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提案追踪
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追踪 > 正文
南丹县政协:提案落地有声 民意开花结果
2025-03-25 | 来源:广西政协报

  南丹讯 2024年,南丹县政协注重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不断健全完善提案培育联动机制,切实推动提案建议转化为促进发展、改进工作的具体举措,立案的33件提案全部办理完毕,办理工作成效明显,社会反响较好,纸上提案落地落实,开花结果,普惠民生。

 

  紧扣经济发展建真言。县政协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履职要求,聚焦工业经济、现代农业、电商发展等方面提交提案,其中《关于打造有机耕作区的建议》提案,提出编制有机食品基地规划,力争在八圩、芒场、六寨、罗富等乡镇形成有影响力的有机食品基地等建议,获县农业农村局采纳,有力助推该县“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工作开展。目前南丹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达35个,面积19.5万亩,其中,南丹瑶蚕平板丝等8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南丹巴平米等7个农产品获批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关于积极推进烟后二季粮食作物种植,助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提出推广生育期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烟后作物品种,提高土地复种率,助推烟叶产业增量提质的建议被采纳。职能部门通过加强对烟叶种植户的宣传教育和指导、明确奖惩措施,充分调动烟农开展二季度粮食作物种植的积极性,有效杜绝耕地“非粮化”。

 

  聚焦社会建设献良策。县政协围绕镇村道路建设管理、教育提质振兴、移风易俗普及等方面提出许多符合时代特征、南丹特点,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强的提案,为推动县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比如《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汇聚南丹教育提质振兴合力》的提案,探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教育主管、关工委主抓、学校主办、家长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路径,被纳入重点提案协商办理,县教育局等部门高度重视,通过建立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区,推广普及家庭教育党课、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及提高专门学校矫治教育质量等措施,推动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多元协同的育人格局。《关于发展南丹县农村公共交通的建议》提案,提出发展农村公共交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议,提案交由县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办理,该中心通过投放南丹至芒场、六寨方向14辆19座新能源车辆以及新增3条城区公交线等措施,满足群众出行乘车需求。

 

  紧贴民生福祉出实招。委员们深入界别群众,围绕城市管理、人居环境提升、市场监管等方面深入调研、出实招,力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关于加强对农村闲置房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提案,建议对闲置的房屋和宅基地进行重新规划、合理利用,县自然资源局充分采纳,分批引导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合理划定村庄建设用地边界,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促进土地要素有序流转,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力量。《关于整改月亮坡公园路边标志 排除安全隐患的建议》提案,提出要尽快拆除锡都路法院小区路口月亮坡公园标志,消除安全隐患,还老百姓出行安全的建议,县城市管理执法局高效办理提案,将锡都南路月亮坡公园标志进行拆除清理,在不影响小区出入车辆司机视线的情况下设置公园指示牌,恢复绿化带种植,安全、美化、惠民。

 

  聚焦文化发展谋创新。县政协围绕答好“两个融合”时代命题,瞄准推动“非遗+研学”文旅深度融合等方面策划出案,为提升南丹县文化软实力贡献了政协委员智慧。关于《深入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的提案,提出要结合本地民族风俗特点,把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中,确保村规民约符合宪法和法律精神。相关部门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和文明乡风行动,深入开展乡村治理工作,乡村不良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关于立足特色优势 做好研学游文章 推动南丹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建议鼓励和引导景区吸纳丹泉酒、六龙茶、高山茶油、民族服饰等旅游、农业、文创商品进行展销,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将“文化+旅游+研学”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延伸拓展。提案获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密切协作,成功举办那田秘境音乐节、“三鑫杯”“拔群杯”广西篮球联赛等,倾力深化“旅游+”“赛事+”融合发展的南丹模式,补齐旅游要素,完善服务功能,南丹县获评“中国避暑养生旅游最佳目的地”和“中国最佳康养旅居度假名县”荣誉称号,全年共接待游客804.72万人次,旅游收入84.72亿元,首次突破80亿元大关。(谭宜杰 刘海婧)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