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政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小组第十组举行2024年第四次学习座谈会
- 黄俊华率调研组赴河池市调研
- 彭健铭率九三学社界别政协委员赴梧州市开展调研
- 自治区政协机关开展“玫瑰书香”读书分享会
- 孙大伟深入崇左调研并主持召开协调会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提出 厚植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推动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
张兴赢委员在“委员通道”讲述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生动故事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事业。3月4日下午,住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挂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团中国政府代表张兴赢走上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用详实数据和鲜活事例,讲述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实现了从参与者到贡献者再到引领者的角色转变的生动故事。
张兴赢委员
张兴赢介绍,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一年,显著的温升造成了全球各地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事件频发,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去年全国两会闭幕第二天,我就赶赴瑞士参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六次评估报告的政府评审工作,这份历经十年的科学评估报告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未来这种风险将更加复杂且难以管理。”张兴赢表示,中国作为IPCC发起国之一,三十多年来全程参与历次报告的编写,中国科学家连续五届担任第一工作组主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逐年愈加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事件,当前人类社会自救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早期预警,只需提前24小时预警,灾害损失就能减少30%。预警可以挽救生命并提供至少10倍的投资回报。”张兴赢说,2015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国家预警发布系统,形成了政府主导、预警先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救灾的工作机制。我国还建立了亚洲多灾种预警系统,为亚洲及“一带一路”国家提供灾害预警技术支持和帮助。
中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首批缔约方之一,第28届缔约方大会两个月前在迪拜召开,中国向全世界分享中国在气候治理和应对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张兴赢在现场专题组织了中国在适应气候变化和早期预警方面的会议。
近年来,全球粮食生产因为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遭遇了严峻挑战。“面对灾害天气,我们多措并举,通过全面提升早期预警能力,精准预测了降雨区域和量级,为有关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赢得了先机,为粮食生产连续20年获得丰收贡献了力量。”张兴赢表示,古语有云,以实则治。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 黄和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