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新闻
- 孙大伟在设区市政协主席座谈会上强调 全面提升政协履职效能 更好服务我区高质量发展
- 自治区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9次专题学习进行集中研讨
- 徐绍川在助力广西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 费志荣率队赴梧州市开展政协委员联动协商时提出 持续为推进工业园区科创平台建设献计出力
- 钱学明在全区政协“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提出 深化拓展委员行动 联动助推产业振兴
- 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举办“委员经济沙龙·微协商”活动
热门图文
在线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关注 > 正文
【桂在协商】社会协同共建 培育八桂科创新苗
2024-06-29 |
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桂在协商》
青少年是祖国科技发展的未来,也是科学普及的重点人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近年来,广西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在聚合资源、培育青少年科技人才、营造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良好生态方面积极作为。本期《桂在协商》,我们邀约政协委员和各方嘉宾,围绕“社会协同共建 培育八桂科创新苗”这一主题建言献策。
访谈嘉宾
自治区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柳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 覃洁:我们积极发挥科协系统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推动科协系统内部资源与中小学校、高等院校、企事业社团、科普研学基地等场所的科技教育资源,有效地衔接和互动,我们开展了很多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科技教育活动,效果还是不错的,合作的各方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不足。我们还要继续完善科技馆的特色课程,比如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教育一线的教师,参与到我们科技馆科普研学实践课程的开发研究,推出既能对标中小学校课程,又满足不同学段的研学实践的课程。拉长我们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菜单”,创建菜单式的科普研学实践教学的模式,实现中小学校研学探究活动“点单式”的服务,拓展青少年科普知识获得的渠道。构建系统化的教师培训机制和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协同的机制,为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提供成长的平台。抓好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育工作,是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搭建科学家与有潜质的青少年科技人才之间的桥梁,发现具有科研潜质的优秀青少年,并鼓励他们未来投身科学研究事业,有助于推动形成人才高地,满足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和需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关键性支撑和动力源。
第十二届南宁市政协委员、南宁市凤翔路小学校长 韦艳香:关于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方面的问题,在我们小学也是存在的。我们希望今后能够建设更为现代化、更突显科技含量、满足学生沉浸式科技探究实验的场馆。在小学阶段科学教师没有办法做到完全专业对口,科学教学能力有短板。那么我想,科教融合也可以从师范院校开始深度的合作,培养专业的优质的科学教师人才队伍。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我建议可以跨学科融合科技教育,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尝试构建“科学+”跨学科融合课程,如科学+阅读、科学+数学、科学+劳动等。我们还要充分利用校园周边的科技场馆作为校内课程的有力补充。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精神和科学志向,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动力,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将来,青少年才能投身科学事业,建设科技强国,做好培育青少年科技人才,是在为未来做充分的准备。
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黎宁:我们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建阵地,大力推进广西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和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创建;二是建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广西特色的青少年科技人才选拔机制;三是建队伍,广泛发动各类型科技力量参与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我区的科技馆数量少,发展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减”工作科学教育加法的实施。我区现有科技馆达到了8座,按照2022年广西常住人口5047万人计算,我区平均每631万人,才拥有一座科技馆,远低于全国315.2万人拥有一座科技馆的水平,供需矛盾可以说十分地突出。我们一是完善社会联动机制。比如开放科研场所、设备,增强青少年科技体验,完善青少年人才“引育留用”等机制。二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精神。三是促进中学和大学基础学科教育衔接共建。持续推动广西科技馆体系建设,组织学生定期走进科技馆,同时推动更多的科技馆资源进校园,促进校内科技活动发展,为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 陈正:人才培养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努力,我们邀请了郑皆连院士等国家级人才,还有各个专业的优秀教师,来参加我们的科普活动。另外一方面,我们还和其它的一些学院进行联手,利用各个学院在科普方面生动丰富的这些资源,在培训方面丰富的经验,来深化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效果。大学的确要加强跟中小学之间的衔接,我们确实也发现一些问题。首先其实就是科普资源的问题,像我们在服务天峨龙滩特大桥、平南三桥这种世界级大型工程科研项目的时候,通过这些项目来引领开展科普教育非常好,但是要知道我们科普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甚至有些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那他们在校园里没有充分的这种资源,来获取相关的科技信息,要用到这种科普的知识,如果难度过高,就难以达到教育的效果。其次就是如何教的问题,那如何通过深入浅出地去讲解这些科学知识,从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变成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反馈机制不够完善。那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积极地去调研科普教育的一些效果,也多听,包括刚才提到的中小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来不断改进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来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更好地为培育青少年科技人才做出更好的服务。
南宁市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王银安:科普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我们南宁市也是存在的,我们针对科技辅导员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校科技辅导员专业性和延续性不强的问题,2023年,我们也是面向全市的教育系统,分批次组织校级领导、科技辅导员、骨干教师,开展了分期分批这样一个专题的培训,另外我们也针对中小学校科学教育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衔接不够广的问题,我们也要积极去探索中小学校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这样一个对接,搭建平台,也希望我们的高校、科研院所向我们中小学生适当开放。我们要开展科学教育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我们还要用好实践场所,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我们也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形成学校教育有益补充;严格竞赛活动管理,指导中小学生理性选择参加“白名单”竞赛;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探索选拔培养长效机制。
视频连线
广西科技馆馆长、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 黄星华:我们一是通过自主研发展品,提升观众的体验,例如我们自主研发乒乓球炮、声波碎杯等展品实验装置,并开发了涵盖百种科普活动的资源包,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快乐科普校园行”“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等品牌活动,年均百场,让青少年们在体验中学习科学、提升动手能力,其次为进一步科普服务的范围,我们的“中国流动科技馆广西巡展”和“科普大篷车”走遍了广西的每一个市县,今年将完成广西的第三轮巡展。我们还建立以及协助建设了900余所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校外场所,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科技探索和实践的机会。针对科学教育师资薄弱的问题,我们统筹协调了高校、科研院所、科普企业、科普教育基地等多方资源为教师提供优质的科教资源和服务,相继开展广西中小学生教师科学营、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技辅导员培训班等,每年惠及近2000名教师。
结语:
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科技人才培育工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任重道远。打破资源壁垒,建立校内校外科学教育资源的有效衔接;深化科教融合,引入多元主体推进协同育人,需要教育、科技、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协同推进。我们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这项事业,让科创的新苗,在八桂沃土中吸取养分,扎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