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相机协商会上提出 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 全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进会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桂林召开
- 自治区政协召开“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工作专题研讨暨播出100期座谈会
- 全区政协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邕召开 孙大伟出席并讲话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强调 加快推进我区中医药民族医药高质量发展
1949年,广西公安系统成立了南宁、柳州、桂林、北海5家水上派出所,主要管理辖区的水上居民。
1951年5月,广东省的钦廉专区(1952年12月改称钦州专区)划归广西,为适应繁重的水上治安管理需要,12月,成立了广西省人民政府公安厅水上公安局,后下设治安、户籍、刑侦科及钦州分局。在此前后,南宁、柳州、梧州、北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先后成立水上分局,并在沿江、沿海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共成立50个水上派出所,负责水上治安管理和对敌斗争等各项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广西政府着手对古称为“疍民”的水上居民进行行政管理。
柳江作为西江流域的重要水系,为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第二大支流,黔、桂水上交通要道。从柳江干流发源地贵州省独山县尧梭乡里腊村99个潭,流经黔东南及桂北,在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左岸注入西江,干流全长773公里。
这近800公里的柳江水系里,在历史上曾有一支常年漂泊在水域里“以船为家,捕捞运输”——专门从事水上作业的居民,古时称“疍民”,俗称水上居民或船民。这些水上居民在一起交流时,通用粤语和桂柳话等汉族语言,1949年后统归汉族并划入公安行政部门进行人口管理。
“疍民”这一个远离我们许久,甚至陌生的词语,在柳江水系里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演变呢?
柳江疍民源珠江
清代,广东大量经商者沿珠江、浔江至柳江、融江一带经商,不少人遂于当地定居。这些经商者在陆路不发达的年代,用船运输货物,于是,原来从事水上捕捞糊口的船民转而以运输货物为主。
据史载,到清末柳江水系的疍民已经达几千户。这些水上居民有自己的白话语言,也通用汉族文字语言,常年生活在水上,俗称“疍家”。疍家分别沿珠江、西江、浔江、红水河等水域,从广东、桂平、鹿寨、平南、来宾等地迁来,成为柳江水域内汉族居民重要组成部分。
中山大学美籍教授范岱克所著的《广州贸易》(江滢河、黄超译)一书曾提到,1700—1845年间,广州已经开始了对外经商贸易,竞争激烈使两种货物最受欢迎,即茶叶和瓷器,中国曾经拥有世界茶叶垄断地位。
茶叶出口的巨大需要,让商家们向珠江水系的上游寻找货源,柳江水域的桂北山区盛产茶叶,也为茶叶出口商寻求货源的渠道之一。作为桂中商埠,清代在柳江两岸的船只近千艘,蓬甲相连,延绵数里,很大一部分船是运送茶叶和土特产的。
柳州的沙街、融安的骑楼街、象州运江古镇等当年都是因为货物交易而形成的。据象州《粤东会馆碑记》载:“负贩而来,不远千里。比邻而处,何止百家。贸易故多,而广州尤盛。”当时,仅象州县境内水域就居住着数千船民。
柳州一梁姓疍民在1995年时已经是90多岁高龄,疍民们都叫他梁公,是柳州疍民中年纪比较长的。梁公曾经以粤语口音的桂柳话向笔者回忆自己和父母来到广西的经过。
清代,梁公他们一家还是广州珠江上密集小艇群中的一艘。据梁姓家族中的口授相传,他们是古越族的后裔,祖上曾为官后被人陷害,为了逃避官府追捕,加入疍民过上了水上漂的日子。由于居无定所,不能入籍只能做贱民,更不能与陆地住民通婚,吃喝拉撒、婚丧嫁娶,全在水上进行。疍民不能上岸,孩子也没有办法上学,所以在当时疍家人近乎100%的文盲。疍家人有病也没有得到及时医治,生下的孩子存活的也不多,梁公家生了7个孩子,才活下来2个。由于长年划船,疍家人的脚趾都开丫丫的,小腿是八字形。近水的生活,大部分人到老了都有风湿骨痛。
一天,有大客商到疍民集中地招船工到珠江的上游柳江一带运货。梁公的祖父、父亲和几个同族的男子一起应招,全家人随着生活在柳江到珠江的船上。上水逆行时,在水平缓的河段船工们撑船,水急的河段老板会找电动拖船,下水顺流而下基本是人工撑船或者让船随水漂流。这样的行程短的1个月,长的3个月。后来客商与柳州沙街的平码行有交易了之后,就不用到跑到融安了。柳州到广州的水路还是比较好走的。再后来,客商也不愿意跟船跑了,让梁公一家守在柳州,看好货了就让疍民的船运到广州。就这样,梁公一家算是成了柳江柳州河段的疍民。到了抗战时期,日军侵占广州以后,梁公家的运货生意基本没有了。当时柳州只有浮桥,其他的地方要过河只能靠渡船了,梁家添了两条小船开始摆渡找生活。
柳江支流鹿寨的洛清江也有不少从广州过来的疍民,现在还有许多以捕鱼为生的。黄祥如今还健在的话也有上百岁了,20年前笔者采访他时,他说他们是因为广州沦陷了,为了躲避日本人,一家人才划着船沿珠江逆流而上,到梧州的西江,经桂平浔江,再到洛清江与柳江交界处的鹿寨江口,然后从江口进入洛清江,看到洛清江一带比较安定,就在那里捕鱼为生。虽然日本投降了,但他们也习惯了洛清江悠闲自在的日子,就再没有回到珠江。黄祥的后人现在还有在洛清江以捕鱼为生的,有的还养了好几只鱼鹰捉鱼,只不过他们在岸上有房子,过着点亮渔灯晚出早归的疍民生活。
柳江下游与象州石龙浔江交界的地方是靠近在河中间的千年古镇运江。建于宋代的运江古镇,其兴旺也是源于清代对外通商,洋货进入中国,中国土特产出口。可以说,运江古镇是洋货进入柳江水域的桥头堡,通过这里陆路马车运一天可到柳州及柳江上游其他的地方,如果是水运的话,要两天以上才能到。于是,运江疍民最多时,有上千户,仅次于桂中商埠柳州沙街柳江上的疍户。
柳江上游融江水域的疍民,特别是融安一带的,多是清末民国初年随客商到长安的。当年,广东的客商从广州将洋货拉到融县(今融安)长安镇卖给本地商家,然后再采购融江上游到长安交易的茶叶、香菇、木耳及桐油等土特产下广州。这些随客商运输的广州疍民,有的被客商安排负责到柳江到融江一带的运输,时间长了也就不回广东了,反正疍民以船为家,以水为路,哪里容易糊口找生活,就在哪里漂泊。由此,一部分广东的疍民就在融江扎根了。
为何柳江水域的疍民基本是从广东过来的呢?一些疍民说,柳江水域两岸原来是水丰土肥的地方,本地人种地谋生都忙不过来,故也没有人去过水上漂的日子。
而据《广西通志》记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平定台湾,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宣布开海禁,允许商贾出海贸易。雍正三年(1725年),广西梧州一年的关税银四五万两不等,可见当时商业繁盛。出口的商品有瓷器、铁锅、糖、茶叶、桂皮、桐油、牛皮、盐、海味、生锡等。进口商品主要是呢羽、香料或安南、暹罗(泰国)大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关闭闽、浙、江三关,仅广州可对外通商,由粤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总管与东西方国家的海上贸易。
正是进出口贸易集中在广州之后,出口的商品在柳江水域货源充足,于是更多的广东疍民们加入了水运行列,沿珠江水系向内地的柳江水域发展,也促使了柳江水域疍民的增加。
生活习俗各不同
何为“疍”?不少疍家人的解释是小船浮在水面上,像半浮的蛋壳,才将船家人称“疍”,其实也隐喻了船家人的境地如蛋壳之脆弱。
宋代周去非地理名著《岭外代答?疍蛮》中记载:疍民“以舟为室,视水为陆,浮生江海者疍也……凡疍极贫,衣皆鹑结,得掬米,妻子共之。夫妻居短蓬下,生子乃猥多,一舟不下十子。儿能匍匐,则以长绳系其腰,于绳末系短木焉。儿忽堕水,则缘绳汲出之。儿学行,往来蓬脊,殊不惊也。能行,则已能浮没。疍舟泊岸,群儿聚戏沙中,冬夏身无一缕,真类獭然。疍之浮生,似若浩荡,莫能训者,然亦各有统属,各有界分,各有役于官。”
由此可见,疍民常年在水上生产和生活,故其生活习俗均与江河水密切相关。而疍民的生活,据笔者与他们的交谈中了解到,可以用“单调”两个字来形容。
疍民们的捕鱼作业是从晚上夕阳西下开始的。这时候他们划着小船沿江放拦江网。有鱼鹰的就载着鱼鹰小船出去。清早,疍民开始收拦江网,能钓到多少鱼就看运气了。然后女人们就提着鱼到市场上去卖,换些日用生活品回来。做饭在船头,睡觉在船舱,屎尿就拉到河里。做运输的疍民,白天开船、晚上休息,有时也和老板上岸应酬一下,不过是当老板赚钱多了犒劳一下伙计而已。
至于疍民的婚嫁,范围更小。居无定处,岸上无家的疍民,整天漂流在水上,接触不到什么人,何况疍民家的姑娘她们的经历也限于撑船、捕捞、卖鱼、做饭。不像岸上的姑娘会绣花、种地,故疍家姑娘们难以融入岸上人的生活。结果来来去去都是在疍民当中通婚。因为疍家男人也需要一个懂得疍家生活的女人来支撑他们的日子,而要找到愿意到船上生活的岸上女人也不容易。
经常在柳江水域上跑的船,大家会船时也会自觉地知会一声,哪条船上有未婚男,哪条船有待嫁女。就在这样信息互通中,疍民之间搭起了通婚的桥梁。疍家青年男女经父母商定后,男方请媒人上门,询问了女孩的生辰八字,若八字对上了,男方先送彩礼到女方的船上,再择日开船把女方接到自己船上。喝喜酒,有的在岸上酒家订上几桌,亲朋好友聚聚吃一餐,然后将新人送上男方的船入洞房花烛夜,就算完成一桩婚事。有钱的男方加上女方的彩礼,会新买一条船作为新房,新人开始独立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初期,柳江水域疍民的传统生活习俗仍没有多大改变。结婚后生了孩子也只能养在船上,没有办法送到岸上读书。除了没有人照顾在岸上读书的孩子,更重要是没有钱供他们读书。家居船上的妇女,仍习惯于居船尾棚,做家务,生小孩、带小孩也都在棚尾。
柳江水域的疍民就这样一代代的在上百年中传承下来。
疍民们的娱乐生活也很单调。姑娘们除了会唱母亲传下来的船歌外,其他的都不会,因为她们水上漂泊的生活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外界,去接受新的东西。
但是,疍家人的一些小吃还是挺有风味的,如千层糕。疍家女人在船尾放一小石磨,将泡过的米一小勺、一小勺地放进石磨,慢悠悠地摇着,不时回头看一下在船头收拾渔具的男人。米浆磨好后,疍家女人把米浆加盐兑些水,再烧水上蒸盘。蒸盘蒸热了,疍家女人就放勺米浆铺匀盘底,盖上锅盖蒸……就这样蒸熟一层加一层浆,蒸熟一盘千层糕也近一个上午。当然,疍家人千层糕的千层只是寓意多层,并非实指。可疍家人的时光就在水上漂流中不经意地流淌。
疍家人虽然生活在水上,但作为汉族他们也会在岸上拜神或者水上设庙船祈祷航行平安,疍民也在陆上结社立祠,延续自己的宗族。疍民们在出远航前,多到岸上的庙中祭拜后回到自己的船上,还要烧香化纸,祈祷一番。疍妇们多崇奉和供祭观音菩萨,既祈保佑平安,又求人丁兴旺。
柳江水域的疍民们就曾在柳州的谷埠街西闸巷外设有疍家社,同宗族的疍家人会在传统年节到疍社里祭拜,借此机会族人进行交流。据《柳州市志》记载,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柳州会党在大龙潭鸡窝峒和谷埠街西闸外疍家社集会拜台。九月初二日,100余人被柳州府抓捕,9人被杀。
疍民生活成历史
2005年8月18日是个好日子,柳州仅剩的13户水上居民结束了以船为家的生活,在农历中元节后搬到政府为他们提供的租约房,这标志着被柳州称为“柳江船家”的船民全部上岸后,户籍意义上的水上居民不再存在,行政意义上的水上社区也将消失。
1992年,柳州的水上人口为2269人,柳州市于2002年成立水上社区,水上社区居民大多居住在柳州市区河道水面的船上,曾有江一村到江四村等4个居民小组,共有200多人,但其中多数为空挂户,在岸上另有住房。由于原来生活在船上的渔民经过政府安置也都上岸了,柳州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从原来的管户口、管治安、管消防,到现在变成单纯地管理治安和消防的派出所。
柳州水上居民上岸居住,只不过是柳江水域疍民生活画上一个历史句号的缩影。但究其社会背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无论是从交通、民生等方面,较广东疍民移民柳江水域时期,已经不可同语。
交通的高速发展,中国形成了汽车、火车、高铁及航空的快捷综合运输,这让水运的慢速基本没有竞争力。大型船舶已经成为观光工具,老疍民们的小船也是老人们消遣的东西。尽管如此,在柳江水域的上百年疍民史,将永载史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