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理论 · 实践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 实践 > 正文
探索医育融合新模式 提升智慧托育服务质量
2024-07-18 | 来源:广西政协报

□ 黄文健  吕 璇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长对托育服务的需求逐渐增高,对托育高质量服务的期望值不断增加。由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新一代的年轻父母越来越多地掌握了育儿知识,传统的家政服务式育儿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此同时,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与传统托育服务模式逐渐融合,从而衍生出了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来提升托育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的综合管理模式——智慧托育。

 

  目前,智慧托育在一些发达地区已得到初步的应用和推广,智能监控系统、智能手环、健康管理系统、智能评价系统等在托育机构中逐渐普及,智慧托育的发展为家长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和高效的托育服务,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然而,智慧托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医育资源整合不足、技术成本高、政策支持有限等。如何在医育融合背景下,攻克诸多难点,进一步提升智慧托育的服务质量?对此,我们有几点思考。

 

  一、医疗护航,加强智慧托育服务的力度。在智能健康监测方面,利用智能穿戴设备和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婴幼儿的体温、心率、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采集婴幼儿运动步数、运动时长,高效统计婴幼儿吃饭、午睡、喝水、如厕等各维度数据。数据可直接上传到云端,家长和保健医生可在手机客户端随时查看,后台同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记录婴幼儿的成长发育数据、疫苗接种记录、疾病史等信息。智能托育系统可根据婴幼儿的健康数据和营养需求,通过数据的比对分析,提供科学的饮食建议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在托育机构环境方面,使用智能消毒设备和机器人,定期对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病菌传播的风险。还可安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确保婴幼儿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除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之外,托育机构配置的保健医生还需为婴幼儿定期体检、免费推拿,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养育照护和健康管理。

 

  二、人才输入,传递智慧托育服务的温度。聘任有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背景的人才,不仅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和教育服务,还能够更好地理解、满足家长及婴幼儿的需求。定期组织开展专业的培训与认证,确保托育从业人员都经过系统的培训并获得专业认证,不仅掌握基本的育儿知识和日常照护技能,还了解现代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熟练操作智能设备和系统。给予员工关怀与激励,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获得充分的尊重和关怀,通过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重视团队合作与沟通,促进托育工作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全面的关爱和关注。定期组织保健医生开展入户指导,提供婴幼儿健康评估与咨询、育儿知识培训、智能设备使用培训、家庭环境评估与改善建议、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等。在智慧托育系统的辅助下,结合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使托育服务既有科技的精准性,又有温暖的人文关怀,从而提升整体服务体验,让家长感到暖心、放心。

 

  三、教育赋能,拓宽智慧托育服务的广度。首先,引入多样化的早期教育课程,包括语言、动作、艺术、音乐、科学、情感与社会性、习惯养成等方面,促进婴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智慧托育的教育平台中,结合日常采集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数据,提供适龄的学习内容和互动体验,满足不同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其次,构建线上家园共育平台。家长可在手机客户端查看每周教学计划,了解到每日婴幼儿饮食、睡眠、活动等情况,方便家长和教师随时沟通交流,还可共同分享育儿经验和教育资源。再次,采用现场模拟和虚拟场景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应对婴幼儿突发情况的能力。家长还可在客户端对托育工作人员的服务、仪表、教学方式、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不记名评价。

 

  四、政策支持,提升智慧托育服务的高度。政府应加大对智慧托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推动智慧托育的健康持久发展。例如,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支持等手段,鼓励托育机构引进和应用智能设备。同时,要加强对托育行业的监管,确保智慧托育的规范发展。

 

  总之,在医育融合背景下,智慧托育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医疗护航、人才输入、教育赋能、政策支持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智慧托育的服务质量,满足家长的多样化需求。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智慧托育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