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伟深入崇左调研并主持召开协调会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提出 厚植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推动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相机协商会上提出 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 全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进会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桂林召开
- 自治区政协召开“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工作专题研讨暨播出100期座谈会
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013年6月19日,这是值得全球华人记忆的日子。这天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国际咨询委员会评审会议在韩国全罗南道光州市召开。
此次评审会议对40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推荐的82项文献遗产进行了评审,经过严格审核,有54件遗产获提名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国侨批档案就是其中的一件。最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一锤定音,宣布批准这54个新增项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就意味着中国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了《世界记忆名录》!——这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令一直关注该申遗项目的海内外同胞们欢欣鼓舞。
中国侨批档案为什么能顺利进入《世界记忆名录》?这与其真实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罕见性和完整性息息相关。它是全球华人不可忘记的一段历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记忆名录,它忠实地记录了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与祖国、与家乡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不可多得的民间档案资料。
负责中国侨批档案申遗报告文本的广东五邑大学原副校长张国雄指出:侨批主要分布在广东潮汕、江门五邑、梅州及福建厦门、漳州、泉州和福州等地,构成侨批档案申请《世界记忆名录》的17万份侨批中,来自广东三大侨乡的达到16万件,包括潮汕侨批10万多件,五邑侨批4万多件,梅州侨批1万多件,福建侨批约1万件。一封封侨批见证了华侨的海外奋斗史,也是侨乡历史变迁的见证。
侨批是粤闽侨乡与海外交往的特殊文献,它是海外华人华侨与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批”为广东潮汕、梅州地区和福建沿海对书信的俗称,江门又称“银信”),由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和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最主要的特点是“银信合一”,既有家书又有汇款凭证双重特征。侨批最早具有时间跨度大、分布地域广、文献构成系统完整、 形式风格独特精美等特点,显示出其独具特点的文献价值、文化档案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国学大家饶宗颐称侨批为“海邦剩馥” “媲美徽学”。
不寻常的“申遗”之路
中国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路。
侨批申遗始于2006年,最早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提出。2007年,广东省两会期间,广东潮汕地区的省人大代表提出“潮汕侨批申报世界文献遗产建议案”,并由省人大转至省档案局具体承办。自此,广东正式展开侨批档案申遗工作。
2010年2月22日,侨批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1年,广东省政府专门成立了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项目领导小组,加强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工作的力度。
2011年12月,经国家档案局同意,广东、福建两省档案局联合向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提交了侨批档案申报文本。
2012年5月,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侨批档案申遗过程一直凝聚着海内外同胞热切的目光。为促进申遗工作,当时年已九旬的香港爱国实业家陈伟南先生和有关人士专门致信国家档案局,反映海内外社团对侨批档案申遗的强烈愿望,祈盼能早日实现千百万华侨华人的心愿。海外多家华文报刊也一直跟踪报道侨批档案申遗进度的消息。
粤闽的历史学家、档案工作者们也鼓足干劲,抓紧时间,尽力汇集世界各地的资料,冲刺《世界记忆名录》。
2012年12月11日,中外侨批研究专家、学者聚集福州,就侨批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国内外侨批业及侨批业政策、侨批文献的价值、保护与开发等课题进行深入研讨,为中国侨批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发声。当天,“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与《百年跨国两地书——福建侨批档案展》一起在福州登场。
时任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明华说,侨批发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草根文献,是全人类珍贵的记忆遗产。侨批档案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草根文献,弥补了典籍文献之不足,这种原生态的档案是极为珍贵而罕见的世界文献遗产。
与会专家表示,这些历经百年的海外华侨华人与国内侨眷的两地家书,内容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记录了从清末到新中国改革开放近一个半世纪的社会变迁,见证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弥足珍贵的人类记忆遗产。
时任福建省档案局局长丁志隆认为,福建侨批档案是中国侨批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福建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福建侨批档案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文化特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彰显出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见证并促进了侨乡和侨居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中西文化交融。为此,福建在侨批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上下足功夫,对馆藏侨批档案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编目和校勘,并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整合侨批档案资源,编辑、出版各种侨批文化产品,有力推动了侨批档案申报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2013年6月19日,“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侨批档案”申遗工作终于取得了圆满结果。长期从事侨批档案搜集、整理、研究的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顾问王炜中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十分兴奋:“申遗成功是进行时,不是完成时,将对海内外侨批的进一步征集、研究、保护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王炜中介绍,几年来,已有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加入到侨批的研究中,申遗成功使得侨批成为世界性档案,将吸引更多顶级专家参与这一跨地域、跨学科的珍贵档案的研究。
侨批的产生以及水客的历史
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一封侨批就是一段纽带,它承载着亲人的问候,代表着海外游子的一颗赤诚之心。
自古以来,闽人就有漂洋过海,“过番”(潮汕人把出国谋生叫做过番)谋生的传统。据载,早在唐代就有泉州地区的商人到东南亚经商。明清以后,福建有大批居民移居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到了晚清时期,受政治动荡、战争动乱以及自然灾害、人口压力等各种因素影响,沿海百姓选择了远赴重洋的海外谋生之路。
19世纪的厦门港就是移民始发地之一,而福建人出洋谋生主要乘坐船只,这些在海外打拼的华侨稍有积蓄就会连同家信寄回家,以贴补家用或偿还债务,于是就产生了“信款”合一的特殊家书——侨批。
一直以来,承接侨批运送和传递业务的是海外和国内的一批特殊人群,他们就是被称为水客的行走在山水间的“邮差”和“带款人”。水客,是最早递送侨批的经营者。他们往来国内外,以收揽和解付批款为主要职业;他们开拓了海内外联系的道路,把旅居国外的华侨和国内的亲属紧密地联系起来;他们远渡重洋,四海为家,倚水而生,故称为“水客”。
“1848年至1907年间,仅福建永春县一地从事水客经营的商人就有29家”对于当时而言,这些水客不仅得熟悉侨居地和家乡两地的环境,还得有良好的个人信用、人脉关系。
水客多以寄宿的客店作为收集侨批的据点,他们将华侨信款带回国内亲手交给侨眷,或是先用所托批款采购货物回乡,待出售后再将原款及批信交给侨眷。水客须取得收款人的回信,并将它带给汇款人才算完成整个作业。
可以这么说,侨批的产生和繁衍,最早靠的就是水客们的信誉和热心,正是他们赢得了海外华侨和国内侨眷的信任,才使得侨批这一特殊的行业得以发展壮大。
随着侨批递送量的不断增长,原先由水客肩负的使命满足不了海内外日益密切的交往,不久之后,逐步产生了比较完善的侨批经营机构——批局。而现代邮局、金融机构的出现也促进了侨批业的发展,直到1970年代,侨批业归口银行统一办理。
侨批有什么显著的特点呢?对历史的解码也许会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加深对侨批档案的认识。和我们大家都认识的一般信件和汇单具有明显的不同,侨批最大的特点就是信件和汇款合一。一封侨批,既有信件,也有汇款,而当时那个年代,许多侨眷就是依靠侨款来维持生活。可以这么说,华侨汇款是粤闽侨眷维持生活的主要来源。“海外华侨身在异乡,但却心系故乡,稍有积蓄就会寄钱回家”这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漂洋过海的游子,始终不忘家乡,不忘家中的父老,不忘家中的妻儿。当然在众多的侨批中,不仅有用于顾家赡养的,也有用于慈善公益的,也有用于投资兴乡的,还有共纾国难的。这些侨批反映了海外华侨艰难谋生、奋发有为的一面,也反映了海外游子对桑梓、对亲人的一片赤诚之心。
实际上,侨批也存在不同形式,一般的侨批,信封一般在正面写明收信人地址、收信人、款项和寄信人,背面则有批局的印戳、宣传广告和“花码字”图案。例如:一张1936年从缅甸寄往福建水春的侨批封上,批封正面的左侧写有收信人地址“水春蓬壶*敦山赞美厝”,中间写的是收信人名字,左边写的是汇回款项“大银壹拾式元”等文字。而背面盖有“捷通信局”的印戳。还有另一种侨批,当时的业内人士称为“暗批”。因为在非常时期,局势动荡不安,来往于海内外的水客们可以说是历经千难万险才能把海外华人的信件和汇款传递到国内侨眷的手中,但由于当时寄递批款受到限制,为了保险起见,写信者就在侨批封上写上“暗语”,注明汇款的具体数额。
目前,福建省现存的有据可查的侨批有3万多件,大都形成于清朝末年至1980年代之间,主要收藏于省内各级档案馆、文博单位和民间,其中以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侨乡地区最为集中。而广东省目前搜集到的侨批就多达11万多件。这些侨批,有些保存完好,有些已经出现破损;有些字迹依然清晰,有些已经模糊;有些书法精湛,有些书写潦草。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审视这些侨批,都会让今天的参观者感到强烈的震撼,都会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烽烟、岁月的沧桑。
东兴汇路在侨批传递中的特殊作用
2013年4月19日至21日,由国家档案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工程”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的学者,以及国内侨批研究专家共聚一堂,就侨批档案的价值与世界意义开展研讨,并交流分享了侨批档案在海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趋势。
1941年12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太平洋战争,全面封锁海上通道,东南亚至潮汕的侨批业务被迫中断。上百万依赖批款接济赡家的潮汕侨眷由此身陷水深火热之中,旅居海外的潮汕籍华侨和侨批业者亦对此束手无策。在侨批存亡攸关的时刻,时任越南海防市和利兴侨批局经理的陈植芳,冒着生命危险,孤身在中越边境几经探寻,终于在广西东兴寻得突破口并试汇成功。随后他迅速到南、北越各地联系组织侨批商号,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开辟了一条为海外侨胞疏通侨批的秘密通道——东兴汇路。在战火纷飞、腥风血雨的年代,侨批业者构筑起陆上的经济生命线,凭借东兴汇路将数以千百万计的批信、批款成功地输送到潮汕地区。随着日寇投降,历时3年半的东兴汇路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东兴汇路的开辟是侨批史上从传统海路寄递转改为陆路递送的成功尝试,使侨批在侨批史中得到延续和充实,它蕴涵了3个世纪以来民间侨批业者递送的侨批在国际交通、金融、邮政、东西方历史文化间碰撞和交融的特色成果。东兴汇路以其规模性、集约性、时代性等特征诠释了战火中的“侨批精神”。它在抵御侵略、振兴地方经济、拯救侨眷等方面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2013年6月19日,中国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是值得海内外华人铭记的日子。作为世界级的记忆遗产名录,中国侨批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珍贵文物,是历史烽烟的浓缩,是海内外华人密切联系的见证,是血浓于水的真实写照。
无独有偶,广东省和福建省档案馆现存的侨批档案中,东兴汇路在侨批传递中的特殊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笔,现存的大量的侨批实物中有很多就是通过东兴汇路成功转交到潮汕和厦门等侨乡的。可以这么说,中国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东兴汇路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那么,东兴汇路是如何形成,如何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呢?就让我们透过历史的尘烟,寻找东兴汇路的踪迹吧。文
新闻链接:
《世界记忆名录》(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是指符合世界意义、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确认而纳入的文献遗产项目。世界记忆文献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延伸,侧重于文献记录,包括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手稿、口述历史的记录以及古籍善本等。
记忆文献遗产反映了语言、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它是世界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世界的记忆。但是,这种记忆是脆弱的,每天都有仅存的重要记忆在消失。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世界记忆计划,来防止集体记忆的丧失,并且呼吁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和馆藏文献,并让它们的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世界记忆名录分为世界、地区和国家三级,申报文献遗产根据其地域影响力,分别列为不同级别的名录。
目前,中国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有: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代内阁秘本档、东巴古籍文献、清代科举大金榜、“样式雷”建筑图档、《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侨批档案、元代西藏官方档案、南京大屠杀档案、甲骨文、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