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议政建言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 正文
在国家级平台上合力打造“南宁样本”——南宁市政协协商建言助推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
2025-01-04 | 来源:广西政协报

在国家级平台上合力打造“南宁样本”

——南宁市政协协商建言助推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

□ 本报通讯员 李艳明 粟 丹

 

  “必须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强化全产业链集聚发展。”

 

  “结合‘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改革,推动信息互通互联,有效放大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全面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

 

  “要构建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对企服务体系,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自贸试验区吸引力。”

 

  ……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2024年12月19日,南宁市政协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围绕“释放自贸平台功能 打造对内对外开放高地的‘南宁样本’”主题,为推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以下简称“南宁片区”)建设建言献策。

 

  深入调研  理清脉络

 

  发展的优势在开放,出路在开放。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南宁市如何把握机遇,激发活力,突破创新,进一步用好国家赋予“南宁片区”的政策和国家级平台,推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对内对外开放?

 

  带着问题,市政协组织调研组先后赴南宁高新区、五象新区、东部新城产业园区深入调研,并赴钦州市、崇左市考察。调研组成员一路听、一路记、一路思考,召开多场专家、部门座谈会,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通过横向对比、纵向分析,结合南宁市发展实际,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把准高质量开放发展新脉络,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南宁片区”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调研组认为,首府南宁“牵手”自由贸易试验区,碰撞出了绚烂的火花,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让市民“不出国门即购全球”,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让群众“幸福生活触手可及”。“南宁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开放创新等领域大胆改革创新,从广西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到制度型开放的“主引擎”,有效地促进了“南宁片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截至2024年9月底,91项改革试点任务实施率达100%,累计形成22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77项成果具有全国及自治区首创性,自治区级以上首创率达79.7%。“南宁片区”各领域改革探索取得明显成效,高质量发展指标始终走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前列。然而,从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看,“南宁片区”在建设步伐、产业体系、载体平台协同能力、制度创新质量、营商环境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调研组建议,从“强引领、强战略、强创新、强担当、强合作、强服务”六个方面着手,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对标对表加快“南宁片区”建设,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各开放平台协同联动,进一步加快营商环境优化,推动“南宁片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对内对外开放高地“南宁样本”。

 

  集思广益  贡献锦囊

 

  大宗商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致公党南宁市委建议,打造面向东盟的以特色农业产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形成以“南宁片区”为主体的大宗商品交易产业聚集区。

 

  市政协委员黄喜华坦言,营商环境是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在招商引资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招”和“引”的层面,更要关注企业能否在南宁生根、开花、结果,生生不息。他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南宁片区”吸引力。

 

  市政协委员陈宇航认为,南宁在供应链重新整合方面具有地理优势和中心城市优势,要依托优势建立超大型东盟进出口物流集散中心,对即将转移到东盟的产业进行重点招商,保障出入境邮路畅通。

 

  “抓住‘天时’‘地利’的机遇,还要注重‘人和’。”市政协委员冉华认为,在自贸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各领域大量的专业人才,建议在调整招聘策略、优化培训体系、灵活薪酬福利、建立人才储备库等方面有效整合,实现人才资源与自贸区发展精准匹配。

 

  市政协委员蓝梅华提出,“南宁片区”的建设离不开海外华侨华人、侨商侨领的积极参与,要发挥侨胞熟悉他国自贸区经验、人才和资金优势,引入政府服务、税收减免、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更快推动机制体制创新。

 

  “南宁市‘政协+党派+智库成员’的调研模式,很有创新,值得点赞。”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二级巡视员彭忠平作为智库成员、特邀专家,全程参与调研活动,对调研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从政策引领角度,建议强化“南宁片区”与国家战略、自治区、市内和东盟国家政策的衔接,积极向国家争取开展各类先试先行的政策试点。

 

  现场回应  凝聚共识

 

  自贸区与城市发展联动,需要跨区域、多部门协同创新。会上,市金融办、发改委、人社局、商务局、五象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东部新城指挥部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就调研组、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一一回应。

 

  “冉华委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深受启发,为我们下一步创新人才工作的思路、做好人才各项服务工作提供了参考。”市人社局表示,将按照中国—东盟人才城建设的目标和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建立中国— 东盟留学人员创业园;全力打造“邕江计划”人才平台,吸引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落地;严格落实降费减负政策,及时兑付惠企政策。

 

  市发改委表示,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动能;加强开放平台的协同联动,发挥集成效应;建设面向东盟开放的专业市场,进一步提升和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创新区域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南宁片区”对企业和客商的吸引力。

 

  五象新区管委会分别就提高制度创新质量、健全产业体系、提升平台协同能力和优化营商环境四个方面的内容作出回应,表示要认真梳理意见建议,将好建议转化为下一步工作措施,在实施自贸区工作战略中推进落实

 

  自贸区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发挥着开放前沿的重要作用。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五象新区 (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 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钟洪对市政协的调研和协商会议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市政府将认真研究并充分吸纳协商会的意见建议,不断释放自贸平台功能,推动打造对内对外开放高地的“南宁样本”工作取得新成效。

 

  市政协主席杨维超指出,中国 (广西) 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的建设是新时代首府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南宁市进一步畅通“南宁渠道”,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他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为促进制度型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积极建言资政;要聚焦推动高端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集聚优质要素,充分发挥南宁区位优势,形成与周边经济资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生态产业集群;要深入调查研究、精准建言献策,以“政协之能”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步伐更快、效果更好。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