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综合视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视点 > 正文
槐米飘香
2022-06-25 | 来源:广西政协报

槐米飘香


吴小丁最近遇到件烦心事。按市里的安排,他回到老家吴村挂职任第一书记,协助地方做农村工作。前不久,县里要求乡村的房子全部按统一模式进行立面改造。吴小丁认为,吴村的民居很有地方特色,保留它们原有的土黄色,在钢筋水泥建筑林立的今天,倒是大地上一道扎眼的风景。可是上头不答应,下了死命令,一个月之内必须整改到位。吴小丁万般无奈之际,想起有个同学柳兴国在本市著名的蜜桔之乡大塘县当乡长,这家伙长期在农村工作,或许应对这样的事情有办法,便决定利用周末时间去拜访他。

柳兴国听了吴小丁的苦恼,也没说什么,开车带着吴小丁在乡里兜了一圈。

吴小丁意外地发现,柳兴国所在的塘西乡,居然没种一棵蜜桔,漫山遍野都是槐树。他还是头一回知道本市还有这么一个专种槐树的地方。此时正是槐米飘香的季节,一簇簇黄中泛白的槐米,密密地悬挂在一棵棵槐树的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味。大好的风景吸引他们弃车漫步。行走在乡村连绵的缓丘,一眼望不到边的槐树林让人陶醉。槐树掩映的村庄里,家家户户门口架起大铁桶煮着采摘下来的槐米,浓浓的香味似乎要把行人肚里的馋虫钓出来。

大塘是远近闻名的蜜桔之乡,早在几十年前,蜜桔便成了大塘的代名词。吴小丁无数次从各级媒体看到大塘县发展蜜桔产业的报道,他们的做法也一次又一次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农业产业化的经验。没想到,这里还会有一个乡另起炉灶,走的是槐米产业之路,显得与蜜桔之乡的名号格格不入。

柳兴国见吴小丁脸有诧异之色,便告诉他,塘西的槐米产业,是有故事的。

柳兴国把吴小丁带到一棵高大苍老但依然不失翠绿的槐树下。“这是全乡那些槐树的母亲或祖母,我们称它为母槐。”柳兴国说。原来,这棵大槐树已有上百年的树龄了,那时候,塘西人就靠它扦插了一棵又一棵小槐树种在门前屋后,依靠一树树槐米支撑着艰难岁月。到后来,他们又把槐米加工成各种食品,让它们成为走向远近市场的商品。这样,大槐树的后代便遍布着全乡的山坡荒野,而塘西人的生活,也因为它们越来越滋润。

上世纪80年代末,市里也就是当时的地区,决定大抓蜜桔产业。大塘本来就是蜜桔之乡,更被列为重点县,要求种植蜜桔“全覆盖”,除了稻田,凡是能种树的地方都要种上蜜桔。一时间,全县各地纷纷把山上的松树、杉树以及梨树、桃树等果树砍光,让位给蜜桔树。然而,塘西乡却顶着不干,一棵槐树也不肯砍。

县委书记到塘西检查时,多次要求乡里抓紧进度,按地区的要求砍掉槐树改种蜜桔。可是,当时的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就是不听。有一次,县委书记当众大发雷霆,扬言如果地区领导检查到这里,一定立马把他们就地撤职!担心什么就有什么。塘西还真被地委书记抽中了。那天,尽管遍地槐花开得一片温馨,可地委书记的脸色却冷若冰霜。蜜桔是这位学农出身的地委书记上任后抓的头号产业,却在产业基础最好的著名桔乡出现这样的情况,也难怪领导不高兴。就在县委书记当场表态要对乡党委书记、乡长撤职处理时,没想到,他们递上了一份辞职报告。

乡党委书记在递交辞职报告时还说了一段话。他说,塘西的土地和其他地方不同,更适宜种槐,不适合种桔。塘西的老百姓对槐树感情深厚,没哪个愿意砍了它们改种其他。为了不为难老百姓,也为了不留下骂名,他和乡长决定丢掉饭碗,希望以此换来塘西百姓种槐的自由。

气氛更加紧张起来。正当县委书记跳脚大骂时,没想到,地委书记摆摆手说,让他们干吧,也许时间会有一个交代。

塘西的槐树就这样保存下来了。

“前些年,柑桔‘黄龙病’暴发,大塘的桔农遭受重大损失,塘西百姓的收入却依然稳步增长。这里也是全县贫困户最少的乡。现在,其他乡镇吸取‘黄龙病’教训,也在砍掉桔树后,夹杂着种些其他果树了。”柳兴国着重补充道。

柳兴国拉着吴小丁走到大槐树东面,指着树下一块不起眼的水泥碑,“看到了没?这是当年乡里老百姓自发建的,说的就是当年乡里的两个党政主官,这也成了我们历届班子的座右铭。”

吴小丁凑近一看,碑上写的是“实事求是,敢于担当”八个字。

吴小丁若有所思,忽然明白了回到吴村后该怎么做。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