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俊华深入贺州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时提出 加强南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 彭健铭率队赴安徽省、山西省考察学习
- 钱学明赴南宁、钦州、贵港调研时提出 科学规划运河产业布局 打造广西发展新增长极
- 何辛幸出席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暨全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工作经验交流会
- 2025年“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自治区政协机关召开2025年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议
平乐县政协:
搭建“同心同行”平台
提升委员履职质效
“我们将以委员工作室和界别活动室建设为主要抓手,积极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互融共促,推动协商民主建设向纵深发展,切实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平乐县政协经科联谊委主任陶永铭在政协党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扩大会上说。
近年来,平乐县政协主动顺应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积极探索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新形式,扎实推进委员联络站、工作室建设,通过以“工业集中区政协委员工作室”为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委员履职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基层协商活动,拉响履职尽责协奏曲。
高标准建设,委员履职有平台。平乐县政协坚持“突出功能定位,体现政协特色”的原则,以委员和界别为责任主体,集中体现“学习、交流、履职、联谊”为一体的功能,制定出台《平乐县政协委员工作室创建方案》。按照“六个有”(有固定的场所、有必要的办公设施、有标志、有制度、有活动记载、有资料)的标准,总投资40万元,达到结构布局合理、设施设备齐全、档案管理规范、环境卫生整洁。
高水平管理,委员履职有保障。建好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在委员工作室建好后,平乐县政协以“有人员、有制度、有经费” 的“三有”原则,对委员工作室建设管理进行了安排部署。有人员,即委员工作室成员选举主任1名,副主任5名。为更好地管理委员工作室,政协常委、工作室主任姚浩文把父母从广东汕头接到平乐工业园区,协助他管理工作室日常事务。有制度,即制定《委员工作室管理办法》《学习制度》《双联双创活动制度》等,规范委员履职行为。有经费,即县政协每年预算经费2万元,为工作室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高质量运行,委员履职有作为。委员工作室自建成以来,根据自身实际和特点,着力发挥“连心”“参谋”作用,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提案、随时有协商”的原则开展了走访调研、读书交流、公益服务等各类活动,着力打造“委员履职的平台、学习交流的阵地、服务人民的驿站”。
成员委员围绕园区设施提升、企业招工难、银企合作不畅、疫情防控等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重点难点问题,广大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积极开展调研、协商、监督和走访活动12次,撰写提案9件,提出意见建议150余条,接待来访人员近3500人次,筹集各类善款善物约30万元。委员工作室的提案和意见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召开“让企业活下去”专题会议,制定“链长制”,采取了“妈妈式”服务,组织政协领导班子深入企业纾难解困,为平乐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通过委员工作室汇集各方的倾力服务,为桂林平钢钢铁有限公司争取到了5300万度用电负荷指标,解决了企业“卡脖子”的问题;为长城电源技术(广西)有限公司、桂林艾晟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博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解决400多个问题及用工7000人。也为企业单位之间搭建寻求合作机遇的交流互助平台,利用委员优势“以商招商”,先后带动了12家配套企业入驻平乐工业园区,目前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投资额达53.8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前三季度,平乐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排名全区全市前列。“工业集中区政协委员工作室”服务平乐县工业发展的功能日益凸显。
委员工作室的建设,推动了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打通委员联络界别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工业集中区政协委员工作室”在立足服务的同时,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助推平乐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始终把握委员工作室是委员履职新平台的性质定位,守正创新、砥砺前行,为平乐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该县政协主席唐筱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