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伟深入崇左调研并主持召开协调会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提出 厚植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推动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相机协商会上提出 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 全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进会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桂林召开
- 自治区政协召开“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工作专题研讨暨播出100期座谈会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战斗,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之战,是决定长征前途的命运之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告诫全党同志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我们要讲好湘江战役红色故事,铭记党的苦难辉煌,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力量,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披荆斩棘、奋力前行。
战争硝烟已散去,木棉花开更鲜红。烈士音容今犹在,英雄精神永相传。
85年前,在桂北湘江东岸,一场血与火的渡江战役骤然打响,战场上红军英雄们喊出:“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将士们以奉献血肉之躯的壮烈证明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我们将永远铭记那些长眠在湘江两岸的英魂!
历史定格在1934年,定格在湘江战役。湘江战役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也是中央红军命运的历史拐点。长征初期,红军成功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蒋介石密调国民党湘、桂、粤及中央军30万大军,在广西兴安、全州、灌阳的湘江边布下第四道封锁线,即“铁口袋”,妄图“聚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东岸。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由于受到“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影响,红军队伍带着辎重、器械、坛坛罐罐无法快速行进,错失渡江的最佳时机,经过奋力血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1934年12月3日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
本期《文史春秋·湘江战役》追忆湘江战役历史,展现红军的英雄壮举。有最惨烈的战斗,如新圩之战、脚山铺之战、光华铺之战、文塘之战、千家寺之战等,讲述不同战场的残酷与惨烈,尽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如红三十四师、红八军团、少共国际师的战斗经过,以及李天佑、韩伟、刘忠等讲述红军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故事。一位连长腹部受重伤昏迷,醒来后又继续指挥战斗。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受重伤被俘,在被押解的路上用手从腹部绞断肠子,壮烈牺牲……他们的故事惊天地、泣鬼神,让人荡气回肠、心灵震撼!
湘江战役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其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蕴涵着我们党的信仰、宗旨和追求。树高千尺不忘根,我们要用生命去坚守、去传承、去诠释,让红色基因历久弥新、代代相续、永放光芒!
历史渐行渐远,但伟大的红军长征精神永存永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方可致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