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理论 · 实践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 实践 > 正文
全区政协“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摘登
2023-11-27 | 来源:广西政协报

  编者按

  全区政协“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工作经验交流会于11月10日在河池市南丹县召开。现将会议重点发言予以刊发,供大家参阅。

 

发挥政协委员“三个作用”

深入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

桂林市政协

 

  在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以下简称“委员行动”)中,桂林市政协注重发挥政协委员在凝聚共识中的示范作用、在建言资政中的带头作用、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取得良好效果。

 

  一、发挥政协委员在凝聚共识中的示范作用

 

  (一)组织委员积极开展宣讲活动。成立市政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宣讲团,邀请20多名政协委员担任宣讲员,主动带头深入社区、学校、企业、两新组织、宗教活动场所开展主题宣讲。市政协累计已开展宣讲56场,各县(市、区)政协累计开展宣讲118场。组织委员小组,先后围绕“委员行动”“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等主题组织开展活动11次,既促进委员相互沟通学习交流、提升履职能力水平,又达到凝聚共识的目的。

 

  (二)组织委员积极参与政协文史资料编纂和书画工作。重视发挥政协文史资料、书画工作在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联谊、凝聚人心、促进团结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大力发动政协委员参与编撰《桂林文史资料第64辑(灌阳卷)》和《“‘四个家园’‘十六同’·石榴花开别样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漫画宣传册》;组织委员召开政协书画工作经验交流会、举办现场书画交流活动、书画联谊活动等,助推建成雁山区政协书画院写生创作基地、象山区政协书画交流基地等10个书画基地,展出书画1000余幅。

 

  二、发挥政协委员在建言资政中的带头作用

 

  (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市各级政协已组织委员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开展协商28次,提出“以‘旅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动民族村寨发展”“研学旅行赋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消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住房阻碍”等意见建议,得到有关方面重视和采纳,助力七星区辰山社区、兴安县灵渠景区获国家民委“各族群众互嵌式社区环境建设”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试点示范项目。

 

  (二)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鼓励委员及其企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平台优势,深入民族地区引进种植特色农产品,开设文化讲堂,开展教育帮扶、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活动,带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积极动员市、县两级800余名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先后围绕“做好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等民族领域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形成有关社情民意信息和调研报告近100篇,报送党委政府作决策参考。

 

  三、发挥政协委员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

 

  (一)发挥委员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全市政协系统广泛开展“双联双创”活动,组织委员团结带领所在行业、领域、单位等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中华民族大团结主题邮票特展全国第一站—桂林巡展”、桂林市“潮聚三月三·和谐在八桂”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族群众不断增进“五个认同”。

 

  (二)联建共建委员履职实践平台。组织教育、经济、民族等界别委员助力建成广福乡龙泉瑶族移民新村、马岭镇广恒工艺品有限公司等30多个“委员行动”实践基地和教育培训基地,助力龙胜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陈列馆。

 

  今后,桂林市政协将继续响应自治区政协倡议,持续深化“委员行动”,为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四融”并举促进新老北海人深度交融

北海市政协

 

  近年来,北海市政协在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着力促进新老北海人交往交流交融,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建好“融”机制。认真落实自治区政协印发的《“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履职导则》,按照“懂政协”的要求,发挥政协重要阵地作用,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大课堂”,丰富主席讲堂、主任讲堂、委员讲堂、青春讲堂等“四讲”学习载体,引导委员积极参加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利用“书香政协 香飘珠城”学习平台,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实践活动;组织委员进机关、进企业、进基层、进界别、进媒体等,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宣讲”活动。今年以来共宣讲22场次,受众500多人次。

 

  二是搭建“融”平台。充分发挥委员工作室、联络站等平台作用,在工业园区、产业园区搭建“融”平台,建成5个委员工作室或委员联络站,组建“委员帮帮企”服务小分队,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促进更多“新北海人”的企业在北海落地建成。2022年以来,委员中的新老北海人共同发力,直接或间接参与引进项目36个,总投资492.75亿元。委员积极参与51个重大项目建设督导、2万亩征地搬迁等重点中心工作,全力以赴助推项目建设。

 

  三是探索“融”路径。充分调动委员履行政协职能积极性,运用调研报告、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以和谐社区建设、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发展等为着力点,积极探索“新北海人”融得进、融得好的办法,助力“新北海人”共享城市发展红利,实现房有住、书有读、病有医、弱有助,在共融共享中进一步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如为促进“新北海人”更好地融入北海、建设北海,我们组织委员开展“建设睦邻友好的和谐社区,推动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专题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等党政领导的批示,相关意见和建议被市民宗局等部门采纳和落实。

 

  四是讲好“融”故事。邀请“新北海人”中的政协委员,参与编辑《北海南珠养殖六十年艰辛历程》等文史丛书。协助自治区政协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广西北部湾海丝路风情水彩画展”,其中,北海有23幅作品入选展览,有5幅作品获中国美术馆收藏。发挥香港委员作用,协助拍摄“芷在广西”系列短片,讲好北海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助力打造“四个文化品牌”

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河池市政协

 

  近年来,河池市政协以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为抓手,组织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助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在各民族之间搭建文化认同和归属的桥梁,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有关经验做法得到《人民政协报》、《广西政协报》等媒体的宣传报道。

 

  一、助力打造铜鼓民俗文化品牌

 

  组织委员投身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推动铜鼓文化成为中华文化认同的符号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围绕“加强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推动河池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专题开展协商、调研和提交提案,提出意见建议60多条,得到党委、政府重视采纳。通过《协商在河池》全媒体协商平台,以“壮乡铜鼓绽光彩”为主题,聚焦铜鼓文化发展传承和保护进行协商建言。推动全市先后建成铜鼓文化传承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中心等场馆125个。今年7月,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成功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二、助力打造民族体育文化品牌

 

  发挥政协委员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深入研究、挖掘民族体育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打造民族体育文化品牌、促进民族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开展“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传统 助推民族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等专题调研,并于今年10月录制《桂在协商》专题节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助力打造民族服饰文化品牌

 

  组织市、县(区)政协委员结对联系界别群众,引导委员助力打造民族服饰文化品牌、增进民族文化交流,推动民族服饰文化焕发出中华传统文化生命力,激发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南丹县黎凤珍委员工作室免费向白裤瑶群众传授民族服饰制作技艺,带动了近200名瑶族妇女在家门口务工增收;该工作室设在“瑶望天下”景区,向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开放,也扩大了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力。

 

  四、助力打造民族特色美食文化品牌

 

  我们依托壮族“三月三”、瑶族祝著节、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分龙节等民族传统节庆活动,聚焦传承和挖掘民族美食、发展美食产业主题,组织市、县(区)政协委员通过专题调研、协商议政、提交提案、参与创建等多种形式,助力打造特色美食文化品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如大化瑶族自治县政协牵头实施“美食驱动战略”,依托“达化协商”平台,聚焦发展民族美食产业提出建议,并组织烹饪专家开发形成“壮瑶大席”特色名宴,助力打造“中国长寿特色美食之乡”,助推集“夜经济”和美食文化于一体的大化达吽美食小镇成为了网红旅游目的地。

 

 

立足县域实际 发挥委员作用

扎实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

南丹县政协

 

  南丹县政协在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中,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组织引导广大委员致力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助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成就。

 

  一、积极促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鼓励委员能人传承发展刺绣、蜡染等瑶族传统手工艺。组织文化界委员深入挖掘铜鼓文化、婚丧文化、陀螺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寨居文化等民俗文化。由委员牵头组织白裤瑶歌师、壮族歌王等非遗传承人、本土文化名人录制白裤瑶细话歌、壮族嘿咧歌、山歌、苗歌,通过微信、抖音、微博等,唱响民族团结之歌。协助成功举办“壮族三月三”“敬牛节”“蚂拐节”“白裤瑶年街节”等民族节庆活动。组织委员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宗教场所”等“六进”活动。

 

  二、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发挥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优势,把17个界别委员编入11个乡镇政协联络工作站平台,把151名县政协委员编入全县157个协商网点,把35名县政协委员安排入驻委员站(室),鼓励委员深入基层与干部群众一起协商议事,帮助各族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今年以来,共开展民主协商议事活动342次,解决群众身边热点难点问题261个。利用县政协联系服务“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搬迁项目契机,助推安置区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上相融互嵌。助推实施广西第一个“易地扶贫搬迁+旅游产业”项目,与贵州省荔波县携手打造“南国避暑胜地”旅游品牌,促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

 

  三、积极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

 

  组织委员围绕“创建跨省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实效”“促进南丹木材加工产业加快发展”等产业发展课题,开展调研协商,提出意见建议26条,并被有关部门采纳。把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与科教振兴、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委员行动”深度融合,引导委员发挥优势和特长,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各族群众共同致富。如,县政协委员黎凤珍带动近200名瑶族妇女长期在手绣坊务工,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县政协常委潘启海助推大健康旅游扶贫产业园建设,仅油茶产业就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帮助脱贫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每户年均增收12000元以上。县政协委员、六龙茶业公司负责人胡红梅,将六龙茶业由小作坊发展为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工艺研发及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三产深度融合型企业,稳定带动周边乡镇群众种植茶树、采茶致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挥政协委员在宗教界群众中的带头作用

自治区政协常委,广西佛教协会会长,贵港市政协副主席(兼),桂平市西山龙华古寺住持 释湛空

 

  在“委员行动”中,我秉承“爱教必先爱国”的理念,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五进”宗教活动场所,为促进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贡献微薄之力。

 

  一、加强“五观”教育,引导信教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我组织带领广西佛教协会青年代表前往辽宁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交流活动;行脚朝拜海南南海观音期间,先后前往雷州青年运河、文昌市航天发射场、陵水黎族自治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四野解放海南战役纪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同时,以推进“三爱,五进”活动为契机,摄制了首部佛教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狮子吼》,弘扬周恩来总理题赠巨赞法师“上马杀贼,下马学佛”的爱国爱教精神;建成全区首个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场馆;举办“不忘初心永跟党走”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庆祝建国74周年”书画展等活动。积极推进宪法和法律、国旗国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入宗教活动场所。在重大节假日,组织信众升国旗唱国歌;国庆期间组织僧众参加党委政府举办的升国旗仪式。通过组织系列活动,进一步引导信众增强爱国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坚定“五个认同”。

 

  二、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佛教文化在促进各民族“三交”中的作用

 

  在我的倡议和组织策划下,连续15年成功举办浴佛文化节,目前已成为广西旅游节庆十大品牌之一和各民族“三交”的重要载体;推动桂平西山佛教音乐获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举办了“西山论坛”、“贵港佛教论坛”等活动。同时,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力,成功举办以“广西佛教中国化与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东盟广西佛教论坛,增强我国佛教界与东盟各国之间文化的融通互鉴,深入挖掘蕴藏于丝绸之路文明中的佛教文化资源,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佛教界对外友好交往的一张“亮丽”名片。

 

  三、加强自身建设,讲好佛教中国化故事

 

  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目标和要求,带头守法遵规、提升宗教修为。今年以来,参加了全国佛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经验交流会、广西佛教教职人员培训班、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谈会,开办贵港市佛教宗教政策法规学习班,举办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讲好新时代佛教故事”为主题的书画展和宪法进宗教场所主题活动,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共植民族同心树等,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推进我国佛教中国化方向,组织和引导信教群众同全区各族群众一道为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而团结奋斗。

 

  四、热心慈善公益事业,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

 

  多年来,我一直热心慈善公益事业,助力环保公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先后组织信教群众开展主题志愿活动数千次,参与人数近万人次;扶持当地群众种植西山茶150亩;累计捐款330余万元资助近500所学校,受益人数达7万多人。本人先后荣获广西统一战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广西统一战线中青年宗教界代表人士、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个人;龙华古寺获自治区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全区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广西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今后,我将继续践行“委员行动”倡议,更加自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好政协委员的带头作用

玉林市政协委员,玉林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室主任 曹明玉

 

  我作为社会科学界政协委员和党校教师,在自治区政协组织开展的“委员行动”中,始终坚持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认真发挥好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

 

  一、带头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干部教育

 

  在党校教学中,我注重把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有机融入到课堂。先后在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党外干部培训班等班次讲授了《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社会和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携手共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等多门课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时代要求和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等内容讲清楚说明白,引导各族学员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在全区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竞赛中,我主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携手共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荣获三等奖。

 

  二、带头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

 

  主持开展了3个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题研究,撰写了《玉林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研究》《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等文章。其中,我主笔撰写的《发挥政协优势 共同推进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建议》《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标准体系研究》得到有关领导同志的肯定性批示。我还在玉林日报发表《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以“大统战”汇聚民族复兴磅礴伟力》等理论文章。

 

  三、带头参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是玉林的一项中心工作,党校作为成员单位有许多创建任务。在具体工作中,我带领科室成员与其他同事团结协作,在校委领导下,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办学治校各方面,为学校圆满完成创建任务发挥了主力作用。

 

  今后,我将继续深耕三尺讲台,充分发挥委员优势作用,不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宣传、教育等工作,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党的民族政策的坚定实践者、民族团结奋进的坚定维护者。

 

 

做好“四篇文章”

充分发挥委员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百色市政协委员,隆林各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三级调研员 陈晓慧

 

  在“委员行动”中,我结合履职实际,着力做好“四篇文章”,充分发挥委员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一、做好“参与创建”文章,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把助力隆林创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我组织专题调研3次,形成调研报告1篇,提出意见建议6条,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建言献策。组织政协委员开展巡回宣讲52场次,群众参与3600余人。牵头组织各部门成功打造鹤城新区、者浪乡么窝村等27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并借助鹤城新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召集县政协委员、社区群众代表开展协商议事活动,解决问题13件次。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国家、自治区、市级等各级媒体报道。

 

  二、做好“移风易俗”文章,促进加强各族群众现代文明教育

 

  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创新提出“一找二倡三管四制”工作法,助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本人牵头带领全县广大政协委员累计劝导白事大操大办700余起,早婚早育28起,累计为群众节省开支1400余万元。个人撰写的《开展移风易俗助推乡村振兴》荣获百色市优秀政协提案,参与录制的自治区融媒体协商平台《桂在协商》专题——“推进移风易俗 助推乡村振兴”节目,社会反响良好。

 

  三、做好“乡村产业”文章,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委员行动”

 

  以“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为引领,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委员行动”。带领政协委员进村入户宣传政策1290人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85件;创新开展“四融”促“三农”活动,推动委员企业创建的隆林石漠化蚕桑产业示范区被授予“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五星级)”称号。促成桂林银行百色分行与广西隆林盛业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桑蚕种养大户现场签约。此外,动员委员企业家开展爱心助学、助力乡村等活动,引导政协委员以个人名义捐赠12.6万元,以所在企业名义捐赠32万元。

 

  四、做好“县庆活动”文章,助力成功举办县庆70周年系列活动

 

  积极参与隆林各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县庆各项工作,争取社会各界力量为县庆捐款捐物捐项目价值616.67万元。策划隆林政协与广西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10期融媒体节目《一起走过70年·委员说》系列短视频,宣传隆林7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的发展成果。视频播出后,累计播放量近22万次,转发点赞评论达2.3万人次,充分展示了党的民族政策在隆林的成功实践。

 

  下一步,我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不断增强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写好助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委员作业”。

 

 

为擦亮《大瑶山团结公约》金字招牌

贡献政协委员力量

来宾市政协委员,来宾市委党校科研信息科科长 周玉银

 

  近年来,来宾市政协持续聚焦擦亮《大瑶山团结公约》金字招牌,认真履职尽责,发挥优势作用,推进加强《大瑶山团结公约》研究传承,倡导创建《大瑶山团结公约》教育研究基地,传承弘扬大瑶山民族团结优秀传统文化,取得较好成效。我积极响应自治区政协倡议和来宾市政协工作部署,投身“委员行动”实践,在党校教学科研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为擦亮《大瑶山团结公约》金字招牌贡献政协委员之力。

 

  一、开展课题研究,深度挖掘金秀大瑶山民族团结资源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是党的民族政策在金秀的生动实践,蕴涵了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的重要经验。本人牵头成立课题组对金秀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开展研究,为现场教学提供学术支撑。主持完成《少数民族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等2个厅级课题并获得良好结项。积极撰写理论文章,其中,《费孝通五上金秀大瑶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贡献与启示》荣获全区党校“桂海论坛”征文二等奖,《中国共产党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历史样本:〈大瑶山团结公约〉的制定及其经验启示》获广西党的建设研究会征文优秀奖,《〈大瑶山团结公约〉: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成功典范》《抓实做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等文章获在《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当代广西》上发表。

 

  二、做好咨政专报,深度挖掘完善金秀民族团结经验

 

  为了让学员参加金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场教学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本人坚持问题导向,完成多篇专报,其中,《融合文旅资源 在金秀建立来宾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基地》《建议加大对金秀民族团结进步成功经验的研究与宣传 提升金秀民族团结知名度》等2篇专报获得有关领导同志肯定性批示。此外,参与《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党校作用,助力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更好的开展教育活动》的课题研究成果,获得民盟中央领导的肯定性批示。通过这些咨询工作,引导学员进一步思考,不断增加现场教学的深度。

 

  三、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各项平台宣传金秀民族团结进步经验

 

  一是通过参加全区社院、全区党校优秀课比赛扩大知名度。本人开发的课程《穿越时空的石牌文化——金秀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荣获全区社院系统教学竞赛三等奖、课程《费孝通五上金秀大瑶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贡献与启示》荣获全区党校系统精品课比赛优秀课。二是通过网络课程宣传经验。本人主讲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费孝通五上金秀大瑶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贡献与启示》收录为广西干部网络学院课程,学员点击量近万次。三是通过对外授课增加知名度。本人先后在民盟广西区委培训班、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师资班、广东茂名中青班等重要班次现场授课,这些都为金秀现场教学扩大了影响力和知名度。

 

 

立足基层教育岗位

加强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钦州市钦北区政协委员,钦州市大寺中学(敏昌中学)教导处副主任 梁扬邓

 

  自开展“委员行动”以来,作为教育界基层政协委员,我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在加强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把“委员行动”落实落细、见行见效。

 

  一、做好宣传教育,增强认同着底色

 

  为在中小学校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我建议并积极推动学校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建设民族团结宣传文化长廊,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教职员工把宣传教育引导、凝聚思想共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家长会等渠道作用,通过讲故事比赛、作文竞赛、民族体育竞技、民族团结歌咏比赛等形式,深入持久地推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2022年,我校被评为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二、统筹课堂教育,守卫阵地铸灵魂

 

  工作中,我努力推动学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和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要求教师用好国家统编教材,主动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方法、教学、评价都聚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目标,形成整体合力。课堂上,我和老师们通过讲述党百年辉煌历程,让学生既了解历史,又加深学生爱党爱国爱中华民族的情怀;通过讲述黄明堂等历史名人故事,让学生明白祖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使学生从小树立爱国意识;通过开发具有壮族特色的地方文化课程和举办壮族“三月三”的文化节和民族体育运动会,促进民族团结的种子生根发芽,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结合学科特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寓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中,增强教育吸引力和实效性。为对课堂教育进行有效补充,我们还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开展《石榴籽一家亲 民族团结心连心》专题讲座,产生良好社会影响,钦州市电视台有关栏目进行了报道。

 

  三、传承中华文化,把握命脉立根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我坚持专题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节日节庆的礼仪活动等结合起来,将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的价值观贯穿于学校教育活动中。如,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作了《南海明珠 一身正气冯敏昌》、《立志成才 科学成长 科学发展》等讲座。2022年,我校获准成为第三批自治区特色高中立项建设单位。

 

  今后,我将继续根据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师生心灵深处。

 

 

当好“三员”

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北流市政协委员,北流市委统战部四级主任科员 严玉莲

 

  在“委员行动”中,我充分利用在北流市委统战部工作的机会,当好“三员”,认真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当好思想政治“引领员”

 

  打铁需要自身硬。本人深知要履行好委员肩负的重任,政治理论首先要过硬。近年来,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参加政协专题讲座、委员读书、委员培训等,持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大是大非前坚定立场,在原则上敢于发声和善于发声,充分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影响和带动界别群众加深对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理解支持,增强“五个认同”,从思想上、行动上更加坚定支持和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二、强化共识增进团结,当好民族政策“宣传员”

 

  一是持续发挥阵地建设作用,积极参与宣传教育,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在巩固2022年实施“十百千万”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大”示范基地、“百个”主题公园广场、民族史馆和“千条”文化宣传长廊,常态化开展进“万家”宣教活动)成效基础上,继续组织各族干部群众讲好千年陶瓷、铜鼓王等北流故事,宣传民族政策,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二是参与主题活动、凝聚人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示范引领,助推创建“十进”(进机关、企业、社区、村屯、学校、宗教场所、窗口、景区、家庭、社会组织),促进各族群众互嵌融居;参与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民族文化艺术节、“民族团结进步共同体”启动和民族原创音乐节等活动100多场次,力所能及推动“三项计划·桂在行动”生动开展。三是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以身边的民族团结事例引导人,推动党的民族政策家喻户晓,有效促进民族政策落地生根,助力北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北流市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称号,国家和自治区核验组对北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开展核验并给予了充分肯定。民乐镇获得自治区党委、政府第六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命名公示。

 

  三、强化责任主动履职,当好界别群众“服务员”

 

  一是收集社情民意信息。通过深入基层了解民乐镇、民安镇、西埌镇等部分群众农田灌溉和出行不便后,及时反映问题,推动今年北流市委统战部将中央财政衔接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377万元安排实施了水渠、照明共8个项目,解决了近7000户、29000多人、2000多亩农田灌溉、村道照明以及安全出行等问题,改善了民生。二是有效参与民主监督。深入创建“十进”中,就开展创建工作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随机走访、调研和民主监督;深入民乐镇萝村调研民族特色村寨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情况,助推试点申报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三是参与基层民族事务治理。协助党委、政府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协商利民。参与推动民宗领域“市、镇、村、网格员”四级联动机制健全完善,及时排查涉及民宗因素的风险隐患,助力北流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各族群众合法利益。近年来,北流没有发生一起涉民宗因素的事件,为北流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北流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广西十强县(市)前列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贡献了应有力量。

 

 

坚守匠人初心

传承弘扬仫佬族剪纸文化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政协委员,罗华清剪纸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 罗华清

 

  我叫罗华清,来自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自治区级仫佬族剪纸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近年来,我倍加珍惜政协委员身份,发挥自身专长,为传承发展仫佬族剪纸文化遗产增光添彩。

 

  一、埋头苦学,传承和发展仫佬族剪纸技艺。年轻时,由于剪纸这门技艺不那么“红火”,难以维持家庭生活,我远赴柳州做生意。后来,随着母亲日渐年迈,这门独特的仫佬族剪纸技艺一度面临失传。10年前,母亲临终时特意叮嘱我,生活再艰难也要守住这门“传家宝”。面对母亲的遗愿,我决定放弃蒸蒸日上的生意,不断学习完善和改进剪纸技术。经多年潜心钻研,现在常见物品基本上都能现场剪出来。我创作的《仫佬族非遗》《红船》等作品多次获得自治区、河池市嘉奖,并获得“河池工匠”荣誉称号,作品《仫佬族神傩》被上海世界非遗文化城中国剪纸博物馆收藏。

 

  二、砥砺前行,让剪纸文化遗产绽放更大光彩。自担任政协委员以来,我积极参与政协组织的各项活动,当好党委政府政策宣讲员、村内矛盾纠纷调解员,并积极联系走访界别群众,注重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得到了各族群众的广泛好评和县政协的充分肯定。为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助力群众增收,2023年5月成立了罗华清剪纸工艺有限公司,创建了“仫佬族剪纸技艺展示传习馆”,免费为乡亲们培训剪纸技艺,带领大家制作香囊、衣帽、饰品等特色文创作品,现在订单不断增多,有些订单已“飞出”国门,仅今年以来就带动180多名群众通过剪纸、刺绣生产销售实现创收38万余元。比如,脱贫户罗高月在我们的传帮带下,现已成为剪纸师傅,月均稳定收入达2800元。同时,我们经常到广西大学、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等区内高校举办讲座,到罗城县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举办培训班,年均培训学员达2万人以上,甚至还有柬埔寨、老挝、印尼等多个国家学员参与听课。我和学员们的作品及传艺助农增收等事迹,在中国政府网、《中国青年报》、《广西政协报》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我也有幸荣登“中国好人榜”。

 

  下一步,我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继续努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政协故事,发挥好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积极带领团队、广大学员和山乡群众创作出更多的仫佬族剪纸特色文创作品,培育壮大剪纸传承人才队伍,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绵薄之力。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