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伟深入崇左调研并主持召开协调会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提出 厚植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推动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相机协商会上提出 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 全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进会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桂林召开
- 自治区政协召开“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工作专题研讨暨播出100期座谈会
毛南族宝——“顶卡花”
●韦振温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城,有两个民族风情浓郁的广场,一个是位于城东老城区的傩面广场,上面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傩面雕像,展示毛南族民间神秘而特有的傩神信仰;另一个是位于城西新城区的铜鼓广场,原称花竹帽广场,它占地2万平方米,广场主体图案以毛南族宝——“顶卡花”为原型,展示毛南族另一传奇的文化与习俗。
说到“顶卡花”,那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久远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位汉族青年是编织能手,他走到哪里就用那里的竹子编织竹器卖,以此糊口度日。一天,青年来到长满金竹和墨竹的毛南山乡,看到满山的好竹子,于是挥刀破竹,连夜编织。之后,他带着自己精心编织的花竹帽去赶圩。半路遇雨,见一位姑娘没有雨具,他便将花竹帽递给她遮雨。雨中,姑娘发现竹帽上编有许多漂亮的花纹,很是好看,不由赞叹织帽人的心灵手巧。当她得知眼前这位青年就是织帽人的时候,心底顿生爱慕之情。后来两人结为夫妻,他们的爱情被传为佳话,花竹帽也被作为有情人的信物在毛南山乡流传开来。此后,花竹帽便成了幸福吉祥的象征。每逢佳节,盛装的青年男女以山歌谈情,遇上意中人,男青年会将花竹帽送上。如果女方也有意,便会接过花竹帽,并将亲手缝制的布鞋送给男青年作为答谢,一段幸福的爱情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花竹帽就是“顶卡花”(毛南语,意为“帽底编花的帽”)。今天,大家都知道“顶卡花”因为寓意吉祥而倍受人们喜爱,常常作为定情信物让人珍藏,而这背后隐藏着的一些重要的文化信息却已经鲜为人知。
据多年研究毛南族文化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初级中学校长、毛南族女婿黄有顶说,花竹帽编织技艺相当繁杂,它需要将竹篾破至细如发丝的地步。最细处,将6至7毫米宽的竹片破成24片或36片竹丝,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考验。之后再将这些竹丝进行有序的编织,保证每一根竹丝都要编在恰当的位置上,丝丝相连,纵横交错,最后方可成形。毛南族前辈为了自己女儿的幸福,将学会编织花竹帽作为择婿的一项硬要求,但凡上门提亲者必要备上一顶自己编织的花竹帽。这样既考验提亲者适应本地山区生活环境就地取材的能力,又考验提亲者动脑动手的智慧与能力,更考验提亲者的耐性与人品。
因此,在过去的毛南山乡,年轻后生到了一定的年纪就都要学会这一门事关终身大事的技艺。那时,花竹帽既是人们生活的日常品,也是情侣用以展示彼此恩爱生活幸福的重要标志,是青年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的首选嫁妆,是荣誉与祝福的象征,更是勤劳和真爱的激励。花竹帽也由此成为毛南族的“族宝”之一。
烈日下,头顶花竹帽如在林阴下乘凉;风雨中,头戴花竹帽如听自然之交响乐。在帽底,能工巧匠独具匠心地用墨竹编织出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如连心结、吉祥鸟、花开四季、鱼跃龙门等寓意吉祥的图案,为花竹帽增添更为丰富的内涵。
由于它的编织技艺过于繁杂,如果不是长时间潜心拜师学艺,断不能真正掌握其中之门道,故多年前当人们将目光投向它时,它正处在濒临失传的边缘。
经过多方寻找,人们在环江下南乡间找到当时“顶卡花”的最后传承人——谭顺美老先生,这一民间的珍贵技艺才得以重新进入公众的视野。
相关材料显示,谭顺美,男,1931年生,毛南族人,小学文化,下南乡古周村人。他少年时即随舅父学艺,至19岁时转从父亲学艺,是家族编织花竹帽的第四代传人。2001年应邀参加广西卫视《南疆花月夜》文艺栏目现场花竹帽编织展演;2007年北京旅游卫视台、广西卫视先后来到环江专题采访他的花竹帽编织手工艺过程。2009年,谭顺美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谭顺美老人(左)和他目前唯一出师的徒弟谭素娟
在谭顺美老人的手下,“顶卡花”的工艺程序得以传承。据载,编织“顶卡花”,其主要技艺有:
选材取材。人们首先于夏至后立秋前选取修直匀称的金竹、墨竹作为“顶卡花”的编织篾材,以避早春竹材寒湿太重和经霜后篾皮易脆的弊端。其次是制篾技艺,含破竹裁条、破扁篾、破薄篾,再在篾两头拱开梳丝作交叉辐射、细密编织之用。再次是制模技艺,人们以铜鼓的圆形平模作底,上装圆锥的立型制锥模,组合成底部凹空、上呈圆顶锥尖的木质帽形模具。
编织技艺。主要包含以下步骤:帽顶圆锥编织与帽面盖编织;帽底圆尖编织与帽底衬幅编织;帽托头箍编织;帽纸敷设与帽型整合;固紧与缠边;护顶与装饰。
彩油技艺。花竹帽编织用篾分黑篾与黄篾,以蓝淀墨色染制黑篾,以黄桅子榨汁染制黄篾。待花竹帽整合定型后以上好桐油炼膏涂刷,油膏须文火熬煮,成膏以拉丝不断为最佳。刷油则按“三晾三刷”乃至“九晾九刷”工序实施油膜保护。
《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毛南族卷》记载,花竹帽编织系毛南族传统工艺,较为复杂。以当地特产金竹和墨竹为材料。通常于夏至后立秋前,选取修直匀称的竹材,破成篾,用水浸泡一昼夜后待用。编织时分表层和里层。表层主篾15片,每片两边各分篾24片,共720分篾,分篾细如发丝。加上60至80条横栅,上下交叉编织,密不透光也不漏雨。里层主篾12片,每片两边各分15片,共计360片,与20至30条横栅交叉编织而成。表里两层编好后,在里层盖一层薄纱纸和花布,将表层扣在上面,再用细篾将帽檐缝合串紧。
上述两份材料文字表述虽然各异,但描述的对象却都是一样的。第一份材料比较注重记录花竹帽编织的工序步骤,第二份材料则更注重对花竹帽编织竹篾数据的具体记载,便于后人学习与考据。从以上记录,人们大概能够得出这一门技艺慢慢濒临失传的原因,即工艺相当繁杂,当今步入快节奏生活的人们很难再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性。同时由于婚俗的移风易俗,当自编花竹帽不再成为人们择婿的必备条件时,青年后生多数也就放弃这一代代相传的民族工艺,以致让它走到濒临失传的境地。
“非遗”传承人谭素娟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大家编织花竹帽
为了拯救这一珍贵的民族工艺,官方与民间多措并举。一是将“顶卡花”编织技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重点保护与传承;二是培养文化遗产传承人,从1998起,县里前后多批次组织多人跟随谭顺美老先生拜师学艺,最后虽然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但这一民族技艺的传承总算是后继有人。
如今在毛南山乡,谭素娟是“顶卡花”最为重要的传承人,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谭素娟,女,1967年生,毛南族,初中文化,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南村松朗屯人,34岁开始拜谭顺美为师学艺,是编织花竹帽的第五代传人,技艺为乡中翘楚,所编“顶卡花”最为抢手。上海卫视、北京卫视、凤凰卫视、浙江卫视、湖南卫视先后登门采访她;她也应邀参加了广西在自治区博物馆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周活动“巧夺天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第十五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成就展和2011年5月在成都举办的第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2009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被授予“省级民间工艺大师”称号;201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在几届全国“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中分别获得金奖、铜奖和优秀奖。
2020年5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国定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中央电视台节目组连线毛南族的发祥地——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群众代表谭美春时,这位带头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毛南族整族脱贫喜讯的群众代表,在被主持人问及她头顶的帽子很好看能否发个链接以便网购时回答:这花竹帽是我们毛南族的族宝,网上没有,来到我们的家乡就会有。
这既说出花竹帽的珍贵,也道出花竹帽的稀有。首先是如今用于编织花竹帽的竹材墨竹已相当难找,这就直接限制花竹帽的产量与规模。其次是艺人难得,目前学会这一编织技艺的人数不多,真正能坚持的仅为个位数,这又再一次限制花竹帽可能的产量。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随着谭素娟工作室的创办并广泛开展花竹帽技艺培训,培训班开在县城、开进中小学、开进高校,花竹帽技艺与文化得到广泛传播;而80后覃敏等人的加入,尤其是毛南族聚集地下南乡下南初级中学将花竹帽的技艺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被引进校园,作为毛南学子的选修课程之一,花竹帽由此拥有更多传承的机会。
在毛南山乡的各类文艺表演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头戴族宝——“顶卡花”的毛南族少女翩翩起舞,她们或沐浴在自己与爱人相互恩爱的幸福之中,头顶的“顶卡花”就是最好的见证;或在满心期待自己意中人出现,赠予自己一顶独有的“顶卡花”,从此坠入爱河,白头偕老。
2011年5月,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顶卡花”作为民族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