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伟深入崇左调研并主持召开协调会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提出 厚植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推动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相机协商会上提出 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 全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进会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桂林召开
- 自治区政协召开“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工作专题研讨暨播出100期座谈会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规模最大,最关键、最壮烈的一仗,红军与数倍于己的优势之敌苦战,终于突破了敌人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的企图。湘江战役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时至今天,此役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湘江战役的基本经过
湘江战役包括战役准备、战役进攻、战役决战、战役结尾4个阶段,主要由新圩阻击战、光华铺阻击战、脚山铺阻击战三大阻击战组成。
新圩阻击战。新圩是灌阳县北部的重要交通关隘,迅速抢占新圩一线山头阵地,扼住全、灌公路之咽喉,阻击北进之桂军,对于整个中央红军来说有着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在新圩阻击战中,红五师在新圩板桥铺至杨柳井、枫树脚一线阻击桂军,激战数十次。红五师之第十四、十五团和临时配属的军委炮兵营面对的是桂军第四十四师、第二十四师及桂军第七军独立团,敌人的数量和装备明显占有较大优势。但是,我英勇红军在敌我兵力悬殊的不利情势下,发扬不怕牺牲、死战不退的革命精神与敌人反复争夺每一个山头和阵地。师参谋长胡震、红十四团团长黄冕昌以及副团长、参谋长都英勇牺牲,红十五团团长、政治委员均负重伤,营以下干部大部分牺牲。
脚山铺阻击战。脚山铺北距全州县城10多公里,南离兴安界首20多公里,是敌人进入红军渡口的咽喉阵地。脚山铺阻击战是湘江战役中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战斗。红一军团的红一师、红二师与数倍于己的湘军鏖战,终于按军委的时间要求把湘军挡在了脚山阻击线以北地域。虽然付出较大代价,却成功地掩护了中央军委纵队渡过湘江。其中红五团政委易荡平同志因负伤,为了实现决不当俘虏的铮铮誓言,最后自戕赴义。
光华铺阻击战。光华铺是界首至兴安县城之间桂黄公路边一个村庄,村北是开阔的水田,另三面是起伏的山丘。占据它可北控界首,南制兴安县城,东观湘江,西进越城岭,位置十分重要。而且,光华铺离中央纵队渡过湘江的界首渡口只有几公里的距离,这场阻击战直接关系到中共中央能否安全顺利渡江。激战中,红十团团长沈述清中弹牺牲,接替沈述清指挥战斗的红四师参谋长杜中美迅即也壮烈捐躯。
湘江战役的历史意义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之战,是决定长征前途的命运之战,是全体指战员反思错误指挥的觉醒之战。虽然湘江战役非常壮烈,付出了重大牺牲,但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湘江战役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红军苦战通过湘江,使蒋介石想“聚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战略企图彻底流产。1934年11月中旬,中央红军已连续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进入湘南地区。此时,蒋介石判明了红军西进的战略意图,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以原负责“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薛岳、周浑元两部共16个师组成五路“追剿”大军追击,以桂军、粤军共9个师在湘江两岸进行封堵,企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以东地区。在这紧急关头,英勇的红军发扬敢于战斗、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与优势敌人浴血奋战,最后成功突破了敌人精心设计的第四道封锁线。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革命火种生生不息,最后成为燎原之势。
(二)宣告了“左”倾错误军事领导的彻底破产
对于博古、李德的错误领导和指挥,广大指战员由敬畏、怀疑到否定,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经过湘江战役,加上此前突破的三道封锁线,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多人。而湘江战役是人民军队创建以来受创最重、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湘江战役付出了巨大牺牲,从而使广大指战员开始反思“左”倾错误军事领导,也对教条主义的危害有了初步认识。聂荣臻在回忆录里写到:“这次过湘江,进一步暴露了教条宗派集团在政治上和军事指挥上的逃跑主义错误,促使人们从根本上考虑党的路线问题,领导问题。”
(三)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及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作了重要的铺垫
中央红军付出巨大伤亡突破了敌人精心设置的湘江防线,战役的壮烈结局使广大指战员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改变博古、李德的错误领导形成了统一认识,为不久后召开的黎平会议和遵义会议,并确立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干部思想基础。杨成武在《红军长征过广西》序里指出:“红军长征途经广西的光辉战斗历程,是遵义会议召开的酝酿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刘伯承也回忆:“广大干部眼看反五次‘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与反四次‘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执行了错误的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滋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著,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湘江战役的时代价值
湘江战役已经过去80多年了。虽然战斗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是,红军将士表现出的湘江战役革命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到今天仍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不竭动力
理想信念具有伟大的精神力量。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人民军队的精神支柱。正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情怀和气概,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克服重重艰险,一路勇往直前。湘江战役中,广大红军指战员坚守北上抗日、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始终做到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政治自觉。
(二)始终不渝的绝对忠诚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稳如磐石的精神支柱
对党绝对忠诚是我们党思想作风建设的核心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素养。军令如山是对党无限忠诚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每个共产党员和战士党性的严峻考验。在湘江血战中,易荡平的自戕不降和陈树湘的断肠赴义为绝对忠诚树立了标杆。长征途中,每隔300米倒下一位红军战士,烈士们用绝对忠诚铺设了一条前进的导航路标。
(三)顾全大局的勇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有力支撑
湘江战役中,为了红军中央纵队安全渡过湘江,“在万万火急”的危急关头,广大红军指战员始终坚持政治担当,顾全大局、浴血奋战,宁愿牺牲、顽强阻击,用生命和鲜血为中央开辟了一条通道。在血战中能够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为了红军取得胜利,克服重重困难,勇于献身,无怨无悔。
(四)坚决遵从的纪律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所向无敌的根本保证
严明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原因。湘江战役中,红军指战员始终保持坚定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服从命令听指挥,为了革命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不怕流血,敢于牺牲,英勇顽强,义无反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五)全心为民的宗旨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湘江战役中,红军指战员始终坚持宗旨意识,用高尚的品格情操和严明的纪律约束诠释了全心为民的情怀,维护了民族团结,让红色记忆深深地烙印在八桂大地。
(六)英勇顽强的政治品格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排除万难的坚强保障
红军指战员始终保持优良的政治品格。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红三十四师政委程翠林、红四师参谋长杜中美等一批红军将领先后牺牲,红军付出了较大代价,确保了中央红军渡过湘江,跳出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取得了战役最后的胜利,靠的就是红军指战员这种优良的政治品格。文
(作者为自治区党委党校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