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伟深入崇左调研并主持召开协调会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提出 厚植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推动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相机协商会上提出 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 全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进会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桂林召开
- 自治区政协召开“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工作专题研讨暨播出100期座谈会
医疗卫生事关千家万户,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助力“健康广西”建设的重要举措。自治区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民生关切,多年来一直高度关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南宁市推进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取得哪些成效?当前面临哪些问题?”“南宁市推进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是否值得在全区推广?”“加快推进我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深深思考,5月29日至31日,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赴南宁市,围绕“加快推进我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专题开展民主监督性视察。
视察中,委员们突出问题导向,履行好政协民主监督职能,认真听取了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建议,详细了解南宁市推进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工作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
视察团认为,南宁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通过开展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全面托管与合作运营相结合等形式,探索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医联体合作模式,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整体效能,推动医联体内部实现合作共赢。比较典型的是上林“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新模式,值得在全区推广,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南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总负责,提出明确要求,将医联体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要点,统筹推进医联体建设。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组织协调辖区内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有力推动了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促进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为推进健康南宁建设作出了贡献。”彭钢、刘友谊、韦喆等委员认为,南宁市各级政府要继续大力支持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倾斜力度,对医联体建设早期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解决早期资金短缺、发展受限等瓶颈问题。要建立加快医联体发展的财政补助机制,支持医联体内人员技术下沉及远程设施建设,尤其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投入。
“医联体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病人双向转诊,逐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实际过程中,组建医联体不是难事,难的是‘联’得有质量、效果好、能持续。”韦波、杨文彬、颜丽萍等委员建议,要紧扣人、财、物等核心要素,着力在破解层级管理、人事管理、利益分配、医保支付等方面的难点问题上有突破,理顺管理和运行机制,完善利益分配等共享机制,深化医保支付改革,使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推动医联体健康有序发展。
视察中,委员们发现,强基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要发挥好牵头医院的帮扶作用以外,基层医院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医院还要自力更生、挖掘潜力、强化引导,全面提升自身综合服务能力,打牢医联体建设的基础。韦英才、李京、吴家恩等委员建议,各级政府要深挖潜力,加强引导,进一步夯实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基础。在推进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中,在技术和药品上要用好中医药;要进一步完善人事编制管理制度,探索实施“县编乡用、乡编县用”等灵活的编制管理方式,允许各县区统筹使用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同时加快人才培养,着力解决人才缺乏问题;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强对医联体建设的宣传,总结推广好上林县等成功经验做法,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提高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的就医观念和习惯,增强在当地看病就医的信心,逐步推动形成合理有序就医格局。
“医疗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是推进医联体建设关键纽带,也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基础。”林有坤、曾定元、罗小玲等委员建议,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快医联体内部信息平台建设,着力打造集医学影像诊断、远程会诊于一体的医联体信息平台;结合国家、省、市、县四级全民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整合资源,使得各级医疗机构不同系统之间能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加快推进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在每个县建设一家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系统,逐步完善上下联动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加大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建立远程医疗系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带动其业务和专科能力提升。
□ 本报记者 江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