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伟深入崇左调研并主持召开协调会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提出 厚植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推动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相机协商会上提出 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 全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进会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桂林召开
- 自治区政协召开“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工作专题研讨暨播出100期座谈会
世界楼桥之乡
——三江侗族木构建筑文化漫谈
● 杨永和 杨斌义
“有一个民族性格豪爽,有一片土地旖旎风光,有一种建筑五洲惊叹,有一门绝技四海传扬。”2006年6月,在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三江侗族自治县申报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荣登金榜。国家的认定与社会的重视,再一次印证这项流传于侗族民间的古老技艺的宝贵价值,再一次把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三江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上。
三江侗族村寨
这里拥有中国保存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木构建筑群,共有侗族风雨桥126座、鼓楼238座以及大量的侗族民居建筑群。三江侗族自治县被誉为世界“楼桥之乡”。走进三江侗寨,就像进入一所奇妙
无比的木建筑博物馆:一座座俏丽的风雨桥、一幢幢挺拔的鼓楼,映入眼帘,美不胜收。那古朴的寨门、炊烟袅袅的吊脚楼、热闹不断的戏台、清凉别致的井亭、庄严神秘的萨坛……木构建筑数量之多、式样之繁、造型之美、技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最让人称奇的是那些侗族建筑工匠身怀的绝技,他们不用设计图纸,完全不用一颗铁钉,仅凭几把简单的工具和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就能建造出各式各样精美的建筑,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悠久的历史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曾经说过:“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是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在三江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千百年来,聪明智慧的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巧妙地把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信仰与民族精神融合体现在一座座木构建筑中,形成独具侗族特色的本土文化,侗族人民将其称为“鼓楼文化”。鼓楼文化,是以侗寨鼓楼、风雨桥、戏楼、吊脚楼等民俗建筑为代表,以独特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灵魂,包含“萨玛”“讲款”“月也”等侗族传统习俗风情在内的以和谐为主题的文化体系。
和谐,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形成的核心价值观、精神理念、道德信仰之一,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标志。中华民族关于和谐思
想与精神的文化体系历史悠久,上可追溯到旧石器中晚期的伏羲时代。伏羲是中国文献记载中最早的智者之一,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他创立的八卦由阴阳两个符号组成,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多元事物的和谐;到了先秦,经百家凝聚提炼、创新,体现民族精神和生命智慧的逻辑思维形成,构建了安身立命的价值理想和精神家园;汉、唐及之后的各个时代,和谐思想更趋完善,出现诸如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等学术文化思想观念,并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追求、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及日常生活之中,彰显出巨大的力量与无穷的魅力。
三江侗族的鼓楼文化是中华传统和谐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闪耀着侗族民间工匠的智慧之光,闪耀着侗族群众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和谐之光,更闪耀着侗民族崇尚自然、追求幸福的文明之光。千百年来,鼓楼文化凝聚人心,造福乡里;千百年来,鼓楼文化代代相传,熠熠生辉。
侗族祖先在魏唐之时就有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魏书》有“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的记载。“干栏”,用侗语来解译,即为“侗家的房子”。至今,侗族的木构建筑仍然保持古代“干栏”式建筑的基本特征。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历史悠久,从古代有关文献对侗族木构建筑的代表作鼓楼的描述中可见一斑。明朝邝露《赤雅》记载:“以大木一株埋于地,作独脚楼,高百尺,烧五色瓦覆之,望之落锦鳞矣。攀歌唱饮啖,夜归缘宿其上,以此自豪。”鼓楼亦称罗汉楼,清代官修《广西通志》说:“春以巨木埋于地作楼,谓之罗汉楼。”三江境内保存至今的高定独柱鼓楼的形态,可以看到巨木埋地独脚楼的影子。可见,侗族鼓楼的原型应当是独脚楼——“依树积木”为之,形如鸟巢,侗语称之为“共”(鸟巢)和“百”(堆垒)。现今在三江境内的吊脚楼、井亭、凉亭、戏楼以及鼓楼等建筑,均保留埋巨木作中心柱的古老“独脚”建造方式。
侗族的风雨桥,也是侗族木构建筑的典型代表。风雨桥的形成发展尚无记载参考,虽然很难追溯其产生的具体年代,但从大量民间流传的口头资料及民俗观念考证,其历史是十分久远的。风雨桥的建筑理念与侗族原始的生命理念相联系的,侗族人把修桥铺路当作第一功德。在世代相传的侗族生命理念中,桥被看作阴阳两界的通道,被称为“生命之桥”“福桥”。桥建设得越壮丽辉煌,越能吸引众多的生灵通过,从而使山寨人丁兴旺;桥也被侗族人看作护寨的神龙化身,可保山寨风调雨顺、财气旺盛。侗族村寨的风雨桥古已有之,现今人们见到的风雨桥就是从古代的“回龙桥”“风水桥”“福桥”发展而来的,其建筑样式从石板桥、独木桥、简易的廊桥发展成为今天集亭、塔、廊、桥于一体的风雨桥。
鼓楼的传说和风俗
传说1000多年前,居住在桂北山区的三江侗族人民辛勤劳作,与世无争,过着安详宁静的生活。当时,有一个古老而富饶的侗寨叫铜盆寨,寨中有一位名叫姑娄娘的侗族少女,因年轻貌美、聪明过人、处事沉稳而名声在外。有一年,宁静的生活被打破,一股土匪团团围住铜盆寨。匪首派人传信,要铜盆寨献出细布100匹,壮牛、肥猪各50头,银子1000两,白米50石,还要交出姑娄娘;限当晚午时三刻交清,否则踏平铜盆寨,人畜不留。铜盆寨的寨民闻讯慌作一团,询问寨老如何是好,寨老也急得毫无对策。这时,姑娄娘镇定地走了出来,说出她的主意,寨老听罢连连点头,立刻吩咐众人按计划分头准备。当晚午时三刻,一众土匪气势汹汹杀到,只见铜盆寨的东、南、西、北4个寨门上点燃着明亮的桐油灯,正门上还挂着一个大竹篮。4个寨门同时打开,寨内却黑压压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土匪正在疑惑之时,寨老走了出来,他对匪首说:“各位提出的要求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请进寨验收吧。”匪首哈哈大笑一声,带领众匪耀武扬威跨进寨门。寨门上的竹篮突然翻倒,放在竹篮中的一盆蓝靛水倾泻而下,正倒中匪首头顶。这时,“咚咚咚咚”的鼓声响彻村寨,“抓土匪呀!抓土匪呀!”喊声四起。匪首被一盆水淋懵了,又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住,转身一看,寨老不见了踪影,他慌忙大叫道:“中计了!快撤!”话音未落,就被黑暗中飞来的石头打中,昏倒在地。众土匪没了头领,乱作一团,一个个四处逃命。乡亲们早就按照姑娄娘的计谋在黑暗处布下陷阱。土匪有的掉进鱼塘,有的被索套套住,有的被开水烫伤,死的死、伤的伤,只有少数几个土匪得以逃脱,铜盆寨大获全胜。后来,逃脱出去的土匪讲起那段经历还心有余悸,他们说:“铜盆寨有神仙鼓助阵,惹不得!”从此以后,土匪都不敢再去铜盆寨。其实,所谓的神仙鼓,只不过是姑娄娘危急中想出的一个办法:她让寨子里的女人找来盛蓝靛染布的木桶,用力拍打装有水的木桶,就会发出“咚咚咚咚”类似鼓的响声。
后来,人们从中受到启发,意识到击鼓聚众、凝聚人心是个保村保寨的好办法,于是决定在寨中建造一座9层高的木楼,在木楼的中央放置一面大鼓,每逢重大事件和节日,都击鼓传声,召集民众,议决全寨大事,此木楼称为鼓楼。之后,各寨纷纷仿制,侗族村村寨寨都建起鼓楼。
鼓楼是侗族人民精神维系之所在,他们把鼓楼比作“寨胆”,视为“寨魂”,把鼓楼当作凝聚民族情感、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村寨中最挺拔、雄伟的建筑,象征着太阳,显示着权威的力量。鼓楼从选址、开工、建设,一直到建成以后所举办的活动等,人们将情感倾注其中。从前,鼓楼是一个寨子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若遇到外来侵扰,寨老便击鼓报警,人们便闻鼓而动,自觉集中起来齐心抗御外敌。如今,鼓楼的军事功能已经消退,但它的政治、文化功能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每遇到关乎寨子的重大事项,寨众都在鼓楼里集体商议、决策,重大节日庆典也在鼓楼里举行,鼓楼成为村寨文化交流和活动的中心。
马胖鼓楼
鼓楼的造型、结构更是细腻地表现出鲜明的侗族信仰和审美取向。侗族人民对鼓楼所赋予的象征意义是多重性的。
鼓楼象征着太阳。鼓楼坪通常用鹅卵石来铺砌,整个构图为古老的太阳图腾,中间为一个大圆圈(象征太阳),圆圈四周有射线延伸(象征太阳放射的光芒),射线与射线之间构成扇形。这种太阳图案与侗族的女神崇拜也有联系。传说女神“萨岁”是天的女儿,她从天上乘神鸟来到人间,身披金丝银线,光芒四射,被侗族视为太阳神。侗族许多村寨在春节大年初一跳芦笙舞,举行吹芦笙比赛,队伍进入鼓楼时,均须严格按照宗教仪式进行,由一名祭师身披红毡、手撑红伞(红伞象征太阳)领队,按“子午线”进出(从子地进场,从午地出场),以示对太阳神的崇拜。
鼓楼还象征对鸟图腾、龙图腾的崇拜。侗族的祖先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一支,鸟是古代越人的图腾之一,现在侗族的一些传统宗教仪式活动仍保留对鸟图腾崇拜的遗俗。如在丧葬仪式中以鸡来引路,或以鸡卜来判定墓穴的吉凶;芦笙踩堂舞的舞者,头插锦鸡尾羽,身穿百鸟羽衣,古称“羽人”;侗族还把祖先的住地称为雁鹅居住的山村(侗语“高生牙雁”)。
三江鼓楼
侗族鼓楼内部构造
鼓楼具有天地合一、天长地久、阴阳调和、吉祥平安、风调雨顺等象征意义。一座鼓楼不管其高矮、大小如何,它的平面形状均为对称图形(多为正方形、长方形,也有六边形或八边形),鼓楼正立面大都为奇数重檐,仅有极少数的鼓楼为双层重檐;矮小的鼓楼多为3层或5层重檐,高大的鼓楼多在7层重檐以上(目前最高的鼓楼达27层重檐),这隐含有地数(偶数)与天数(奇数)的结合,预示天长地久,又寓意为阳刚之气,象征男性。在鼓楼顶端的大梁上通常绘有太极图,隐含阴阳调和、吉祥平安之意。鼓楼的内部结构,多为1根雷公柱、4根主承柱、12根檐柱,象征一年四季12个月风调雨顺之意。
鼓楼的外部造型下大上小,飞檐逐层收分,呈金字塔型,顶层的雷公柱和葫芦串直插云霄,它象征村寨或氏族的凝聚力犹如雷电的威力,势不可当。葫芦串图形建筑还隐含期望人丁兴旺、世代繁衍、发达昌盛之意(在侗族神话中,人类始祖姜良、姜妹依靠葫芦才躲过洪水滔天的大难,从而繁衍后代,葫芦因此成为世世代代侗族人民心目中人丁兴旺的象征物)。
鼓楼建造多种多样,最具代表性的有两座。
马胖鼓楼:始建于清朝,由技师雷文兴率领12名徒弟精心设计施工而成。该鼓楼呈宝塔形,由4根长13米、直径近2米的大杉木组成整体结构的支柱,外加小柱和飞檐,层层叠穿而成,楼高15米、长宽11米,共9层。1963年,马胖鼓楼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江鼓楼: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县庆建设项目之一,于2002年11月建成,由当地著名的侗族民间工匠师杨似玉的团队携手建造。该楼集文化、观赏、旅游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创下四个之最:占地面积最大。该楼共有60根柱头着地,占地面积达600平方米,连同装饰一新的广场,总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三江鼓楼的落成为侗族群众开展社交、集会、节日庆典提供宽敞的活动场所。高度最高。三江鼓楼竣工时为当时最高的鼓楼,建有27层重檐,总高度达到42.6米,站在最高层可以俯瞰县城四周和周边村寨的全景。楼层最多。三江鼓楼除楼顶两层外,其余25层瓦面等距收分,层层紧缩,使楼面呈金字塔形,端庄平稳。每层檐角轻盈起翘,精巧的雕饰以及鲜艳的檐板彩绘,与庞大、粗犷的楼身形成鲜明对比,整座楼将轻重、拙巧、疏密、粗细、刚柔完美地结成一个整体。主柱最大。支撑鼓楼的4根杉木主柱直径均在70厘米以上。第一主柱的树龄已有208年,直径85厘米、高27米;第二主柱的树龄也有206年;第三、第四主柱的树龄亦在百年以上,这在鼓楼建筑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当年仅将一根巨木抬出山,就动用近百名人力,靠人工抬到公路边后,再用吊车、铲车装上大卡车,从富禄山区运到三江县城足足花了一个多星期。
三江鼓楼在设计上既取众鼓楼之长,又独具特色,为增强旅游观赏功能,工匠师在楼身当中分别设计了4层观礼台,最高一层观礼台位于第25层。在鼓楼的基座石上雕刻着反映侗族习俗的抢花炮、踩歌堂、打油茶、斗鸡斗鸟,以及种棉织布等日常生活场景的浮雕,图案栩栩如生,乡土气息浓郁,展现出侗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侗族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艺,令人叹为观止。鼓楼之美,不仅美在它赏心悦目、雄伟壮观的结构外观,更美在它传播精神文明的内在象征。
风雨桥的传说和寓意
在侗族神秘古老的传说中,关于桥的来历有两种。
一种传说是:很久很久以前,一条白龙从南海游入内河时,不知不觉来到侗乡。白龙从水中探出头时,听到一阵悦耳的歌声,循声望去,山坡茶林中有一个侗族姑娘正在边采茶边歌唱,她就是远近闻名的寨花银女。白龙被她的美丽吸引,为她的歌声陶醉,顿生爱慕之情。突然,乌云突变,电闪雷鸣,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姑娘瞬间不见踪影。白龙到处寻找,终于在河底发现奄奄一息的姑娘,白龙把她救上岸,化身为一个英俊青年静静地守护在她身旁。终于,姑娘醒过来,万分感谢白龙的救命之恩,更为他的善良深深打动,白龙也向银女表白自己的倾慕之情。他们两情相悦,互定终身,结为夫妻,在侗寨一起幸福生活,生儿育女。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天,白龙外出打猎却再也没有回来。原来,南海龙王得知白龙私自与凡人结为夫妻,勃然大怒,派虾兵、虾将捉拿白龙打入水牢,宣布将他永世监禁。银女思念丈夫,天天盼,夜夜哭。孩子们也时刻想念父亲,他们根据白龙离去的身影,修建了一座回龙桥,寄托思念之情,盼望白龙早日回家。从此,侗寨慢慢建起各式各样的风雨桥。
另一种传说是:远古时候,侗乡的河流上没有桥,行人过往全靠踩踏河中露出水面的大石头一步步跳过去。一天,一位漂亮的侗家姑娘挑着一担柴火,唱着歌正踏石过河。突然,河水翻滚,巨浪滔天,一条黑龙蹿出水面,将姑娘卷入水中,两岸的乡亲们见状大声疾呼:“救人呀!救人呀!”只见一条白龙从天而降,与黑龙搏斗,最后将黑龙杀死,救下姑娘,然后在上空盘旋了几圈,便腾空而去,消失在云雾之中。为了感谢和怀念白龙,侗族人民就在河上建起一座座美丽的风雨桥,桥体当作龙身,瓦片当作龙鳞,以此永远牢记白龙的恩情。
程阳永济桥
程阳风雨桥内部
风雨桥集亭、塔、廊、桥于一体,建筑风格独具一格,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美学欣赏和民族学研究价值,亭塔顶部及翘角飞檐之上饰有飞鸟、葫芦串、仙鹤等图腾物,使桥体既有雄伟壮丽之姿,又有玲珑精巧之形,寄托了侗族人民的文化观念和美学追求。
桥是福寿之桥,是生命之桥,是破解侗族文化的密码。在侗族人的传统观念中,相信万物有灵魂才有生命,当灵魂离开身体,人的生命也就完结,桥就是灵魂的通道,是生命之源。因此,侗族村寨自古就建有大大小小的桥,大的桥横跨溪河之上,有石板桥、木拱桥、石拱桥;小的桥仅为数米长,可以是架在沟坎上的一块石块、一根横木。大的桥,为村民共同集资出力共建;小的桥,为家庭和个人架设。侗族村寨世世代代都认为,桥建得越大越多,村子的人丁便越兴旺。
桥,还被侗族认为对人一生的健康具有护佑作用。侗族人家的小孩一出生,家中长者就会备办祭品(通常为鸡、猪肉、鱼、酒、糍粑、香纸)祭桥,往后每年的大年三十晚都会祭一次,以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祈福。侗族人民认为,人出生后在桥的庇佑下长大,要常常做善事、积功德。因此一年四季,侗寨中总有人修桥或架桥。
桥,是护佑村寨的“龙脉”。汉文化传入侗族地区以后,侗族地区的桥又附上一层风水理念的神秘外衣。村寨当中如果建设大型的桥,一定要建在村寨下方的溪河之上,而且要选择在溪河两岸两条山梁对接之处。因为山梁被认为是“龙脉”,把“龙脉”对接起来就可形成“龙盘之地”,不仅可以护卫村寨,还可以把上游的财气、福气吸纳起来,使村寨成为聚宝、集福之地。
风雨桥造型独特、种类繁多,三江境内最具有代表性的风雨桥有两座。
程阳永济桥:于1912年始建,1924年建成,历时12年。掌墨师(全程主持建设的“总工程师”)为独峒乡平流村的莫士祥师傅,桥设有两台三墩四孔。桥长77米、宽4米、桥台净距64.7米,桥盖全长81.9米。1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该桥题词。1982年,程阳永济桥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重新修建。
岜团桥:是人畜分道的双层桥,是较早的立交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建成于宣统二年(1910年),由本地侗族工匠石含章、吴金流等人设计建造而成。桥长50米,有两台一墩两孔,在墩台之上建有3个亭,亭高均为8米,同为歇山式五层座檐。岜团桥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精湛的建筑艺术
侗族木构建筑种类繁多,有民居(吊脚楼)、鼓楼、风雨桥、寨门、井亭、凉亭等,这些建筑汇聚成群落,依山傍水,式样美观,建筑技艺精巧,体现了侗族工匠高超非凡的建筑工艺水平。
在侗族木构建筑群落中,无论是结构复杂的鼓楼、风雨桥,还是结构较为简易的凉亭、吊脚楼等建筑,均依地理环境而精心设计,每一座木构建筑都独具特色。鼓楼在民居中拔地而起,威严挺拔;风雨桥飞檐翘首,卧江舒展;吊脚楼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工匠在造型设计中遵循均衡、对称、和谐的规律,运用直线、斜线、曲线、折线进行多重组合构图,构成比例协调、均衡对称、结构完美的建筑造型艺术。透过这种美的形式,可以看出侗族人民所追求的是一种对规范程序的遵从、社会分配的均衡和人际关系协调的价值模式。
鼓楼有密檐式、巢式、干栏式、楼阁式、门阙式、厅堂式等,内部结构十分复杂,纵柱林立,横枋层叠,枋柱纵横交错,除独脚楼以单根粗大的杉木做主承柱,多数的鼓楼均以4根粗大的杉木做主承柱。主承柱从地面直通楼顶。主承柱之间用穿枋连接成一个长筒形的井架。4根主承柱称内环柱,在内环柱的四周用穿枋连接檐柱,多为8根或12根。檐柱的不同排列,构成不同的平面。底檐柱称外环柱,利用逐层内收的梁枋和设置的檐柱、瓜柱作支撑,层层挑出楼檐,从而构成自下而上、逐层内收的横穿直套的枋柱网,这就是鼓楼内部的一般构架。鼓楼的顶部结构,设计十分巧妙,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鼓楼顶部的外形多为悬山、歇山和多坡面攒尖等3种形式。攒尖顶中,有单层和双叠顶之分。鼓楼顶部的内部结构,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在主承柱上架梁,支撑雷公柱,并利用斗拱铺作的井干式枋架承载四周瓜柱,再利用穿枋与雷公柱连接成顶架。这种以穿斗结构为主,同时又把台梁和井干式结构融为一体的巧妙做法,使顶层檐口比楼身各层高,起到突出表现冠冕的作用。其二,在主承柱顶端各加一翘首,前后用穿枋连接,以支撑顶部中间布设的两根短柱,再于主承柱上下两条环形穿枋间加立短柱,用以支撑顶层边檀,又于中间短柱上架梁,竖立雷公柱于其上。双叠顶的做法是在单顶之上再立4根或6根短柱和一根雷公柱,于短柱上端设棂窗,又于其上斗拱铺作挑出顶檐。双叠顶使鼓楼的冠冕更加突出,产生一种意欲腾飞状态之感。
风雨桥的造型结构独特,多为石墩木面桥,亭、塔、廊采用榫卯结合梁柱体系,通常以平面构架连成整体,重檐翘角,层次分明,美观雅致。亭、塔、廊之间设有栏杆、坐凳,栏杆外挑出一层风雨檐,既增加桥的整体美感,又保护桥面和托架梁。亭、塔顶部的造型有悬山、歇山和攒尖3种形式。在屋脊、翘角飞檐之上,饰有飞鸟、龙绞(一种小龙)、葫芦串、仙鹤等图腾物,使风雨桥既有雄伟壮丽之姿,又有玲珑精巧之形。风雨桥的整体设计独具匠心,整体结构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建筑学家称之为“榫卯抵承梁柱体系之大观”。风雨桥的建筑模式将这一体系在力学方面的运用,达到极高的程度。
吊脚楼的造型结构也很有特色。木楼的吊楼由立贴式木排架第二、三层横梁挑出悬臂,上下悬臂端部贯以悬空木柱,铺设楼面和栏杆即成为吊楼。四五层高的房子设2层吊楼。上层吊楼挑出的悬臂比下层悬臂长0.5米左右,其悬柱长度比下层悬柱短得多,上下层悬柱共同承载挡雨檐的重压。这种结构方式令承载能力提高,榫头也不容易松动。吊楼的力学性能优越,建筑艺术效果显著,面积充分利用,是榫卯结合木构建筑极妙的处理方式,这是侗族木构建筑艺术重要的特点之一。吊脚楼的档雨檐从横梁下挑出悬臂,置檀桷盖瓦构成,它遮护着联系梁、梁柱接点、楼板端头以及悬柱等构件,使之不被日晒雨淋,从而延长木质结构的使用寿命并起遮阳降温作用;为使效果显著,往往用上几重档雨檐,形成侗族重檐迭次的又一艺术特色,使建筑形状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侗族吊脚木楼结构独特、造型精巧、经济实用、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热供性能极佳,建筑手法匠心独具,是我国民族宅居建筑中不可多见的珍品。
侗族木构建筑特有的形意结合的建筑装饰。建筑装饰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立体建筑的形式美与意境美的有效方法。侗族工匠通过艺术手段在立体建筑的屋脊、挑手、檐部、柱头、榫头、栏杆、门窗等各个部分,采用凿刻、雕塑、绘画、叠砌等多种艺术手法,构成不同的花纹图案。这些图案构图严谨、组合规整、均衡对称、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加上工匠师娴熟的刀法,细腻的工艺,呈现出强烈的装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从而为古老庄重的立体建筑增添灵秀之美和古色古香的艺术韵味。
侗族工匠精湛的手工技艺使得侗族木构建筑作为侗族文化的象征之一而蜚声海内外。侗族建筑工匠是天生的建筑艺术大师,每次建筑施工之前,他们会先到现场丈量一番,整体构思便全在脑海中,最让人感到神奇的是工匠师傅使用的墨师文。在历史上,侗族工匠绝大多数不认识汉字,为准确地标明每个木构件所在的部位,侗族工匠创造了13个建筑符号,称为墨师文,师徒世代相传,一直沿用至今。这13个建筑符号是ㄋ、、、、∨、Z、、、土、、井、、川。这是一种绝无仅有的侗族建筑符号,除墨师外,他人无人能识。对于建筑中各种构件名称,墨师都烂熟于心,就靠着这13个神秘的符号,他们不需要绘制图纸,仅用手中一把自制小角尺、一竿整根楠竹破开刻制的丈尺和一支竹片沾墨笔,就能将成百上千,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梁、柱、枋、板、眼等都一一准确记录下来。然后,由施工木匠用手锯、凿子、斧头、木刨及长头控镐在“木马”上制作而成。最后,将各种部件在现场组合搭建,所有部件竟然严丝合缝,毫厘无误,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种绝技。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侗族民间工匠以他们手工技艺的独特、精巧、自成一格,为中华建筑史增添瑰丽的篇章。
迄今已有百年历史的双层立交桥————岜团桥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不仅展现侗族民间工匠超凡的手工技艺,更集中体现侗族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它的设计、结构、制作,无不蕴含侗族的民族信仰、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侗族木构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会举办各种仪式,均带有浓郁的侗族传统文化色彩。
建鼓楼动工挖地基时,要烧香、烧纸祭拜神灵、祖先,供奉熟猪肉、酸鱼。上梁时,除供奉祭拜,还要唱祭祀歌;竣工时,要举办盛大的“百家宴”举寨庆贺。建设鼓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凝聚民族情感、传承民族精神的过程。
风雨桥竣工之时,要举行盛大的踩桥庆典:在桥上铺上一匹红布,由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者率领村里老人先过桥。这时,铁炮声、鞭炮声、芦笙声、欢呼声,在桥的四周中响起;然后,本村的男女老少、外村和外地赶来庆贺的人,排成长长的队伍一起来踩桥。踩桥仪式,通常要进行几天几夜。
即便是建普通的民居吊脚楼,各种仪式也都十分隆重。在新木楼竖柱上梁之时,要举行上梁仪式,由掌墨师登上屋顶吟诵祝词,并通过从梁上悬挂下来的一匹红布给主家运送“银宝”(以扁圆形的糯米糍粑来替代)以示财源广进。新木楼搭建好之后,择良辰吉日举行进新屋仪式。仪式多在天将拂晓之时举行,吟诵祭词祝语后,先在火塘生火,然后燃放鞭炮。亲朋好友听到鞭炮声,便送来礼品(多为大米、酸肉酸鱼、常用的家具等)共同庆贺,主人家杀猪宰羊,设宴款待众亲友。封楼竣工之时,举行盛大的开楼门庆典仪式。不仅本村的男女老少均参加,附近村寨也都派出芦笙队、歌队抬着“红猪”来庆贺。仪式由讲彩话开始,以对歌为高潮,欢声雷动,楼门打开之后,先放铁炮、鞭炮,然后吹起芦笙,唱起祝福歌,连续几天几夜,宴席不散,笙歌不断。
珍贵的价值所在
侗族木构建筑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鼓楼为寨民议事、休闲的中心;风雨桥不仅方便群众过河,还能遮风挡雨;吊脚楼经济适用、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冬暖夏凉。鼓楼、风雨桥、戏楼、井亭、凉亭等是村寨全体成员人人都能共享的公益性公共设施,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各村寨的鼓楼、风雨桥、戏楼都是由寨民集体讨论商定,群众积极投工献料、集资筹建的。无论工程多大、耗资多少,全靠募捐解决。各家各户有木捐木、有钱捐钱、有力捐工,尽力而为,连邻近村寨也乐捐相助。古往今来,但凡举行祭祀、庆典、议事、歌舞、迎宾等集体活动,全寨男女老少接踵而来,会聚鼓楼、风雨桥,积极参与。
千百年来,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巧妙地把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信仰与民族精神融入一座座木构建筑中,形成独具侗族特色的鼓楼文化、廊桥文化。鼓楼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侗民族独特的价值追求与审美情趣,既是对中华传统和谐思想最生动的诠释,又展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具有鲜明的公益性、浓郁的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
侗族是一个特别注重公益事业的古老而优秀的民族,“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作为侗族鼓楼文化的典型代表,鼓楼与风雨桥集中展现出其鲜明的公益性。鼓楼是侗族人民精神维系之所,他们把鼓楼当作凝聚民族情感、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建设鼓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凝聚民族情感、传承民族精神的过程。鼓楼、风雨桥、戏楼等场所,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孩童,男女老少都喜欢齐聚于此。大人交流生活琐事、娱乐消遣,孩童在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中自由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除了娱乐,鼓楼还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成为宣传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阵地和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中心。人们在这里学习政治、法制、文化、科技,接受现代信息,掌握致富本领。鼓楼以其广泛的群众性吸引着每一位村寨成员来到这里交流学习,融洽感情。一座座鼓楼的存在,其文化力量使得侗族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日益增强,各个村寨的团结和睦不断巩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侗族群众是鼓楼文化的创造者、建设者,也是鼓楼文化成果的享用者。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友爱相处,一家有难,众人帮扶,体现着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并形成以族长或寨老为核心的凝聚力,共同维护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利益,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这种特定群体的集体意识的外延,使人们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即使不同族、不同寨,在他乡遇到同乡也倍感亲近,一人有难,众人会鼎力相助。
同时,受中庸思想的影响,侗族十分注重“中和”,强调人与人、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这种仁和礼的完美和谐体现了人们循规蹈矩、遵守秩序的集体意识,更体现了亲善、仁爱、积德、行善的民族精神、民族心态。三江林溪乡冠洞村小到各家各户的改厕、改灶、巷道硬化,大到寨上的修建码头、集体大型活动,村民们群策群力。他们把这种共同参与、互帮互助看作一种集体荣誉,只要对村寨和寨民有益,不管有钱无钱、钱多钱少,全寨男女老少都积极参与,鼎力帮助,团结协作。政府投资扶持的事情,全村同心齐力做好;政府扶持不到的方面,全寨村民自发行动,不计较个人得失也要做好。
在侗族的木构建筑群落中,每一座建筑都凝聚着侗族历史中的民族文化因素。如村寨的选址、村寨建筑的布局等,都蕴含本民族的传统宗教信仰和审美理念。每座吊脚楼的屋梁上均镶有银币、布匹、稻穗、毛笔等物,银币象征钱财广进,布匹、稻穗,象征有吃有穿,毛笔象征人才辈出。鼓楼结构中的一根雷公柱,4根主承柱、12根檐柱,代表一年四季12个月,象征天长地久;鼓楼顶上的葫芦串,隐含神话中人类始祖依靠该神器抵抗滔天洪水,象征人类繁衍,代代相传;鼓楼和风雨桥飞檐上的仙鹤、鱼、龙等民族图腾,象征民族的兴旺发达、腾飞。
侗族吊脚楼
侗族很多与建筑有关的活动也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如每座建筑进行竖柱上梁之时,均要举行上梁仪式,由掌墨师唱祝福歌和上梁歌。在鼓楼和风雨桥举行竣工庆典时,要举行盛大的开楼门和踩桥仪式,鼓楼至今仍为侗族村寨进行祭祀、议事、集会、迎宾、庆典、歌舞、娱乐的重要场所,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之地。以上这些历史文化积淀仍较为完好地保存至今,为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标本。
侗族木构建筑及其技艺的环保价值亦十分突出。所有木构建筑均选用天然材料,无污染,环保宜居,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侗族人崇尚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理念根深蒂固,并生动地凝聚在每一座木构建筑中。从村寨选址模仿天体布局,到建筑造型设计讲究与自然融为一体;从风雨桥的依山傍水,到鼓楼的天人合一,无不体现出侗族人民珍重大自然的观念。这种观念,正是侗族人民环保意识的思想基础。在侗族村寨中,人们爱护山水、林木的风俗延续至今。凡有建筑动工之前,都要经过全寨人集体讨论研究通过才可进行;凡进行砍木、挖土、取水活动之前,都要举行庄严的仪式,寓意取得大自然的同意。侗族建筑工匠在施工时,更是视竹木为宝、土石为金,精心设计和计算所需材料,尽量不向大自然多取一草一木。走进如今的侗乡,满目林木葱郁、山清水秀,各个村寨山环水绕,各种木构建筑掩映在翠竹绿树之间,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这,正是得益于侗族人民巧妙地解决了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的结果,也正是侗族木构建筑技艺珍贵的环保价值所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