全村菇农科学培育红菇的技能明显提高。至7月中旬,该村1000多亩野生红菇已收菇两造,获干菇1.1万公斤,收入1386万元,同比增收2倍多。估计全年可采菇5批,全村红菇总产量有望达到2万多公斤,收入2520多万元,平均每户6.3万元。
十里镇大鹏村是容县政协的挂钩联系村。共有700多亩可繁育红菇的红椎林地。为了将该村的野生红菇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让菇农的“荷包”更鼓,容县政协驻村干部从浪水镇请来育菇能手,向全村380户菇农传授科学培育野生红菇的奥秘,组织他们到野生红菇繁育示范基地参观。今年,大鹏村野生红菇出现了长菇早、产菇多的喜人景象。至7月中旬,全村680亩红菇已收获2批,共收干菇6100多公斤,收入768万元,户均2万多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倍多。从目前红菇菌情发展趋势判断,今年有望收获野生红菇4批以上,总收入超1600万元,户均4万多元。
据悉,截至目前,容县繁殖野生红菇的红椎林地为2.6万亩,预计今年全县干菇总产量有望达到20万公斤,总收入2.52亿元,约比去年增长2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