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委员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 正文
绽青春芳华 促民族团结——记隆安县政协委员梁佳
2024-12-31 | 来源:广西政协报

绽青春芳华 促民族团结

——记隆安县政协委员梁佳

□ 本报通讯员 林丕武

 

  找工作就找“小梁送工”,在隆安县震东集中安置区志愿服务品牌中的“小梁”,就是隆安县政协委员、隆安县震东安置区就业服务站站长梁佳。近年来,她扎根基层,在隆安县城厢镇震东社区,以志愿服务为画笔,以民族团结为底色,勤奋耕耘,推动社区和谐发展。

 

  隆安县城厢镇震东社区所辖的震东集中安置区,是广西在县城安置规模较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之一。安置区内居住有汉族、壮族、瑶族、苗族等10个民族的搬迁群众5847户24423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4069人,占总人口数的98.55%。这里既承载着众多居民对新生活的期盼,也面临着人口众多、民族多元带来的治理挑战。

 

  梁佳秉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以政协委员的独特优势推动社区民族团结工作取得新成效。她积极推动“党建红”引领“志愿红”,构建“党组织+爱心单位、企业+志愿者”多方联动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在她的努力下,震东安置区青年联合会、齐悦社工等志愿服务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并将民族团结元素融入各项活动中。比如,在开展送医送学活动中,安排不同民族的志愿者与居民对接,确保语言沟通顺畅,文化习俗得到尊重;在送岗送工过程中,鼓励各民族群众相互协作,分享工作经验,共同提高就业技能。志愿者们在她的带领下,在服务中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使志愿服务成为民族团结的桥梁和纽带。

 

  为了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梁佳走进各民族居民家中,邀请“五老”人员、经济能人、文艺爱好者、创业返乡人员、在校大学生等加入。精心制定管理细则,规范服务流程和标准,定期召开志愿者队伍会议,分享志愿服务的经验和技巧,开展各民族文化交流,让志愿者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习俗,增进感情。在她的组织下,3500余名志愿者分成15个小组深入社区网格开展服务。他们还组建了“五老”志愿服务队、“小梁送工”志愿服务队、安全巡防志愿服务队等9支专业队伍,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志愿服务中灿烂绽放。

 

  梁佳坚持需求导向,在拓展志愿服务“服务圈”时充分考虑各民族居民的需求特点,精心打造了“夕阳红幸福工坊”“桑榆蚕豆工坊”等作业工坊,为各民族弱势群体提供就业岗位,让各民族群众在共同劳动中增进友谊,促进团结互助;积极推动长者食堂、菜鸟驿站、爱心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便民设施建设,提供符合民族特色的服务;倡导实施“小梁送工”就业服务模式,为各民族40—60岁无就业技能的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帮助,截至目前,已累计组织输送15.41万人次到县城周边工厂企业、农业基地务工务农,帮助群众实现总增收2020万元。2023年以来开展教育宣传、移风易俗等300多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惠及3万多人次。

 

  梁佳还积极完善志愿激励制度,通过服务积分制度激励志愿者,设立民族团结贡献加分项,对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给予额外积分奖励。在她的努力下,社区累计发放志愿服务积分卡6000多份,进行积分登记3300多次,兑换积分28.3万分,多人获各级荣誉称号,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促进民族团结的积极性。

 

  梁佳的努力助力震东社区收获诸多荣誉,社区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社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社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光荣称号,“小梁送工”志愿服务品牌入选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典型案例、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典型案例等。梁佳本人也荣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广西促进就业先进个人、广西勤廉先进个人、自治区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成为社区居民的楷模,为社区发展、民族团结事业树立了榜样。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