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政协机关召开2025年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议
- 何辛幸赴桂林、百色调研时提出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助力托举幸福“夕阳红”
- 彭健铭赴梧州市调研时提出 强服务 抓机遇 担使命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费志荣出席全区政协“科教振兴 委员行动”工作经验交流会暨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全体会议
- 黄俊华深入柳州、来宾调研时提出 以改革发展夯实民族团结之基
- 刘咏梅深入钦州市调研时提出 科技赋能传统工艺升级智慧制造
为群众幸福写下生动注脚
——靖西市政协聚焦经济社会热点建言献策
□ 本报通讯员 韦晓燕
2月24日,靖西市政协三届五次会议拉开帷幕。200余名政协委员带着深入调研的“答卷”、满载民声民意的“良方”,共赴这场“春天的盛会”。在大会发言中,7位委员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到灯火通明的企业车间,从文旅融合的探索前沿到民生关切的细微之处,积极建言献策,为靖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乡村振兴,电是‘先行官’。”市政协委员许国章为摸清农村电网“卡脖子”问题,走访了多个乡镇村屯,记录下村民因春节期间大面积长时间停电导致工作生活受影响的无奈。他作的《重视农网改造升级 点亮乡村振兴之路》大会发言,提出加快电网改造升级步伐,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升供电可靠性,让群众用上稳定电、放心电,照亮乡村振兴之路等5个具体建议。
“用制度温暖融化偏见坚冰。”民主党派界委员黄志荣将目光投向3284名精神障碍患者,他和调研团队走遍全市19个乡镇,发现社区康复资源匮乏、家庭负担沉重。他呼吁建立“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心理援助”三级服务体系。
“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了。”民族宗教界委员黄凤从靖西新春民俗大巡游的火爆现场出发,将千年端午药市、中秋节花灯巡游和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靖西段)等人气爆棚的文体活动串起来,生动介绍了政协推动文体旅融合,促进靖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她建议,用好“边”的资源,讲好靖西红色故事,提升靖西旅游独有魅力。
工商联界委员黄中博围绕建设独特“夜经济”品牌,建议结合靖西中秋节花灯游街的传统特色打造“边城花灯节”,以“夜宴”品味靖西老味道,通过街舞争霸、广场舞秀等释放时尚魅力,用织锦绣球制作技艺、民族刺绣展等“夜展”复活非遗传承,让“夜经济”服务覆盖各个年龄层的消费群体,全面提升市民与游客参与“夜经济”的体验度和沉浸感。
经济界委员王秀芬提出,让特产“出圈”,要打破产业边界,推广“农业+文创+电商”融合模式,打造“靖绣臻品”区域品牌,开发绣球造型储物罐、“少年瓦氏”文化IP等创意产品。
“英雄文化是靖西的灵魂,不能躺在历史书本里。”社会科学界委员廖晖建议,深挖瓦氏夫人抗倭精神内涵,策划“英雄文化月”,推动爱国教育基地、主题文艺作品、研学旅游路线“三位一体”建设。
今年是靖西撤县设市十周年,如何讲好“靖西十年故事”?委员们献上“金点子”:举办“奋斗十年”成就展、推出“我和靖西”全民短视频大赛、实施一批建市十周年献礼工程……“节俭办活动,热烈又高效。”文艺界委员杨柳青提议,用一场“星空下的非遗展演”,让市民在绣球舞与天琴声中重温十年蝶变。
市委书记郝玉松到会认真听取委员发言,现场给予点评,直言委员们的发言有深度、有情怀,要求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吸纳。
市政协主席陆海表示,市政协将努力在2024年的基础上打造多出精品,力求所建之言更加符合靖西的实际,更能体现群众的期盼,为党政决策提供思路和参考,为靖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