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政协机关召开2025年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议
- 何辛幸赴桂林、百色调研时提出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助力托举幸福“夕阳红”
- 彭健铭赴梧州市调研时提出 强服务 抓机遇 担使命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费志荣出席全区政协“科教振兴 委员行动”工作经验交流会暨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全体会议
- 黄俊华深入柳州、来宾调研时提出 以改革发展夯实民族团结之基
- 刘咏梅深入钦州市调研时提出 科技赋能传统工艺升级智慧制造
“政协之言”声声入耳 “履职答卷”字字为民
河池市政协委员聚焦民生关切议政建言
河池讯 “如何加快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推动河池小众旅游目的地持续升温?”“如何讲好民族团结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强化深度融合粤港澳大湾区,河池市应当怎么作为?”“怎样锚定平安法治建设目标,推进家事司法工作取得新成效?”……在近日召开的河池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中,10名委员紧扣发展热点、聚焦民生难点,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积极支招、踊跃建言。
河池生态环境良好,民族风情浓郁,长寿康养等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大健康产业和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全市已有40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对此,来自市文广体旅局宣传推广科的谭晓璇委员提出,河池应加快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创建,纳入县域经济工作考核;编制好景区创建规划,打造特色项目,提升景区竞争力;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成立专门统一的旅游管理运营机构,提升景区管理能力;着力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用足用好河池“长寿巴马”、国家级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品牌,训练DeepSeek等AI工具宣传推介河池;着力推动梯队创建工作。
2024年,河池市获评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南丹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获评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此,来自大化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的俸小壹委员提出,继续充分挖掘利用河池市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优势,借助融媒力量,持续巩固河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打造多元化的融媒内容,深入挖掘河池各民族文化元素,策划制作一系列反映河池各民族专题节目;创新互通的传播方式,加强议题设置、讲好河池故事、把控舆论生态;拓展广泛的传播渠道,建立融媒体传播矩阵、加强与上级媒体合作、增强互动性与参与度。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是河池市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融入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必须下好的“关键棋”。
港澳特别邀请人士界别的谭艳影委员认为,应打破固有观念,以更加开放的思想扶持外商企业,支持河池外商品牌产品拓展本地市场,进而带动本地企业共同发展进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整合人才资源,以更加广阔的平台激发“源头活水”,通过高效的渠道与政策吸引外部高级经济人才,选拔本市具有干事创业理想抱负和丰富专业知识的优秀年轻经济人才。发挥自身优势,以更加主动的姿态促进深度融合,审视和找准河池在国家和广西开放大局中的定位和资源优势,精选出一部分优势资源,以商业体的形式,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联合发展,实现深度融合。
民有所盼,我有所为。近年来,河池市在平安法治建设中打造了“法润家和”等品牌,促进家事司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也还存在着群众自我维权意识不足、部门联动协作和队伍专业化建设不到位、创新性制度落实力度不足等问题。
对此,来自民革河池市委的韦海良委员呼吁从宣传推广、多元联动、健全机制、整治家暴、优化队伍等方面着手解决。韦海良建议,切实加大家事司法工作的宣传力度,特别是积极宣传家事司法工作成功经验,提高群众认识度;推动多元联动从聚合性向有机性转化,积极组织召开家事案件联席会,联合部门建立长期有效联系机制,发挥基层村居、社区人员贴近群众的独特作用;持续健全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形成化解婚姻家庭纠纷的整体合力,发挥各部门优势,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扎实推动反家庭暴力工作有效开展,着力解决家暴行为发现难、举证难、救助难、协调难、执行难等问题;着力强化家事司法队伍建设,选拔优秀法官、检察官充实到家事司法一线,完善工作保障措施。 (张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