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政协机关召开2025年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议
- 何辛幸赴桂林、百色调研时提出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助力托举幸福“夕阳红”
- 彭健铭赴梧州市调研时提出 强服务 抓机遇 担使命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费志荣出席全区政协“科教振兴 委员行动”工作经验交流会暨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全体会议
- 黄俊华深入柳州、来宾调研时提出 以改革发展夯实民族团结之基
- 刘咏梅深入钦州市调研时提出 科技赋能传统工艺升级智慧制造
为“银发族”排忧解难
容县政协助力养老服务水平提升
容县讯 容县社会福利院在全县建立5个分院,在院入住老人219名,其中特困人员142名;容县已完成800户特困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容县社会福利院及各分院的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服务,实现养老服务进家庭;全县共有长者食堂5个,已为6000多人次的老年人优惠提供助餐服务……
容县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有县政协及其广大委员十几年来持续关注助推的智慧。
容县60岁以上老人有14万多人,约占全县人口的17%,其中1万多名老人需要有人照顾他们的生活。为解决老年人患病能及时治疗、生活有人照顾的问题,2012年以来,县政协委员先后提交《关于建立“医养结合”机构,为高龄老人排忧解难的建议》《充分挖掘乡镇卫生院潜力,努力办好“医养结合”机构》等提案,获得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容县在办好县社会福利院的基础上,批准医疗技术力量比较充足的罗江镇中心卫生院利用容县卫校部分闲置场所开办一家集医疗、养老于一体的老年人疗养院。每年到疗养院疗养的老人超过100人(次),不少老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身体状况好转后重新回归家庭。除了该县的患病老人入住,周边的北流、平南、岑溪、藤县等县、市也有患病老人慕名前来,甚至还有从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回来养老的老人,深受社会欢迎。截至2025年2月,到该院疗养的老人达1202人(次)。
为进一步适应“医养结合”需求,容县政协持续组织委员深入镇、村(社区)、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与容县民政局、卫健局、中医院、红十字会医院等单位就如何利用本地资源和优势提升养老服务工作质量进行专门协商,形成的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协商意见被采纳落实。2021年3月,容县红十字会医院老年养护院应运而生。该养护院依托容县红十字会医院的医疗技术资源,开放床位200张,其中养老床位172张,医疗床位28张,有一支由医生、康复师、护士、护理员、社工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人员组成的专业技术团队,专注服务失能、失智、医疗特需的老年人,为老人养老康复精心打造服务环境和设施,全方位守护老人安全健康。近4年来,该养护院已收住245位老人。2023年,容县养护院获评广西二级养老机构,2024年12月通过了广西三级养老机构评审,成为区内同行中的佼佼者。
容县政协还特别关注特困老人的养老服务工作,2022年底,县政协联合县民政局及有关乡镇,围绕提高养老服务工作质量开展专题协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最终形成《关于高质量开展养老服务工作的建议》提案,提出分片设立社会福利分院,对特困高龄老人进行集中供养服务;大力推广家庭养老服务模式,县社会福利院和各分院进行预约上门服务;建立长者食堂,给老年人提供优惠助餐服务等具体建议,获得县政府采纳落实。容县从2023年开始,以县社会福利院为龙头,分片建立社会福利分院,把县社会福利院的人才、资金、技术资源带到乡镇敬老院,实现县域公办养老服务资源统筹调配,对全县特困老人提供集中供养服务。目前,容县社会福利院已按南北中3片建立5个分院,在院入住老人219名,其中特困人员142名。同时,容县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对特困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截至发稿,容县已完成800户特困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容县社会福利院及各分院的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服务,实现养老服务进家庭,让特困老人感到幸福温暖和快乐。此外,容县民政局还抓好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全县有长者食堂5个,已为6000多人次的老年人优惠提供助餐服务,广受社会好评。 (秦崇广 卢广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