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伟深入崇左调研并主持召开协调会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提出 厚植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推动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相机协商会上提出 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 全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进会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桂林召开
- 自治区政协召开“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工作专题研讨暨播出100期座谈会
王力先生的语言学成就及其影响
● 李寅生
一
王力(1900.8.10 — 1986.5.3), 字了一。中国著名语言学家、 教育家、翻译家、 散文家、诗人,北京大学原中文系一级教授,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1900年,王力出生于广西博白县岐山坡村。他7岁上私塾,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少年时的王力在听私塾先生慷慨激昂、声情并茂地讲述《三国演义》时,深受感染,由此爱上了小说,与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时起,王力树立了他人生中第一个理想——当小说家。后因家境贫寒,于1913年小学毕业后一度辍学。
1916年,为了维持家中的生计,王力到博白高等小学任国文教员,然而这并不是年轻的王力所追求的生活,这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和志向,更不能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求。1920年,王力去到一家名门大族当家庭教师。他选择这个工作,主要是因为这个家族中有大量藏书,可以通过家庭教师这个工作来博览群书,以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极度渴求。在当家庭教师的4年时间里,王力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典籍,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在国学方面打下深厚基础,为后来从事古汉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4年,王力进入上海南方大学学习,一年之后转入上海国民大学。1926年时,他凭借过人的才华破格考入了当时非常有名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国学院大师云集,人才济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都是当时中国第一流的学者,他们的学术成就对后世的中国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王国维曾对爱好文学的王力说:“我原来爱好文学,后来为什么研究古文字和历史呢?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为着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王力先生师从语言学家赵元任教授,学习对他后来一生都产生重要作用的语言学。
清华大学国学院毕业后,王力接受赵元任教授的建议,前往当时世界语言学的中心——巴黎。在巴黎期间,王力深受其老师房德里耶斯和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的影响,研究学习实验语音学,以论文《博白方音实验录》获得了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侵略我国东北。国家、民族危亡之际,王力毅然回国,之后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并担任岭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语言学系主任。特别是在担任广西大学教授期间,当时该校刚刚兴办不久,不仅办学资金不足,就连师资力量都严重匮乏。在这种严峻复杂的情况下,王力呕心沥血为家乡培养了不少人才,从而使得广西大学在民国的大学中声名鹊起,成为当时非常有影响的一所学院,为后来广西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5年,王力从学术研究宏观的角度出发,呼吁当时的民国政府支持中央研究院或教育部牵头制定一部标准文法。根据当时的形势,他认为5年可以制成草案,再经3年精细修订,8年之后我们将有一部文法。尽管王力的这一设想很好,而且赞成其想法并参与呼吁的人不少,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国事不稳,这样的工作迟迟没有启动。
1936年,王力在《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一期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文法学初探》的长文,1940年商务印书馆改名为《中国文法初探》出版单行本。在这篇文章中,王力对《马氏文通》以来简单比附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批评,主张抛弃模仿,认为汉语语法研究要重视汉语语法的特点,并提出要区分古今语法的历史观点。他主张运用西方语言学理论工具,从汉语的现实中寻求语言规律。这篇论文全文共10章,主要讨论了比较语言学和汉语语法等6个方面的问题。王力自谓:“这仿佛是一篇宣言,我在这篇文章里确定了我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二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了。7月29日,北平沦陷。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王力随清华大学一起流亡南下。在流亡途中,他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学术和人民所陷入的危境,对许多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经过两个月的跋涉后,王力一家先到了长沙,后来又辗转去到昆明。在艰苦的环境中,王力一边教学,一边对语言学方面的学术问题做了重新思考,在学术上又有许多新的感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中国人民举国欢庆。在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王力一夜未眠。在抗战流亡的颠沛岁月中,王力的学术研究已经在语法、音韵、词汇、诗律、方言各领域全面铺开,并计划着中国语言学的未来。王力认为,只有在国家、社会安定的环境下,学者才有可能进行真正的学术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战争结束,国家需要大批有文化的人才,1950年王力培养的中国第一批语言学大学生从中山大学语言学系毕业。鉴于王力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影响,1950年4月10日和1953年12月17日,他先后被任命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和1953年先后给予王力先生的任命通知书
1954年,王力被调往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之后的30多年间直至去世,他为北京大学培养了许多语言学人才。在北大任教时,他还曾兼任汉语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1956年,王力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到北京大学任教后,王力还担任过北京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至五届委员,第四、五届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
1957年冬,王力先生赴波兰讲学,主要讲授汉语语法,为波兰培养汉语人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王力先生的研究和教学戛然而止。“文革”结束后,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逐渐得到恢复,王力开始培养研究生,为青黄不接的高校语言学教学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
1984年,王力生平最后一次回到中山大学进行讲学,盛况空前,听众来了1.2万人。很遗憾的是,这也是王力最后的一次公开课。
1986年5月3日,王力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王力先生毕生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50多年学术研究生涯中,他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著,其中专著40多部,论文200多篇,达1000多万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其代表作有 《中国音韵学》 《中国现代语法》 《汉语史稿》等等。他的研究工作既继承了我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又充分吸收了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的语言学从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变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研究涉及汉语语言学的理论、语言、语法、词汇、语言史、语言学史以及汉语方言、汉语诗律学等各个领域,其重点研究成就都具有开创的意义,他带动了学科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国内外产生了突出影响。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王力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活跃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专家学者,就有不少是王力先生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形成了这个领域中的中坚力量。
三
王力先生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传统的“小学”(语文学)和现代语言科学相结合。王力先生运用当时先进的语言理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语文学。科学地诠释旧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深入探讨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结构系统、民族特点及其历史发展的演变规律。
第二,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王力先生在多所高等学校从事教学50多年,先后开设过20多门课程。他写出来的讲义,就是他的科研成果,并且是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所以他常常是一上完课,讲稿就可以送出版社出版,并且多是高水平的专著。如他的讲稿《中国音韵学》《中国语文概论》(后改名为《汉语讲话》)《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清代古音学》,以及他主编的《古代汉语》等。《古代汉语》自出版后,一直是国内各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必备教材,50多年间使用这部教材的学子难以计数,成为了嘉惠学林的有益工具。
第三,创新与求实相结合。在科学研究中, 王力开创了不少新的汉语言学科体系,提出许多新的见解。如他的《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 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大量的语料,系统地考察了汉语“名句”(即名词谓语句)句法结构的特点和系词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指出古汉语名句的主语与表明语之间不用系词。这不仅正确揭示了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是中国语言学家首次真正摆脱西洋语法的束缚,历史地、求实地研究汉语自身特点而取得的重大成果。
第四,渊博与专深相结合。王力先生的学问博大精深,说他是语言学巨匠是毫无质疑的,他的学术成就已为学界所公认。王力不仅是杰出的语言学家,而且是著名的翻译家、诗人和散文家。他翻译、出版过法国纪德、小仲马、左拉、都德等作家的小说、剧本、诗歌以及《莫里哀全集》共20多种;早年他还撰写了《罗马文学》《希腊文学》;他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散文基本上收集在《龙虫并雕斋诗集》《王力诗论》与《龙虫并雕斋琐语》里。中国现代文学史家袁良骏教授把王力和梁实秋、钱钟书推崇为抗战时期三大学者散文家。
作为语言学大师,王力先生不仅注重专业的学术研究,在语言科学诸多领域也勤于开创,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非常关注语言文字学的普及与应用。在文字改革、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方面,王力先生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普及工作。1940年出版的专著《汉字改革》,分析了现行汉字的优缺点及改革的可能性,提出了改革方案。1949年后王力先生还参加了汉字简化、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推广普通话以及汉语规范化的研究工作,并发表了多篇论文。
四
在语言学之外,王力还是一位杰出的诗律学家。他的《汉语诗律学》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格律和语言特点作了精到的研究。1962年发表的《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和《略论语言形式美》两篇论文,则是他研究诗歌语言的另一重要成果,曾引起当时诗歌界的普遍重视。
王力从1940年代开始从事汉语词汇的研究,先后发表《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1941年)、《新字义的产生》(1942年)、《理想的字典》(1945年)、《词义的发展和变化》(1983年)等文章,着重探讨汉语词义演变的特点和规律。《新训诂学》(1947年)和《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1962年)两篇论文对中国传统的训诂学做了认真的总结与批判。王力还主张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建立新的汉语语义学,他的《同源字典》(1982年)是在词汇学方面贯彻自己主张的代表著作。
王力对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所作的描写的和历史的研究,集中在《汉语史稿》 (上、中、下, 1957年~1958年)当中。1970年代末开始修订重写,分为《汉语语音史》(1985年)、《汉语语法史》和《汉语词汇史》。他的《中国语言学史》(1981年),对中国2000多年来的语文研究和语言学遗产做了比较全面的叙述和初步的总结。《清代古音学》一书则着重介绍、评论了自顾炎武以来清代的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和近代的章炳麟、黄侃等人在古音学上的成就。他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1962年~1964年,共4册,1980年修订)体系新颖、内容丰富,在国内外都获得好评,作为国内最具有权威性的教材,出版几十年来受惠者达数十万人。直到现在,该教材仍然是高等学校使用量最多的教材。
王力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代表性的著作有:《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64年出版;《诗词格律》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诗词格律概要》北京出版社1979年出版;《楚辞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诗经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汉语音韵》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龙虫并雕斋诗集》北京出版社1984年出版;《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王力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诗词格律》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中国语言学史》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出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出版。
以上所列只是王力学术成就的一部分,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具有开创性。这些论著汇编为《王力全集》25卷37册,1985年已出版了前3卷。王力捐献出这部书的稿费10多万元,设立了“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王力语言学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原青年语言学家奖)齐名,是中国大陆语言学界影响力最大的语言学专项奖。该奖金授予对汉语或中国境内其它语言的现状或历史的研究有贡献的中国学者,“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自1986年开始评选、 颁发, 虽然奖金数额并不高,获奖的人数也不多,但因获奖者都是在语言学界有重要影响的专家,因而这个奖项具有极高的学术声誉。
五
王力先生极为重视语言学知识的普及与推广,1984年,他生平最后一次回到中山大学进行讲学。中山大学邀请他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题为“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的演讲。当时5000人座位的纪念堂,竟来了1.2万人,整个纪念堂四周的草坪都坐满了听众,可谓盛况空前。据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傅雨贤回忆说:“他(王力)一看密密麻麻那么多人,很感动啊!84岁了,结果他足足讲了一个钟头。专业课一次有1.2万多人听,在中国教育史上没有过,我估计世界教育史上也没有过,而且这是他最后的一次公开课。”
王力先生去世后, 北京大学中文系为他献上的挽联是:“大笔淋漓,茹古含今,生前一代雕龙手;绛帐肃穆,滋兰树蕙,身后三千倚马才。”
195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第一届语言学研究生毕业师生合影。前排左四为王力教授
上联写学术,意为王力先生著作等身,文采出众,笔墨透彻,融贯古今,生前不愧为当代语言学巨匠;下联写教学,意为王力先生的讲座虽然严肃,但气氛和畅,他辛勤诱掖,培养学子,身后造就了大批的专门人才。这副以北大中文系名义为王力先生所献的挽联,不从一般人的悲切怀念入手,而是对他的一生作出了概括性的评价,是对这位学术大师最好的悼念。对联虽短,但却概括了一代国学大师王力多方面的成就,同时也指出了他对后世的影响与贡献。
王力先生是广西博白人,家乡人民为有王力先生这样的语言学巨匠而感到格外自豪。为了纪念这位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家乡人民重新修葺了他的故居。王力先生的故居坐落在博白县城厢镇(今博白镇)新仲村岐山坡,离县城1公里,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坐北向南,具有客家民居建筑风格。由于年久失修,已有相当部分房屋于1990年代初崩毁。为了弘扬王力先生勤奋好学、龙虫并雕、中西贯函,忠诚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的精神,博白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复王力故居和建设王力纪念馆,并从2002年3月开始筹备修复王力故居。并把这些修建项目纳入整个县城的规划,总投资1000多万元。现在王力故居修复总体工程已经完工,王力广场前面树立着王力先生铜像,恢复门前7个池塘,故居前的鱼塘已改建成荷塘,辟为休闲游乐场所。
为纪念王力先生,弘扬他的思想和学术精神,1993年博白县把创建于1960年的博白县第二初级中学(即后来在1970年升格为博白县城厢高级中学)以王力先生的名字命名,即王力中学。2003年,博白县人民政府决定把王力中学升格为县级重点中学。其办学理念为用王力精神育人,办学目标为:弘扬王力精神的优质学校。
目前,广西博白县政府要在新的形势下,努力打造王力先生的文化名人效应品牌,争取在纪念王力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做好传统文化的挖掘工作,以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地方的文化与经济。
王力先生及其长子王缉和(秦似)、孙女王小莘女士祖孙三代均曾任教于广西大学中文系,他们为广西大学所作出的贡献成为了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虽然王力先生已经去世30多年,但他的精神仍然在家乡的大地上被继承、 发扬了下来, 成为新时代广大莘莘学子求知报国的榜样。文
(作者为广西大学原文学院院长、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