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政协机关党组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中研讨暨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3次专题学习
- 自治区政协党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中研讨暨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3次专题学习会举行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 自治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 刘咏梅深入南宁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时提出 以数字科技赋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发展
- 徐绍川率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赴北海视察
- 何辛幸率队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学习
解放军老战士姜瑞福(1927—1995),山东济南人,一生经历过多次重大战役。1949年,在渡江战役中,他作为百万雄师强渡天险的一员,亲历了这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而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近日,姜瑞福的两个儿子姜廷银、姜廷宝向笔者口述了其父的这段经历,笔者据以整理出这篇文章,献给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此纪念千千万万为共和国的建立作出贡献的革命先烈。
淮海战役后随部奔赴无为县备战渡江
1949年的2月,姜瑞福所在的华东野战军九纵胜利结束了淮海战役,在安徽宿县(现宿州)集结整训。部队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第二十七军,整编后的部队更是人强马壮,蓄势待发。
3月3日,部队受命从集结地乘火车赶往安徽合肥,这是姜瑞福和战友们第一次坐火车,大家坐在火车上,边看着铁道两侧的风景,边兴奋地议论着。大家都预感到,革命胜利的这一天很快就要来到了。说话间,火车驶进了合肥车站,部队稍事休整后,向江北重镇无为进发。
无为,今属安徽省芜湖市,据说古时候长江经常发大水,无为这一带就成了江滩,一片荒芜,是个无所作为的地方,故取名“无为”。还有种说法,据说三国时期曹操兴兵伐吴,曹操率兵到了长江边,只见风急浪高,骇浪拍岸,连呼:“此地无可为矣!”果不其然,曹操“攻吴无功”,于是把此地命名为无为城。
在江边,面对波涛汹涌的长江,大家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姜瑞福和他的战友虽然大多来自胶东海边,但真正水性好能游过长江的人很少,何况在渡过长江时还要面对对岸敌人的枪林弹雨!
部队进驻无为后,为不惊扰驻地老百姓,部队就在空地上扎下帐篷宿营,加上江北一带在解放军入驻之前就已经解放,老百姓们对共产党的政策已经有所了解,看到部队秋毫无犯,和国民党军队的烧杀抢掠大不一样,又看到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在乍暖还寒的三月天在河湾里练习游泳,百姓们很受感动,都纷纷过来指导战士们游泳。这时,征集来的支前民工也陆续到位,当地很多船工和支前民工和战士们“结对子”一帮一,当起了战士们的“游泳教练”。当地中共党组织、政府还组织百姓疏通江渠,筑路修道,为部队下一步集结作战打下了坚强基础。
百姓们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帮助寻找船只,修补木船,还有的百姓将自家的门板都抬了过来。缺少渡江船只,船工和百姓们就积极想办法:教战士们腰上绑着猪膀胱、洋铁桶当救生圈,用芦柴、竹子、葫芦扎绑起来当担架船。从解放区来的民工也现身说法,向当地百姓宣传共产党政策。很快,长江北岸呈现出一片军爱民、民拥军,训练场上民教军的动人景象。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姜瑞福和战友们起早贪黑地训练,一天下来一身泥水,还要时刻提防着对岸国民党军不时打过来的冷炮和飞机骚扰。
经过不到一个月的苦练,战士们的水上功夫提高很快,负重凫水、在骇浪中划船、水上射击等科目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次部队进行集训,驻地的很多百姓们赶来看热闹,看到战士们精湛的水上功夫、雄伟壮观的模拟战斗场景,百姓们都看呆了,纷纷鼓掌叫好。当地一位号称“老学究”的老人翘起大拇指连连称赞:“这支军队了不起!再无为的事在他们面前也只能是有为!”老人诙谐的话语引来一片叫好声。
看到战士们的训练情况,不轻易表扬人的三野司令员粟裕也高兴地说:“打过长江去,我现在心里有数了!”
在一次兵民恳谈会上,支前船工像一家人似的,给姜瑞福和战友们提出意见和注意事项。姜瑞福代表战友们,对一位来自江苏泰兴的中年艄公说:“我们一定尽力保护您的安全!”中年艄公也很激动,他握着姜瑞福的手说:“咱们也是苦出身,共产党、解放军是帮咱们穷人过好日子的,只要能送你们过江,我死了也值!共产党、解放军肯定能成功!也请转告你们的上级党组织,将来坐了天下,可不要忘了我们老百姓啊!”朴实的话语,让姜瑞福和战友们唏嘘不已……战友们群情激昂:“百姓们这么无私地帮助我们,我们一定要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一位在淮海战役时刚参军的新兵激动地说:“当解放军的兵,我当对了。如果我‘光荣’了,请活着的战友代我多看看大上海……”一时间,恳谈会变成了誓师会。
战前多流汗,多训练,胜利的把握就更大,临近总攻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战友们也按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4月8日,天一放亮,老天就一直阴沉着脸,天空布满了厚厚的乌云,时紧时缓的雨丝借助着江风,像细鞭子似的抽打在人的身上。战士们浑身湿透,不时用手抹去脸上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的水珠,都在认真地做着规定的训练科目,饿了就啃几口米饭糍粑,一直到晚上收兵号己经吹了3次,战士们才恋恋不舍地将船划向岸边,拖出水面,准备隐藏起来。
突然,天空亮起了几颗耀眼的照明弹,将大地照得如同白昼,这时我方也拉响了防空警报,随即,天空传来了刺耳的敌机轰鸣声和俯冲射击声,原来是南岸国民党军队的飞机借助雨雾和夜幕的掩护,又来骚扰和轰炸了。顿时,“注意隐蔽, 卧倒!” 的口令声在训练场上此起彼伏,阵地上的高射炮、高射机枪也迅速地旋转炮口和枪口,寻找敌机目标。突然,姜瑞福听到附近响起尖厉刺耳的哨子声,凭经验,他知道附近有个敌机扔下的炸弹就要落地爆炸了,急忙大喊一声:“同志们,注意隐蔽!”同时抬起头观察战友们的隐蔽情况,看到右前方一位艄公弓着身子正在整理压在船下的绳子,姜瑞福大喊一声“快卧倒!”猛然跃起把艄公扑倒在地,只听见“轰” 的一声巨响,泥沙石块扑天而下……醒来时,姜瑞福发现自己已躺在野战医院的病床上,右臂、头上缠着白纱布,守在病床边的护士看到他醒来,高兴地说:“啊!你醒了!”在门口守候的艄公和战友连忙走了进来,艄公握住姜瑞福的手,满脸愧疚地说:“都怪我,连累你受伤了……”姜瑞福强忍着疼痛说:“保护好支前民工是我们的责任!看,轻伤,不要紧,几天就会好。大家都回去吧。别耽误了训练。”在医院治疗了几天,伤口一结痂,姜瑞福就要求出院赶回了训练场,又与战友们活跃在了训练场上。
“我们是江北老百姓用双手送过的长江”
1949年4月20日,国共两党最后的北平会谈中,国民党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签署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当晚20时30分,渡江战役的总攻正式开始了。姜瑞福所在的第二十七军担任三野主攻任务,任务艰巨而繁重,对面的长江正面宽达30公里,江心有个黑沙洲及3个江心洲,湍急的江水突遇江心岛,掉头折向东北,水借风势,风高浪大,急速的江水突遭江心岛的阻挡,在江面上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漩涡,分外令人恐怖。
黑沙州上有敌军重兵把守,工事十分复杂,这无疑又给过江增加了一道巨大的障碍。军长聂凤智力排众议,大胆提出由第八○师1个团组织重火力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另两个团做预备队,第七十九师、八十一师绕过黑沙洲直取南岸。果然,黑沙州守敌被我方强势的佯攻麻痹了,组织起全部精力和火力对付解放军佯攻的这个团。第七十九师、八十一师趁机绕过黑沙洲直取南岸。等解放军攻克天险登岸,黑沙洲已成孤岛,敌军只有束手就擒。
姜瑞福带领1个班乘上泰兴艄公的那艘木船,接到命令后,扬帆启航,战士们把轻机枪架在木船中间用沙袋垫起的掩体上,艄公奋力地摇着撸,几个战士用工兵铲使劲地助划,迎着敌军的弹雨和炮弹爆炸在水里掀起的巨浪产生的颠簸中前进,船上的机枪和冲锋枪也在使劲地还击,不时地有战友中弹和负伤,但丝毫没有影响木船向南岸进攻的速度。
船近江心时,船体突然下沉。原来,木船两处中弹,两股水柱“突突”地涌进了船舱。战士们用事先准备好的堵塞物堵住了漏洞,并用水盆将船舱的江水迅速地向外泼,木船继续在风浪和弹雨中前行。突然船体剧烈抖动起来,顺浪而下,姜瑞福跨前一步使劲扳住舵,艄公右臂被流弹击中,鲜血直流,卫生员急忙用纱布给艄公包好伤口。姜瑞福歉疚地对艄公说:“对不起!我们没有保护好你!”艄公故作轻松地晃了下右胳膊:“没事,没伤到骨头,不怪同志们,子弹又不长眼睛!”说着,又忍着疼痛继续拼命地摇撸。
木船接近南岸不到百米了,看到已有兄弟团的战友登上了南岸和敌军展开了争夺战,姜瑞福高兴地大喊;“同志们,我们的同志已经登上了南岸,咱们加油啊!”木船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南岸驶去,离岸边越来越近了,敌军的火力也更猛了,在离岸边大约有二三十米时,姜瑞福下令: “做好登岸准备!保护好武器和梯子!”话音刚落,一颗炮弹落在船左舷五六米处,爆炸掀起的巨浪差点把木船掀翻,几个战士瞬间落到了江里。姜瑞福见状,大声喊道: “跳水,向南岸冲击!”又急忙对艄公说:“谢谢你!你多保重!我们……”艄公打断了他的话:“我水性好,老乡也多,你们多打胜仗,别忘记我说过的话……”
姜瑞福和战友们凭借着一个多月来苦练的水上功夫,迎着敌军的枪林弹雨终于登上了滩头。北岸的解放军组织起强大的炮火掩护,随船的轻重机枪、小炮也形成了一道道火力网,在火力掩护下,战士们爬梯子、搭人梯,很快登上了南岸,并迅速控制了敌军的防御工事。
在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第二十七军率先登陆皖南繁昌县获港镇,并迅速发展战斗成果,攻占南岸制高点鸡头山,歼灭了敌军几个野炮部队,为后续部队过江登岸扫清障碍,并攻克了敌军盘距的纵深30公里的繁昌县城。人民解放军一路势如破竹,风卷残云般一路南下,国民党军早已吓破了胆,望风而逃或纷纷投降,解放军相继解放了安徽、浙江等一些中等城市,又一路披荆斩棘,向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进军。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崇明岛解放,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姜瑞福作为当年百万雄师强渡天险的一员,他生前曾多次说:我们是江北老百姓用双手送过的长江……
共和国成立后,姜瑞福转业到地方工作,他曾经几次出差到上海,带回的照片大都是在苏州河畔及上海电话局大楼的留影。照片上的他一脸凝重,目视远方,那是在怀念他的青春战斗岁月,寻找他与战友们的战斗足迹,也替牺牲的战友们多看几眼这个美丽的大城市……
姜瑞福在渡江战役前4月8日的那次负伤,尤其是头部残留的两块弹片,以后几十年让他饱受折磨,尤其是进入中老年后,他经常头疼欲裂,但在家人面前他却从不显露,头疼得厉害时他就皱一下眉,或起身到另一个房间独处,从没在儿女面前提及。直到1990年四五月份,他才在妻子及战友们的劝说下,去荣军医院拍了个X光片,发现脑部软组织内嵌有两块金属异物,大的如玉米粒、小的如大米粒大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