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伟深入崇左调研并主持召开协调会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提出 厚植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推动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相机协商会上提出 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 全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进会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桂林召开
- 自治区政协召开“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工作专题研讨暨播出100期座谈会
善协商 重实效 惠民生
——隆林各族自治县政协扎实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
开展“有事好商量”活动100余场次,吸纳基层群众代表参与协商1800余人次,解决问题83个,成果转化65件。
探索出“X+6”的民主协商议事工作模式,引导村(居)民有序参与村(社区)建设。
“成立红白理事馆,解决搬迁群众婚丧嫁娶宴请难题”“建设鹤城新区 赋能数字科技治理”等2个议题被评为百色市政协年度优秀协商案例。
……
近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政协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突出政协协商特色,精心搭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紧扣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深入协商互动、广泛凝聚共识,不断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走深走实。
完善制度建设 夯实工作基础
县政协坚持把协商议事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突出标准化建设,按照“六有”标准打造“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厅,常态化开展活动,推动委员履职担当。
按照有阵地、有标识、有组织、有机制、有活动、有成效的“六有”标准,着力打造平班镇、民权社区、工业园区、鹤城新区4个“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厅,确立协商议事范围、工作流程、工作规则等制度并上墙,为开展协商议事活动打好基础,促进活动开展常态化,每个议事厅每年组织协商活动6次以上、开展集中学习活动4次以上。
根据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等协商主要内容,搭建决策、听证、协调、咨询等4类协商载体,制定了议题、告知、协商、决策、反馈、监督6项基本流程,以工作标准化推进程序规范化,逐步构建了由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居)委会主导,社会组织、辖区单位和村(社区)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规范化协商议事工作格局。目前,“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在隆林已全面铺开。截至今年6月,已累计建成23个协商议事厅,其中乡镇级16个,村级6个,工业园区1个。
优化协商方式 增强协商实效
县政协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逐步实现协商科学化,推动协商方式向广泛、多层、多轮的深度协商转变,使协商真正落地见效。
逐步探索出“X+6”的民主协商议事工作模式,通过专题会议、调查问卷、入户走访、电话邮箱、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收集议题,确定协商议题和主体、召开协商会议、公告协商结果、运用协商结果、实施过程监督、进行满意度评价6步协商议事规范流程,不断规范协商流程和工作模式,引导村(居)民增强协商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协商和监督协商成果落实。该工作模式还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收集社情民意信息,更好地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做好服务。
在协商中,注意聚焦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公众利益、公益事业,注重选择切点小、关联广、关注度高的问题作为选题。比如,2019年新州镇鹤城新区社区反映公交车线路少、出租车来往少,群众出行不方便的问题,县政协把相关单位和人员邀请到现场与群众进行多次协商,促成了公交车增加线路、出租车来往增多,切实解决了搬迁群众出行难的实际问题。
县政协还注重运用预协商、联动协商的方式促成疑难问题解决。2019年至2021年,为减小搬迁群众的生活压力,县政府对鹤城新区搬迁户所产生的水、电、物业管理费用实行政府代缴。2022年以来,由于财政各项支出大、经费紧张,不能全额代缴鹤城新区社区的水、电、物业管理费,县政协通过“有事好商量”协商平台,成功解决落实了“物业管理费由过渡期全额政府兜底变政府和居民各承担一半”的协商议事议题。
打造特色品牌 服务百姓民生
县政协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各协商议事厅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协商议事活动,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取得了一系列有亮点的协商成果——
鹤城新区协商议事厅推行“一核多元”的主体参与模式,采取社区党员议事会、居民议事会、物业联席会、小区协商、楼栋协商等形式,带动居民群众开展灵活多样的协商活动,“成立红白理事馆,解决搬迁群众婚丧嫁娶宴请难题”“建设鹤城新区 赋能数字科技治理”等2个议题被评为百色市政协年度优秀协商案例。
者浪乡么窝村,克长乡大庆村、梅达村,新州镇弄桑村4个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帮扶联系村的协商议事厅,建设自治区、市、县政协“三级联建”政协委员联络工作站,突出“协商+乡村振兴”,着重解决乡村振兴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新州镇民权社区协商议事厅创新“协商+三治”,推动联动治理、共建共治、居民自治,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工业园区协商议事厅形成“协商+企业共建”模式,着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先后召开专题协商议事会议12次,收集整理园区企业反映问题28个、形成提案3件、社情民意信息15条,有效解决一批园区关心关注的困难和问题。□ 本报记者 潘丽丽 通讯员 韦文华 杨登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