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伟深入崇左调研并主持召开协调会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提出 厚植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推动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相机协商会上提出 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 全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进会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桂林召开
- 自治区政协召开“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工作专题研讨暨播出100期座谈会
面条和米粉都是线状淀粉类食物,不同的是,面条是用小麦磨制的,米粉则是用大米磨粉、滤浆制作。北方人说“下面条”,南方人尤其桂林人喜说“上米粉”。而这米粉与面条的事情,绝不是一南一北这么简单,二者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
米粉与面条制作同出一辙
先前, 米粉不叫米粉, 而是叫“南方米面”。面条在宋朝以前也不叫面条,而是叫“不托”“索饼”等。宋代以前,面食皆称“饼”,如饺子叫“汤饼”,馄饨叫“煮饼”,馒头叫“蒸饼”“炊饼”。抗日战争以前,桂林人把米粉叫作“米面”。直到1944年,大批抗战文化人云集桂林,这才有了“米粉”的叫法。
米粉的制作技术是北方人带来的。桂林人多是北方移民的后代,对面条有天然的怀念。所以,如今的桂林人喜欢说“上米粉”。北为上方,往北说“北上”,往南说“南下”。旧时,皇城均在北方,从北方来的常常是天子脚下的人,所以有“上宾”之说。
3000多年前,西北的先民曾用小米制作出了一种名叫“乱积”的食物,意思是说一锅榨出来的线状条状食物堆在一起,很凌乱。有人考证说,这就是最早的米粉。由于口感不好,赶不上小麦面粉做出的面条,于是慢慢地就没人吃了。
为什么后来又有了大米制作的线状条状食物?传说秦朝时,屠睢率50万大军平定岭南百越之地,久攻不下。其中原因首推两条:一是由于南岭阻隔,粮草运输困难;二是北方士兵水土不服,思乡情绪浓重。于是,秦始皇责令史禄开凿灵渠,沟通湘江、漓江,解决粮草和兵源的运输问题。公元前218年,三五万人就聚集在了湘江上游的海洋河畔。西北人都是吃面食长大的,那时远离故土,小麦很难运输过来。人要吃饭,那只能就地征粮。
岭南之地盛产大米。传说,为了把大米变成像面条一样让将士们接受,史禄把这个任务交给军中伙夫们。有经验的伙夫说,小米能够做成米线,大米也能。于是,伙夫们根据西北饸面的制作原理,先把大米泡胀,磨成米浆,滤干水后,揉成粉团。他们把粉团蒸得半生熟,拿到臼里杵舂一阵,榨出粉条,最后丢到开水锅里煮熟,食之。大米通过滤浆和舂榨,那线状食物更有筋力。传说,从二楼悬吊一根桂林米粉,拖地也不会断。当地有山歌这么唱:
一根米粉细又长,白白嫩嫩暖心头,一头搭在象山顶,一头连在桃花江。
秦统一岭南百越地区后,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任嚣、赵佗采取“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并上书秦始皇要求从中原迁居50万居民至岭南。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 设始安县(桂林城前身),从此,大量北方移民陡迁到桂林。历朝历代,先后有诸葛亮、韩信、陶渊明、周敦颐、李世民、赵匡胤等名人后裔,均移居桂林。他们来到桂林,也都把米粉叫作米面。
其实,面条的制作技术,很早就从黄河流域传开了。长江流域的先民们用大米磨粉,用肉汤稀和,这时的米粉叫“粲”。秦汉时期,米粉制作工艺有了新的改进。这时候的米粉,改名叫“糒”。现代汉语把“糒”解释为干饭。汉崔湜在《四民月令》里说:“五月多造糒,以供出入之行。”干饭是现和现吃,属于即食型快餐。在南方,有什么办法能让食物长久存放,同时又方便携带方便食用呢?那就是大米粉。所以“糒”就是干米粉。到了唐宋,工艺再次改进。因为携带一包磨碎磨细的大米粉出门也不是很方便,于是人们就通过压榨的办法制作出一根根“干绳子”,这就是“米缆”。这个名字很形象,且比“乱积”好听,没有一个“乱”字,吉利。到了元朝,米粉叫“米糷”。到了明清,米粉叫“米线”。从外形上看,应该是更加细小了,想来是制作工艺得到了提高。直到明嘉靖九年(1530年),黄佐的《泰泉乡礼》在桂林刊印,收录“米粉”二字。在中国食谱文献里,这是目前为止我们能够找到关于“米粉”的最早记录。
桂林米粉讲究“拌”
有人曾估计,如今,全国桂林米粉的市场有近10亿元的份额。单是北京,桂林米粉店就有1000多家。广州是桂林米粉走出去最早的地方,如今在广州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桂林米粉店。在广州,桂林米粉店大约有3000家。还有桂林米粉全国连锁店。
米粉本身淡而无味,桂林米粉得以风行全国,最为关键的便是一勺卤水。桂林米粉的卤水,一般情况下都是用10多种香料坐锅,加入新鲜牛骨、猪骨、牛肉、下水,还有花雕酒、甘草、冰糖等配料,配以武火文火熬制,整个过程需要10多个小时,很讲究。精心熬制的卤水香气扑鼻、味道纯美、营养丰富,与粉丝拌和,佐以油炸花生或蒜末、葱花、香菜、辣椒,味道真是好极了。有人说,早晨一碗粉, 中午打嗝还 “口吐兰香”, 余味悠长。
桂林米粉的卤水,其工艺也不尽相同,各家各异,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但总的来说,卤水都香味浓郁。
为什么桂林米粉的卤水会独具一格?据说这还得从2300多年前讲起——
灵渠工地上,米线制作成功了,秦军军士们吃饭的时候就有了“嗦”的感觉,一时间浓重的思乡情绪得到了抚慰。可水土不服还是没能解决,以至于大量的士兵病倒,严重影响了灵渠的开挖进度。这也是一件令史禄头疼的事情。于是,军中郎中访问当地老农。老农推荐了罗汉果、草果、茴香、花椒、陈皮、槟榔、桂皮、丁香、桂枝、胡椒、香叶、甘草、沙姜、八角等,军中郎中将这些草药采集起来,熬成药汤,让将士们服用。这些全是治疗脘腹疼痛、消化不良、上吐下泻等疾病的草药,很快就解决了水土不服的问题。由于施工紧张,一个士兵将药汤与米线混合在一起,三口两口就扒完了。没想到,这味道还真不错。很快,几万名开挖灵渠的军士们也都这样吃了。传说这就是桂林米粉卤水的雏形。如今,桂林米粉的卤水风味独特,那是经过历代师傅改进、加工而成的。
吃桂林米粉,讲究一个“拌”字,也就是用筷子将粉丝与卤水拌匀,让卤水渗透到粉丝里边。拌和米粉是一门功夫。对于拌粉,老桂林的操作都很顺溜。桂林人常说,“拌粉一分钟,吃粉三十秒。”因为拌和之后,温度适合入口,味道均匀。
在桂林,米粉大体上有两种吃法:喜欢浓郁的人,一般是干捞。拿到米粉,他们会加入喜欢的配料,如蒜泥、葱花、辣椒、酸辣豆角等,充分搅拌,拌到米粉充分吸收卤汁,这才吃。喜欢清淡口味的人,一般会加汤。一碗米粉加入精心熬制的骨汤,鲜甜!
老桂林喜欢把一碗米粉比喻成一副象棋。他们说,米粉是“将”是“帅”,卤水香油是“士”,卤牛肉锅烧是“象”,酸豆角酸萝卜黄豆是“车”“马”“炮”,葱花辣椒就是“兵”。一副象棋少了一颗就没办法开始,一碗米粉少了一种配料也会不好吃。所以,老桂林喜欢讲“米粉拌均谓之和”,也有和气生财的意思。
可以说,米粉是祖国统一、民族融合的产物,是南北文化交融的化身。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桂林人口一下就从六七万暴涨到五六十万。那么多的人,都要吃饭,吃什么?快餐米粉因此大行其道。米粉这个词,也就由当时的抗战文化人叫开了。
马肉米粉,是桂林米粉的一个特色品牌。东北、西北人多喜欢牛肉、羊肉,而东南沿海一带多喜欢海鲜,南方人也是多以猪肉为主。而桂林的米粉,却是以马肉为主要配菜,这又是为什么?我想,这应该是为了调和众人口味吧,马肉不会冒犯了任何民族饮食禁忌。
秦人饮食文化在桂北留存
秦军有“围鼎而食”的习惯。为了让将士们缓解思乡情绪,伙夫们最先是用牛角钻孔,吊在鼎上。他们把米浆倒入牛角,让米浆从小孔流入滚水的大鼎里,然后煮熟。这就是最早的米粉。如今,在桂林的兴安、全州、灌阳等地还十分流行火锅,这应该是秦军“围鼎而食”习惯的继承和演变。在电磁炉、高压锅、电饭锅等现代炊具普及之前,桂林周边农村使用的都是生铁铸造的铁锅。那里的人们都是把生铁锅称之为“鼎锅”。按照相关资料的解释,鼎锅就是有足的煮器。全州人煮姜茶的铁锅有高耳有宽口但没有盖,据说那就是当年秦军用的“鼎”。当然,为了省柴为了加快煮食速度,后来很多鼎锅加了铁盖,但全州很多人在煮姜茶的时候,一直还保留着不盖锅盖的习俗。小时候,在我的桂北山区老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三脚”。所谓的“三脚”也是生铁铸成,一个圆圈外加三只脚。在厨房里,鼎锅放置在土灶台上,没有“脚”。过年过节要打火锅了,人们就会在屋子里生火,架上“三脚”,然后将 “鼎锅” 架上, 这就是 “三足鼎立” ……我想,这应该也是秦军“围鼎而食”的遗风。
秦文化在桂北地区影响广泛。
灵渠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灵渠的开凿,连接了湘江、漓江,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促成了中原南向出海通道的形成。
桂北人爱吃辣椒,这一点应该也是秦军遗风。全州的红油米粉十分有名。全州人说,要是得了感冒,吃一碗红油米粉,辣出一身大汗,感冒立马就好了。全州有“三辣”,即辣椒、大蒜和生姜。当年,秦军初来乍到,水土不服,很多人患上了“脘腹胀满”的毛病,上吐下泻,减员严重。军中郎中让将士们喝紫苏汤喝姜茶,病很快就好了。大蒜灭菌,生姜、辣椒行气活血,对身体有益。从那以后,嗜辣的习惯在桂北流传下来。
关中人喜欢烹茶。王褒《僮约》有言:“烹茶尽具。”秦军来到桂北,水土不服,遇上疾病,于是就喝姜茶。据传,秦军是将泡湿的茶叶与生姜、大蒜捣烂,加水用大鼎煮沸,然后加入紫苏、葱花等,趁热喝了。如今,桂北人爱喝油茶和姜茶,都要放生姜和大蒜,特别是灌阳人,打油茶还要放辣椒等,大概缘由于此。
在关中饭馆,我们随处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场景:一进店坐下,食客们都是一个劲地剥大蒜,直到剥了一大堆摆在桌上方才罢手。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来,他们总是先将几勺红艳艳的油泼辣子浇上去,搅上几搅,然后才甩开膀子吃起来。他们总是一口大蒜一口面,吃得满头大汗、酣畅淋漓!桂林的米粉店里,配料台上也总是为食客们备下大蒜。许多老桂林吃卤菜粉,他们总是不会忘记交代师傅:给我拍几颗大蒜。
大蒜,原产中亚、西亚,秦人最早引入。南方人本来是不吃蒜的,但吃卤菜粉就一定要放几颗,这是典型的西北饮食习惯。
如今不少的桂林米粉店装修得很豪华,有空调有卡座。而旧时桂林人吃米粉,基本上都是蹲在街边,无论是官家还是客商,无论是车夫农夫还是富家小姐,莫不如此。这也是秦汉遗风。秦汉时期,人们是不坐的。那时候的家具,只有“几”没有桌椅,人们交谈、吃饭都是跪在席子上,或者蹲着。
在桂林,如今还可以看到“担担粉”。所谓担担粉,就是卖米粉的人穿着木板鞋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米粉。一说,担担粉起源秦军。留守桂林的秦军以及后来迁徙南来的秦人,为了谋求生活,一些人就开始以卖米粉为生。在街上,他们没有房屋没有铺子,只能挑着担子卖。他们穿的木板鞋,是春秋战国时“屐”的一种。
可以说,在古老的三百六十行中,除了镖局直接与武术有关外,几乎没有哪一个行业与武术有关,但在桂林,仍有卖担担米粉的小贩保留着练武的习惯。为了对付白吃白喝的流氓烂仔,卖担担粉的人大多拳脚了得。他们的功夫主要有“海底捞丝”,他们的“兵器”有雨伞、蒲扇、水瓢和筷子。据小贩们说,雨伞打烂了,担子可以停在大树下、屋檐下;扇子打烂了,他们可以用嘴巴来吹火;水瓢打烂了,他们可以拿碗来代替;筷子打没了,他们可以折树枝来代替……最后,他们还有扁担。祖上遗训,不能用菜刀打架。因为秦朝的法律很严,菜刀是兵器。用兵器打架,罪加一等。
一碗米粉,细细端详品味,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南北文化交融的痕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