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新闻
- 自治区政协机关召开2025年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议
- 何辛幸赴桂林、百色调研时提出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助力托举幸福“夕阳红”
- 彭健铭赴梧州市调研时提出 强服务 抓机遇 担使命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费志荣出席全区政协“科教振兴 委员行动”工作经验交流会暨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全体会议
- 黄俊华深入柳州、来宾调研时提出 以改革发展夯实民族团结之基
- 刘咏梅深入钦州市调研时提出 科技赋能传统工艺升级智慧制造
热门图文
委员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 正文
黄晓娟委员:智启教育革新 均衡城乡资源
2025-03-05 |
来源:广西政协报
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发生深刻变革。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广西也将“人工智能+”作为赋能千行百业的核心战略之一。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广西区委副主委、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黄晓娟表示,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破解教育不均衡难题的强有力推手,需系统性推进教育AI新基建,让技术真正服务于育人本质,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打破空间壁垒是推进教育均衡的关键一步。黄晓娟建议,由政府主导、企业协同,为乡村学校配置低成本人工智能终端设备,并优先在西部省份推进“校校通5G”工程。通过“5G+AI”双师课堂、虚拟教研室等创新模式,可跨越空间限制,让偏远地区学生能够实时学习名校课程,与城市学生实现“同屏互动”,让乡村孩子享受前沿的教育资源。
打破资源垄断是促进教育公平的迫切需求。针对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黄晓娟呼吁搭建国家级数字资源调度平台,整合全国名师课程资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学科知识图谱”,动态分析区域教学薄弱环节,自动推送相匹配的微课、习题以及教研方案,使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打破师资局限则能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黄晓娟提出,AI助教可承担作业批改、语音纠错等重复性工作,让教师更加专注于个性化教学。同时,为乡村教师配备AI教研助手,智能分析备课盲区,并推荐跨区域结对名师进行互助交流。她建议将“教师AI素养培训”纳入国培计划,全方位提升教师的AI应用水平。 (罗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