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召开
- 刘咏梅在自治区政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小组第九组学习座谈会上提出 用丹青画笔书写“时代之美”
- 自治区政协机关党组召开会议 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刘宁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何报翔
- 刘咏梅在自治区政协界别协商会上强调 高质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
- 自治区政协党组召开(扩大)会议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黄埔军校(桂林)六分校十五期在柳州
● 凤介生
1925年,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势力统一了广西全境。1926年5月,李宗仁参照广州的黄埔军校,在广西陆军讲武学堂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旨在培养一批桂系军队的骨干力量,其招生的对象:一部分是桂系军队中的下级军官,另一部分是广西省内具有中等文化的青年。两队人员毕业后均分配到桂系军中任职,因此该校最初是属于桂系的一个地方军校。
该校第六至第八期的校长由白崇禧兼任,但1937年“七七事变”后,白崇禧受蒋介石“共赴国难”之邀赴南京任职,并把“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交给蒋。随即,该校循黄埔军校通例,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宁分校”。按黄埔本校的要求,分校招生的期别应与本校统一,于是把当时已入学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宁分校第八期改为第十四期,此后该校就面向全国和南洋招生。
当时,该校驻汉口的办事处负责华北和华中各省青年报名考试事宜。白崇禧是回族人,非常关注回族青年的成长,他指示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号召各省回教青年报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宁分校,以担当起“兴教救国”的抗日之责,报效祖国。当时华北、华中各省有近千名回族青年报考南宁分校,报考者先后到达汉口民权路清真寺接待站,连同参加报考的汉族青年于1938年春节前在武汉市第一女中举行入学考试,春节后一个多星期放榜。录取者到武昌文学中学报到,然后进行编队,每队指定专人负责,统一乘坐专列赴衡阳。当时湘桂铁路还没通车,进入广西的路程只能靠徒步行军,但配有数辆汽车负责运送行李。
此前,1938年1月8、9两日,60多架日机前后4次空袭南宁,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宁分校多处被炸并造成人员伤亡,全校人员分散到乡下无法操课。一周后,该校奉命迁往桂林李家村(今奇峰镇),因该地有多处石山洞利于防空。李家村虽名为“村”实为一块空地,该校各队到达后,在此边建校边训练。
从汉口录取的新生到衡阳后,开始步行,途经零陵过五岭再到全州,然后到达桂林暂住市区。到桂后正式编队,换发军装,学唱黄埔军校校歌。由于桂林李家村的新校舍尚未建好,休整一周后大家又徒步行军,经阳朔、荔浦、鹿寨最后到达柳州,借用江西和粤东两个会馆的房舍作为入伍生的训练营地(刚进军校的学生称入伍生,先进行入伍训练)。
1937年10月,云南省报考南宁分校的回族青年先到昆明初试,录取了150人,由云南省回协派人率领由昆明出发,乘滇越铁路火车,经开远、河内、谅山最后到达南宁。与此同时从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缅甸、菲律宾等地前来报名的归国华侨青年近200人陆续也到达南宁,集中后全部徒步行军到柳州。
1938年3月初,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宁分校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校长是蒋介石,第六分校主任为俞星槎。这期学生的番号是第十五期第六总队(同期不同校的黄埔生以总队番号相区别,总队番号的确定以建立总队的时间为序),总队长是安舜(回族)。总队下分两个大队,一大队是汉族学生(包括归国华侨),二大队是回族学生,约600人左右。每个大队各辖4个中队,简称队,一个队有3个区队,每个区队有3个班。每个军校生佩戴的符号(即布质胸章)背面印有“不贪生不怕死爱国家爱人民”12个字,这12个字一直激励着每一个黄埔军人。
第一大队的第四队单独驻扎在柳江北岸,当时柳州市区西北部的江西会馆,此处还驻有军校的卫生处。江西会馆大体上是坐北朝南的,东西向较宽。一进大门有个大厅还有小间的房子,这里住着队部和第一区队。它的东面是个大院子,院子的北、东、南三面有几个大间,分别安排了两个区队的宿舍和队的两个教室。第三区队住在南面大间的楼上,楼下是教室,边上有个约20平方米的房间,那是队的文娱室(图书阅览室)。北面的平房和东面的另一个大间是第三区队的宿舍和队的教室。江西会馆的西面是校卫生处,房子有两进,前面是门诊和办公的地方,后面一进是住院部,有30多个床位。卫生处往西还有一个大庭院,有不少树木和几间房,大家把房子打扫后用作文娱活动的地方。其余各队驻扎在柳江岸边的粤东会馆内,这里院落很大,房子也很多,可容纳上千人的队伍上课、操练都不成问题。
军校的学习安排是有规律的,一般是上午出操,下午上课。另有野外演习,可能会用些下午时间,有时也会做夜间演习。一般情况下晚上作自修用,学员们可以温习功课,也可阅读书刊或写信、写文章。入伍训练期间学习的内容一是学习(复习)数、理、化基本课,为以后的军官教育打基础;政治课讲授“总理遗教”“领袖言行”“军人精神教育”“政治经济学”等,其中政治形势课最受学生欢迎;军事学科以学习典范令为主;术科有班排连制式教练、野外勤务、夜间教育、射击教育,另有体操劈刺训练。出操时“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动作,必须全身用力,两脚并拢、身体挺直,有时总队长或大队长来检查同学们是否用心动作,检查很严格,时常会向立正的同学踹一脚,如有姿势不挺立的则会受到批评。持枪打靶训练尤其严格,为了规范托枪的姿势,要练习臂部用力。在实弹射击前,还要先要练习瞄三角,练得差不多了才准予实弹射击。夜间教育就是练习夜间着装,规定学员必须得在5分钟内全副武装到达操场,着重不准乱还得整齐,动作迟缓就要受到责备。内务上的要求也很严格,在听到起床号响后,学员要立即起床着装并整理被子或毯子,被子要叠成长方形,像豆腐块一般有棱有角,全寝室整齐划一。会操或打野外回队后,钢盔或帽子要放置在叠好的毯子上,皮带放在帽子下面,要求是非常严格的。除正常操课之外,学校还利用暴雨烈日之机操练紧急集合。大家打赤脚、穿草鞋,头戴钢盔,背负行囊,肩杠枪向郊外跑去,让同学们在风雨中锻练,在泥泞中奋进,在烈日下暴晒,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培养入伍生矫健的身体及坚毅的抗战毅力,把每一个同学从文弱书生训练成威武的军人。当时,每天拂晓和正午,不论在校内或校外都响彻嘹亮的歌声,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枪口对外》《开路先锋》等歌曲激励着同学们的抗战热情。
第二大队全部是回族学生,俗称“回民大队”,在教学和训练内容的安排上,回民大队和其它大队完全一样,唯一不同之处就是每周多上一节“伊斯兰教义”课,由教官尹光宇博士主持。尹教官精通阿拉伯文和英文,游历过许多阿拉伯国家,他平时向回族学生宣讲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灌输宗教知识,讲解爱教必先爱国的道理。每逢回民最大的节日,全大队的同学就聚集在粵东会馆大院举行沙浴宗教仪式。
1938年入夏以后,日军侵华势头更加疯狂,广西虽地处偏远,柳州的军校营地和在鱼峰山下的兵工厂仍是日机轰炸的重点,在不长的时间里先后遭受日机多次轰炸和机枪扫射,军校同学有十几人相继惨遭伤亡。那段时间天天要跑警报,去疏散地来回要跑五六公里,起初大家感到有些劳累,时间长了成为习惯也就不觉得累了。
队里的文娱室(或称活动室)书刊多得很,队里按月拿出一些钱,同学们自己每个月也出一些钱,除订报刊、杂志外还买一些书籍,既有大部头也有不少小册子。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狄超白的《政治经济学入门》、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甚至连《共产党宣言》等都有。报刊也订有不少,不仅有广西本地的,其它各地的也有,既有《中央日报》《扫荡报》《大公报》,也有《救亡日报》和《新华日报》,甚至还有《解放》和《群众》等刊物,当时还有李公朴、邹韬奋办的《全民抗战》和《全民周刊》,以及胡风的《七月》……总之,五花八门各类书籍都有。同学们还在活动室旁边办了一栏墙报,每期有四五十张稿纸,两个星期一期,由同学们自己编辑、自己抄写。
柳州的夏天比较热,学校营地离柳江也很近,每天晚饭后都由值星官(区队长轮流当)整队,带着同学们去柳江洗澡,洗完后带队回去。柳江的水很澄清,是个游泳、消暑的好地方。每周星期六军校下午都不上课,一般是清理内务、打扫卫生和擦枪。完成后都由值星官检查,不合格的要补课。星期天的上午要检查内务,包括个人的服装和整洁与卫生,检查结束后学员可以在队里休息也可以上街逛逛。如果有人在这周里违反纪律,则有可能被罚“禁足”(不许上街),比“禁足”再高一级的处分是“禁闭”(关禁闭室)。
到了8月。前方的战况颇为紧张,武汉保卫战和广州保卫战先后展开。在广西提出了保卫大华南的口号,有一个星期被定为保卫华南扩大宣传周。为了迎接宣传周,学校指定一大队第四队代表学校参加,大家商量后,选出两个剧本,一个是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另一个是舞台独幕剧《大义灭亲》。所有的演员都由队里的同学担任,碰到有女角色则由男扮女装。经过几天的排练,学生们就上街表演了。首先在市中心摆开场子,锣鼓敲起来一下就吸引不少老百姓。街头剧换了好几个地方,演了一场又一场,老百姓纷纷捐钱,从早上一直演到下午两点多钟才回队部,老百姓捐的钱全部交给校部。《大义灭亲》是晚上在柳州一个较大的剧院演出的,演出获得成功得到好评。参加演出的二三十人为了纪念这事,在一个星期天集中穿着整齐的军装,光着脑袋照了一张集体相。
按照军校的规定,入伍训练期为3个月,由于桂林李家村的新校舍未能建成,入伍训练期一再顺延。到1938年底才接到通知准备分科:计有工兵科、炮兵科、通信兵科和步兵科。分科前进行一次测验,包括笔试和体检,合格者转为军校生进入军官教育阶段,较次者转入学兵队学兵,成绩低劣者淘汰。1939年元旦过后不久就按分科要求重新编队,直到春节后才动身去桂林。为了提高各兵科军官教育的质量,炮兵科送贵州都匀炮校代训,工兵科送湖南零陵工兵学校代训,通信兵科送贵州麻江通信兵学校代训,步兵科就留在桂林本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