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伟深入崇左调研并主持召开协调会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提出 厚植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推动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相机协商会上提出 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 全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进会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桂林召开
- 自治区政协召开“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工作专题研讨暨播出100期座谈会
青年周恩来共产主义信仰的确立
张家康
五四运动前,周恩来在留学日本时,已经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时,他是天津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1920年1月29月,天津各校五六千人奔赴直隶省公署请愿,遭到军警的阻拦和镇压,周恩来等被捕囚禁。在被羁押的半年时间里,他重新思考了许多问题,如他在一封信中所说,理想信念的“思想是颤动于狱中”的。出狱后,他即赴欧洲勤工俭学,经过实地考察,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
“一种爱国热忱,似已达于沸点”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父亲为人忠厚,不善交际,母亲性格开朗,处事精明。不满半岁时,周恩来被过继给叔父,不久,嗣父去世,由嗣母陈氏抚育。陈氏性格文静,才学出众,对他的成长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周恩来10岁时,嗣母去世。
12岁那年,周恩来伯父周贻赓在奉天(今辽宁)谋事,经济收入比较稳定。周贻赓没有儿子,便写信让周恩来去东北跟随自己生活。周恩来后来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我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周恩来初入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很快,伯父把他接到沈阳读书。老师很开明,常给他们讲述时事,讲述民族英雄的故事。他正是从此养成天天读报的习惯。当时的《盛京日报》,周恩来几乎每天必读。一次,老师问学生们:读书为的是什么?有的回答是为了帮助家里记账,有的又说是为了将来个人的前途,他却脱口而出:“为了中华之崛起!”
周恩来的各门功课都是名列前茅,成绩尤为突出的当属国文。他的作文常被老师批语为“传观”,贴在学校显眼的墙报栏。1912年10月,他写了一篇作文——《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14岁的他在文章中就表现出一种历史担当的责任感,“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教育之目的,“非即欲吾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耶?以将来如许之重负,基础于小学校三四年中,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
东北气候寒冷,冰天雪地,这对来自四季有序的江淮地区的周恩来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面临生活环境的转换,他一点也不畏难惧怕,一直坚持在凛冽的寒风中跑步、踢球和做操,以此驱除寒意,强身健体;由吃大米改为吃高粱米,他也很快就习惯了。几年下来,体格反而比以前强健多了。后来,周恩来对辽宁大学的学生说:“我身体这样好,感谢你们东北的高粱米饭、大风、黄土,给了我很大的锻炼。”又说:“吃高粱米,生活习惯改变了,长了骨骼,锻炼了肠胃,使身体能适应以后艰苦的战争年代和繁忙的工作。”
1913年春,周恩来的伯父调到天津工作,他随之跟往。8月,周恩来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和在东北一样,他学习用功,成绩优秀,尤其是国文和数学。他的作文连续两年参加学校组织的作文比赛,而且都是第一名。课余喜读书,不仅读《史记》等古籍,而且还读《民约论》《法意》和《天演论》等,视野更为开阔了。
入学的第二年,周恩来和同班同学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会内活动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会员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280多人。周恩来主持出版会刊《敬业》,在创刊号上,他发表《春日偶成》: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
时政的黑暗如遮天蔽日的雾霾,令人窒息。小小年纪的他以汉代张良博浪锤击秦始皇为榜样,表明前赴后继,英勇无畏反抗专制暴政的决心和毅力。
正是他的聪明才干和热心服务的精神,博得同学和校方的信任和认可。南开4年,周恩来是敬业乐群会智育部长、副会长、会长,是《校会》总经理、演说会副会长、国文学会干事、江浙同学会会长、新剧团布景部副部长、暑假乐群会总干事等。他的组织能力和才干在南开得以培养,这对他的一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仅的同学喜欢他,老师也很喜欢这个学生。他和校长张伯苓的关系就极为融洽。几乎每个周末,周恩来都要去张校长家长谈。张伯苓常对家里人说:“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校董严修也十分器重他,想把他的女儿许配给他,曾让人向他提起此事,他婉拒了。周恩来曾对好友说:“我是个穷学生,假如和严家结了亲,我的前途一定会受严家支配,因此辞却了。”
1917年寒假中,周恩来随学校新剧团观摩团去北京,在京短短的3天,“睹社会之腐陋,闻政府之黑暗”。回校后,他在一篇作文中写道“踯躅途中,睹乞丐成群也,则推己及人,视天下饥如己饥,溺如己溺。”“殊弗欲埋首窗下,孳孳于字里行间,而置他事于不问也。”这种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心,已经变成一种关注与担当的责任心。
周恩来在南开的4 年,正是民族灾难深重的4年。袁世凯统治下的民国,丧权辱国,列强欺凌。英国武装侵犯西藏,沙俄策划外蒙独立,日本强行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称帝,督军团事件,张勋复辟等等,一桩桩一件件,可谓“城头变幻大王旗”了。他对这方生于兹养于兹的祖国的苦难,感到心如刀剐的痛苦,他在作文里发出了悲愤的呐喊:
呜呼,处今日神州,存亡危急之秋,一发千钧之际,东邻同种,忽逞野心,噩耗传来,举国骚然,咸思一战,以为背城借一之举,破釜沉舟之计。一种爱国热忱,似已达于沸点。
当时,在知识层普遍流行“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主张。周恩来也曾相信过“贤人政治”,以为执政者如能“崇尚教育”“振兴实业”,国家就不难走出困境。可是,感官的刺激太直接了,他忧愤焦虑,寻寻觅觅中,一些基本的朴素的理念已经形成,“阶级不除,无平等之理,人群不合,无爱国之理。”“无分畛域,勿拘等级,孤寡者怜之,贫病者恤之,忧者奖之,劣者教之。合人群而成良社会,聚良社会斯能成强国家。”正是基于这些理念,他才有了方向目标和价值取向。
“二十年华识真理,于今虽晚尚未迟。”
1917年7月下旬,周恩来与李福景等同学筹划赴日本考官费留学生。行前,周恩来到东北探望伯父,并到沈阳母校同师友话别,为同学郭思宁题写临别赠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时”。
9月,周恩来由天津乘轮船赴日本,并赋诗一首: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诗意豪迈遒劲,表明东渡日本留学,研习各种学问是为了“济世”救国,十年苦读为的是成就救国救民的大业,这是他的理想和誓言。10月,周恩来入东京神田区东亚高等预备学校补习日文,准备报考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来到日本时,周恩来家里的境况已是一天比一天困难。留学日本对他来说,只有走官费也就是奖学金一条路了。他自觉压力很大,只能格外用功。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现在唯有将家里这样的事情天天放在心上,时时刻刻去用功。”这种朴素的感情,变压力为动力。“我想我现在已经来了4个月了,日文日语一点儿长进也没有,眼见着高师考试快到” “我一个人,除了念书,还有什么事可做呢?用功呀,用功呀,时候不再给我留了。”
周恩来一如往常地关心时政,关心民族的存亡兴衰。他以“求学的眼光”,观察“日本人一举一动,一切的行事”,每天看报都要细心研究日本国情,从而发现,日本军国主义是“有强权无公理”的制度,对外侵略扩张,弱肉强食,欺凌霸道。他由此感悟:“我从前所想‘军国’‘贤人政治’这两种主义可以救中国,现在想想实在是大错了。”
周恩来很喜欢读梁启超那笔端常带感情的文字,他在1918年1月23日的日记中写道:
晚间我又拿起梁任公的文集来看,念到“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如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几句诗,我的眼泪快要下来。忽然又想到任公做这诗的时候,不过二十七八岁,我如今已痴长十九岁,一事无成,学还没有求到门,竟真正是有愧前辈了。
他特别欣赏梁启超的一句话——“世界无穷愿无尽”,尤其赞成人应该树立志向,因为“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
那个时代青年的成长,怎么也绕不开《新青年》。1917年2月15日,他在日记中写道:
晨起读《新青年》,晚归复读之,对其中所持排孔、独身、文学革命诸主义极端的赞成。……从前我在国内的时候,因为学校里的事情忙,对于前年出版的《新青年》,没有什么特别的去注意,有时候从书铺里买来看时,亦不过过眼云烟,随看随忘的。
现在回过头来重新阅读《新青年》,决不会再是“过眼云烟”了,而是摒弃了“我那从前的一切谬见”,舍旧谋新,找到了新标准,这新标准就是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
1918年5月初,北洋军阀政府和日本政府即将签订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消息传出后,激起旅日中国留学生的强烈反对。周恩来积极投入这一运动,参加旅日中国留学生的爱国团体——新中会。他在入会演说中分析了中国衰弱的原因,“全是因为不能图新,又不能保旧,又不能改良”的缘故,而“泰东西的文化比较我们的文化可以说新的太多”“望诸同志从心中存着这新字,中国才有望呢!”他还向其他会员赠送了两句话:“哲学的思想,科学的能力。”
1971年1月29日,周恩来在会见日本友人时说,他到日本不久就爆发了十月革命了。“关于十月革命的介绍,我在日本报纸上看到一些。那时叫‘过激党’,把红军叫‘赤军’。”最初,他倒没有那么在意,引起他在意和兴趣的是在次年的4月23日晚上,他在《露西亚研究》杂志上读到一篇论述俄国党派的文章,了解到俄国民主党分为两派,过激派的“党魁”是列宁,“主张完全的民主,破除资产阶级的制度,实行用武力去解决一切的党纲。”他说:“过激派的宗旨最合劳农两派人的心理,所以势力一天比一天大,资产阶级制度、宗教的约束全都打破了,世界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恐怕要拿俄罗斯作头一个试验场了。”
“社会主义的国家”和“列宁”,这些关键词已深入周恩来的脑海。当时的日本,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同时涌入,传播很快,介绍这些思潮的书籍很多。他阅读了约翰·里德《震撼环球的十日》,对十月革命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他又阅读了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京都大学教授河上肇的《贫乏物语》,幸德秋水的《社会主义神髓》,片山潜的《我的社会主义》,这些著作比较通俗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正是从这些书中,周恩来开始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
当时的中国国内,尚没有一本完整的马恩列著作的完整译文,列宁的作品甚至一篇也没有。对于不懂英文和日文的中国人来说,要想接触马恩列,语言的困难就是最大的障碍。他已能直接阅读英、日文著作,比较起国内同年龄段的年轻的知识分子,他无疑更早更多的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他在日记中写道:“二十年华识真理,于今虽晚尚未迟。”
1919年3月,得知南开学校即将开识大学部的消息后,周恩来立即决定回国就读。归国途中停留京都,他写下《雨中岚山》等3首诗,诗中写道:
潇潇雨,雾朦胧;一丝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姣妍。
尽管所寻所求的思想不是那么的明晰,可他仍在求索这“人间的万象真理”之中。
“思想是颤动于狱中”
周恩来于当年4月底回到天津,不多日,
便爆发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天津中等以上学校成立了学生联合会,成立了以女校学生为主体的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面对蓬勃兴起的学生爱国运动,教育当局决定提前放假,推迟开学,意在分流学生,使运动不能发展下去。此时,运动也进行两个多月了,学生中也有厌倦的情绪。周恩来看到了这一点,在一次南开学校的茶话会上,他对下一步的运动提出了建议:“宜审慎,有恒心,有胆力,方能成功。”
他受学联授命主办《天津学生联合会会报》,这份会报正式创刊于7月21日。此前,为扩大会报的影响力,周恩来已在《南开日刊》上发表了由他起草的《天津学生联合会会报发刊旨趣》,说《会报》将“本民主主义的精神发表一切主张”“本‘革心’同‘革新’的精神立为主旨。”“革新”就是改造社会,“革心”就是改造学生自身的思想。《发刊旨趣》发表后,被天津各大报纸所转载,影响所及,订报单一封接一封,订户已近2万。这些订户中,除大多是学生外,还有铁路、邮电员工及资本家等,甚至北京、保定和上海都有它的读者。
五四运动时,天津之所以出现学联和女界爱国同志会,就是因为受封建习俗的束缚,男女要严格地区分性别界限。经过运动的洗礼,这种界限早已打破。当张若名提出把两个组织合二为一时,立即得到了响应。在这个意见的基础上,他提出应该学习北京的经验,从两个组织中选出一些骨干分子,组成一个更严密的组织,并出版一个刊物。经过十多天的准备,9月16日,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组织——觉悟社,并出版不定期刊物——《觉悟》。
觉悟社成立不久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11月25日,北京《晨报》把觉悟社称作“天津的小明星”,说“该社产生了3个月,会员是天津学界中最优秀、纯洁、奋斗、觉悟的青年。”“他们抱了时时觉悟,刻刻觉悟的决心,所以叫觉悟社。”这些青年学生都有一颗赤子之心,爱国,致力社会进步。当然,他们中大多数人思想意识都还是在朦胧状态,像周恩来那样已在日本初步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还是少之又少。
根据周恩来的提议,觉悟社邀请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来天津讲演,指导觉悟社的活动。李大钊对觉悟社打破男女封建主义的界限,实行男女同学组成一个团体,出版《觉悟》等都非常赞许,并建议大家阅读《新青年》《少年中国》等,“分类研究各种学术问题。”觉悟社还先后邀请徐谦讲《救国问题》,包世杰讲《对于新潮流的感想》,周作人讲《日本新村的精神》,钱玄同讲《白话文学》,刘半农讲《白话诗》等。“救国”“白话文学”“学生根本觉悟”“妇女解放”“工读主义”等新思潮,是他们常常讨论的话题。
1919年9月25日,南开学校大学部开学,设文、理、商三科,学制四年,学生共96人,教师17人。周恩来已在9月8日注册入学,学号62号,是文科生。不几天,大学部决定改名为南开大学,他是南开大学的第一期学生。
1920年1月23日,学联调查员在魁发成洋货庄检查日货,突然遭到3个日本浪人的毒打。各界代表向省公署请愿时,警察又殴打学生,并逮捕了各界代表20多人。时隔两天,当局又查封天津学联、天津各界联合会、国民大会,并贴出布告对这些团体“一律取消”,不许可“私行集会、结社”等,已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了。1月29日,各校学生五六千人集会后,由周恩来为总指挥,前往直隶省公署请愿。他和郭隆真、于方舟、张若名为代表,冲破警察的阻拦,强行闯入省市公署,提出4点要求:驳回日本通牒;拒绝山东问题直接交涉,催办福州惨案的交涉,取消中日军事协约;恢复天津学联原状;释放被拘代表,不干涉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
省公署非但没有接待他们,反而把他们拘捕。
囚禁之中,周恩来给同学们讲了世界工业革命史,然后又分5次作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讲演。据当时编写的《检厅日录》记载,讲演的内容有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史、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等。这些知识来自他在日本的学习和研究。在各方的压力下,7月17日,天津地方审判厅在开庭审判后,宣布“期满”释放周恩来等全体被拘代表。
这半年失去自由的日子里,周恩来冷静地回过头来检讨自己所接触乃至信奉的思想,从而重新作出信念和理想的抉择。他在一封信中说“思想是颤动于狱中”。半年的沉思,他的一种革命意识的萌芽,如他所说,“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出狱后,他主持了觉悟社年会,在总结一年来天津学生和各界救国运动的经验教训后,认为:只有把五四运动以来成立的大小进步团体联合起来,加以改造,采取共同行动,才能改造旧的中国,挽救中国的危亡。
同时,经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的推荐和资助,他决定去英国留学考察。之所以出国留学,如他所说:“主要意旨,唯在求实学以谋自力,虔心考查以求了解彼邦社会真相暨解决诸道,而思所以应用之于吾民族间者。”行前,周恩来与《益世报》商定,作为它的驻欧记者,以撰写旅欧通信的稿费,维持旅欧期间的生活。
“我们当信共产主义的原理”
1920年12月中旬,周恩来等搭乘法国邮轮波尔多号,经过一个多月的漂洋过海,终于到达法国马赛。因染有小恙,在巴黎作短暂逗留。元旦一过,周恩来又乘轮船渡过英吉利海峡,于1921年1月5日到达英国伦敦,准备在这里入学。这是他的第一次远途,更是一次眼界开阔的他国之旅。
初到英国,这里丰富的物质生活和欧战所带来的震荡和不安,交互映入他的眼帘。他当即给《益世报》发去一篇通讯,写道:
吾人初旅欧土,第一印象感触于吾人眼帘者,即大战后欧洲社会所受巨大之影响,及其显著之不安现状也。影响维何?曰生产力之缺乏,经济界之恐慌,生活之窘困。凡此种种,均足以使社会上一般人民饥寒事业交困于内外,而复益之以战争中精神文明所得间接之损失,社会之现状遂乃因之以不安。
并认为,“使欧洲危机终不可免而至于爆裂也,则社会革命潮东向,吾国又何能免?”
当时“温和”“稳健”的费边社会主义,在欧洲颇受欢迎。周恩来虽然年轻,却思虑缜密,没有轻率地作出结论,而是在反复的考察和思考。在英国时,他给表弟陈式周去信说:“弟之思想,在今日未大定,且既来欧洲猎取学术,初入异邦,更不敢有所自恃,有所论列。”“至若一定主义,固非今日以弟之浅学所敢认定者也。”
社会改革不外乎两类选择,一类是在旧的体制上的改良,如现在的英国;一类是颠覆似的革命,如十月革命后的俄国。中国究竟应该是英式还是俄式,他也一时拿不定主意,所以在给陈式周的信中说:
若在吾国,则积弊既深,似非效法俄式之革命,不易收改革之效;然强邻环处,动辄受制,暴动尤贴口实,则又以稳进之说为有力矣。执此二者,取俄取英,弟原无成见,但以为与其各走极端,莫若得其中和以导国人。至实行之时,奋进之力,则弟终以为勇宜先也。
本以为“中和以导国人”是一良法,可在伦敦的两个多月里,英国煤矿工人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同盟罢工,促使他的观念发生了改变。1921年4月以后,罢工再掀高潮,参加的工人多达百万。周恩来先后写出《英国矿工罢工风潮之始末》《英国矿工罢工风潮之影响》《煤矿罢工中之谈判》《英国矿工罢工风潮之波折》《英国矿工总投票之结果》等9篇通讯。他认为“资本家无往而不为利,欲罢工事件之妥协难矣。劳资战争,舍根本解决外其道无由,观此益信。”最终舍弃费边社会主义,认定中国只能走俄式社会主义,也就是十月革命的道路。
到了法国后,周恩来除了补习法语外,便是社会调查。一者为的是“对于一切主义推求比较”,二者要给《益世报》撰写通信,这项工作往往是通宵达旦。有时还翻译一些稿件,为的是赚得生活和学习的费用。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来自书籍和报刊,当时的法国,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和报刊,书店、图书馆和报亭都可以购买和阅读。正是在法国,周恩来比较系统地阅读了英文版《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他在书中划了粗粗的杠杠,写了眉批,记了心得。在他读过的《卡尔·马克思的生平与教导》一书中,他在马克思的这些话下划了粗粗的线条:
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
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一、阶级的存在仅仅因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三、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在经历了五四运动和英、法国的实地考察,在对各种主义和思潮进行推求和比较后,他终于接受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1922年3月,他在给觉悟社朋友的信中说:“现在再郑重声明一句,便是‘我们当信共产主义的原理和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两大原则,而实行的手段则当因时制宜!’”“我认清C.ism(中文译共产主义,引者注)确比你们晚,一来因为天性富于调和性,二来我求真的心又极盛,所以直迟到去年秋后才定妥了我的目标。”
周恩来晚年在一次会议上说:“1920年我到法国,还对费边社会主义有过兴趣,但很快抛弃了。我感谢刘清扬和张申府,是他们两人介绍我入党的。”刘清扬是觉悟社社员,张申府是北京大学哲学讲师,他们是夫妻,都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分子。当创建中国共产党时,李大钊和张申府就是北京最早的成员。1920年12月27日,张申府、刘清扬来到法国。行前,陈独秀、李大钊委托张申府在欧洲建立党的组织。到法国后,张申府首先发展了刘清扬。1921年春,他们介绍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参加共产党后,周恩来革命的信念更加坚定。1922年3月,他给觉悟社社员写信说:“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会变的,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信中还附有一首诗,诗中写道:
壮烈的死,苟且的生。贪生怕死,何如重死轻生!……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他,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坐着谈,何如起来行!
这是周恩来的信仰,周恩来的追求。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体力行的正是年轻时确立的理想信仰。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