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政协机关召开2025年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议
- 何辛幸赴桂林、百色调研时提出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助力托举幸福“夕阳红”
- 彭健铭赴梧州市调研时提出 强服务 抓机遇 担使命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费志荣出席全区政协“科教振兴 委员行动”工作经验交流会暨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全体会议
- 黄俊华深入柳州、来宾调研时提出 以改革发展夯实民族团结之基
- 刘咏梅深入钦州市调研时提出 科技赋能传统工艺升级智慧制造
履职路上不断前行。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韦朝晖综合运用政协提案、大会发言、视察调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履职,自觉投身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第一线的具体实践,为推动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贡献力量。
奋进新征程,展现新作为。近日,韦朝晖到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实地调研通关便利化工作。海关程序及贸易便利化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涵盖的重点领域之一,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她将针对智慧口岸建设面临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智慧口岸建设。
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是全国首个跨境智慧口岸,也是当今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口岸。该项目不仅是提升中越口岸通关能力效率、扩大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创新举措,也将对促进中国和整个东盟区域的贸易投资便利化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在实地调研过程中,韦朝晖发现智慧口岸建设仍有不少具体工作、专业细节需要双方加强沟通磋商,以促进智慧口岸实现互联互通、设计功能真正落地,达到自动化、智慧化和智能化的建设目标。
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韦朝晖积极协商议政,收集社情民意,掌握难点问题,运用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建言的“靶向性”、资政的“含金量”、监督的“有效度”。
两年来,韦朝晖委员共提交13件提案,其中10件是关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提案。在2024年的全国两会上,韦朝晖提交的《关于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作用构建中国—东盟跨境产供链的提案》,呼吁新通道加快向经济走廊转型,有关意见建议得到国家相关部门采纳。一年来,中国—东盟跨境产供链构建在广西范围内取得长足进步,双向互济的经贸联动日益紧密。
“每一届东博会,我们都当作第一届来办。”过去一年,韦朝晖立足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履职效能,打造简约、精彩、务实的第21届东博会,广泛团结海外华侨华商,汇聚海内外各界合力,扩大贸易和相互投资,加强区域产供链互联互通,深化中国—东盟友好关系,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今年,韦朝晖和同事们精心策划了多个新亮点、新看点,助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在东博会平台抢先看、抢“鲜”尝。“服务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和互利合作是博览局局长的职责使命。东盟国家是全世界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作为政协委员理应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无论哪个身份,我都认真履职尽责。下一步,我和同事们将持续筹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为深化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贡献力量。”韦朝晖表示。 (本报记者 张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