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辛幸出席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暨全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工作经验交流会
- 2025年“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举行
- 自治区政协机关召开2025年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议
- 何辛幸赴桂林、百色调研时提出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助力托举幸福“夕阳红”
- 彭健铭赴梧州市调研时提出 强服务 抓机遇 担使命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费志荣出席全区政协“科教振兴 委员行动”工作经验交流会暨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全体会议
为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河池市政协聚焦职业教育发展协商建言
□ 张正民
教育奠基未来,技术变革生活。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职业教育肩负着向社会输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职责,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
2024年12月27日,自治区政协《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节目第103期在广西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首播,来自河池市的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围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民族地区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主题协商建言,共谋发展。
近年来,河池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在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财政十分困难、交通条件滞后、人才十分匮乏的情况下,先后制定出台了《全面加快河池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和政策,不断探索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之路。全市投入职业教育资金15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增幅24.46%,校舍建筑面积增幅85%,实训设备总值增幅186%,专任教师增幅30.4%,学位增加15000多个。初步形成了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等市直学校为骨干,职教集团为平台,贯通中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体系。河池市先后获得自治区政府给予2019年、2021年全区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市督查激励通报表扬。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广西新一轮“双高”院校建设名单(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成为国家示范校、国家重点中职学校、自治区五星级中职学校;5所中职学校、9个专业确立为自治区“双优”立项建设单位(优质学校和专业);都安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被自治区树立为县级中专综合改革典型;拥有2个自治区品牌专业、24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3个自治区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自治区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协商中,河池市政协副主席、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韦伟松提出,河池市职业教育正处在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机遇期和改革攻坚、爬坡过坎关键期,要立足强弱项、补短板,围绕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按照“一体两翼五重点”和“五金工程”的部署,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改革,加快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提升河池职业教育的体量和质量。
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莫景春认为,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就要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提升学生在当地企业实习就业率,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他建议,职业院校应与当地优质企业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式人才培养,加大职业院校到园区企业访岗拓岗和企业到校园招聘“双选”力度,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在本地企业实习就业率。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现实,来势迅猛。”河池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总督学韦添耀表示,要抓紧制定区域数字化发展方案,以职教集团为载体,通过教学资源、管理资源、培训资源“共谋、共建、共享、共管、共护、共创”,形成与河池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匹配度高、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将理想信念、工匠精神、质量意识、信息素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东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黄建中认为,职业院校应大力开展对企业职工的技能培训、重点就业人群的就业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培养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和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保障,强化组织领导。”河池市政协委员、都安瑶族自治县政协主席覃舟建议,紧密围绕地方新兴产业发展、高品质民生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职业院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做强职业教育增长极,打造技能新高地。
“河池是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是河池的支柱产业。”南方有色集团党委书记刘建平认为,国家大力扶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加强合作、进行深度产教融合,南方有色集团作为河池市冶金产教融合联合体主要成员单位,随着智能冶金的快速发展,对职业院校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更高,校企合作空间和领域会越来越广、越来越深。
自治区党校经济学博士朱帅提出,职业院校要发挥高技能人才输送培养主渠道作用,实施高水平专业建设行动,把课堂搬进车间,把专业建到产业链上,培养德技并修,适应新质生产力需要的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