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俊华深入贺州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时提出 加强南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 彭健铭率队赴安徽省、山西省考察学习
- 钱学明赴南宁、钦州、贵港调研时提出 科学规划运河产业布局 打造广西发展新增长极
- 何辛幸出席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暨全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工作经验交流会
- 2025年“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自治区政协机关召开2025年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议
“及时雨”润出春耕好风景
崇左市政协:助力打好抗旱“主动仗”
本报崇左讯(记者 蒋艳丽 通讯员 韦佳金) “布主管要装过滤网或者过滤器,这样滴带才不容易堵,能够用得久一些。注意土壤湿度,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涝,湿度保持在60%左右最好。”4月7日,在龙州县响水镇平南村,崇左市政协委员、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龙州县金子水果协会会长王胜东耐心指导当地群众安装、使用简易版水肥一体化设备。
一辆拖拉机或一辆三轮车、一个大水箱、一个抽水机外加一个增压泵,管道提前布置好,只要水拉到地里,就直接可以给甘蔗地浇水,简单方便,等到甘蔗收割时,这些管道和滴灌带还能收回再重复利用。
“之前我们都是拉水直接浇灌,费时费力也费钱。王指导的这个方法很不错,易操作、成本低,还能重复利用,一个人就能完成。”平南村村民黄华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村里几乎没下过大雨,甘蔗因严重缺水都长不了,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求助联系片区的委员工作室。
收到群众反映后,王胜东带领团队深入田间查看,经讨论,最后决定实施简易的水肥一体化项目。通过在甘蔗地里布置滴灌带,用车拉水到地头,然后用增压泵增加水压,一亩甘蔗大概投入260元就能完成浇灌。目前,这个方案已经辐射带动平南村群众种植了5000多亩甘蔗,进一步缓解了干旱问题。
与此同时,王胜东也把简易版水肥一体化技术拍摄制作科普视频上传到网络,一周时间全网点击量达70多万次,让更多的群众了解这一技术。
自去年10月以来,崇左市降雨明显减少,该市政协和广大委员迅速行动起来,急广大群众之所急,通过科技赋能、农技服务、现场协调指导等多种措施,助力解决抗旱保苗等春耕生产面临的难题。
为缓解持续的旱情,宁明县政协牵头建立“政企协作机制”,协调广西海棠东亚糖业有限公司等糖企向各个蔗区派驻技术人员,指导蔗农改装洒水车71辆,及时投入抗旱护蔗工作,累计灌溉蔗田3.2万亩。截至目前,“政企协作机制”覆盖全县13个乡镇,通过推广耐旱品种、指导洒水作业和节水灌溉技术,甘蔗抗旱成活率提升至85%以上。政协委员还以“田间协商”凝聚政企合力,协调解决取水点不足等问题21个,为糖业稳产筑牢根基。
连日来,江州区政协组织委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组织开展甘蔗种植管理(灌溉)技术推广现场培训等,为群众讲解甘蔗早种早管、宿根蔗管理及灌溉(滴管)施肥等技术要点。与此同时,还联系协调广西崇左市湘桂糖业有限公司摸排合适取水点,免费给蔗农取水;中粮崇左糖业有限公司对于新植地块淋水盖膜,每亩补贴50元;广西崇左东亚糖业有限公司赠送柴油给蔗农用于抽水;广西驮卢东亚糖业有限公司发放打井补贴2万余元/口,目前已发打井补贴12万余元。
“下一步,我们将协调更多企业和群众投入到春耕春种和抗旱工作中,确保甘蔗第一车间平稳生产。”江州区政协委员、江州区糖业发展局副局长黄建兰如是说。
以灌溉、供水为主的广西左江治旱驮英水库,今年三月,三条干渠顺利通过通水验收。“取水用水很方便,今年我家的30亩甘蔗地,用水不用愁了。”干渠水流所到之处,激起层层水花,彷佛奏响了一曲欢快的春耕序曲,沿渠群众笑开了颜。
“项目未来全面通水后,将有力改善左江旱片农业生产条件,使‘望天田’变成‘丰收田’。目前要发挥政协的责任与担当,深入研究协调解决春季干旱问题,帮助广大蔗农解决新种植甘蔗用水问题。”崇左市政协主席王建毅表示,下一步要积极联系左江治旱局等部门,结合当前春耕生产、抗旱等用水需求,协调罐区调度有序放水,解决沿线群众甘蔗灌溉和开展春耕春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