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在线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关注 > 正文
共绘“伏波三江美玉林”生态画卷——玉林市政协协商建言助推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建设
2025-07-01 | 来源:广西政协报

共绘“伏波三江美玉林”生态画卷

——玉林市政协协商建言助推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建设

□ 本报通讯员 刘乔芳

 

  “水网建设需强化跨部门协同,破解用地与资金瓶颈,让‘智慧水利’赋能千年水脉。”

 

  “打造‘水网+文旅’融合样板,让南流江畔成为百姓亲水乐水的生态画卷。”

 

  ……

 

  近日,玉林市政协围绕“高质量建设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主题,在玉林科技馆水网科普中心开展专题协商。政协委员、部门负责人、水利专家与群众代表齐聚一堂,共谋水网建设良策,助力玉林加快实现“伏波三江美玉林”的美好愿景。

 

  聚焦难点 共谋破题之策

 

  水网建设是重大民生工程,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协商会上,政协委员直面问题,建言献策。

 

  玉林市政协常委郭俊卿指出,重大水利工程涉及部门多、用地审批复杂、资金压力大,需加强跨部门协同,优化审批流程。李海艳常委建议,推动传统水网向“智慧水利”转型,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对此,相关部门现场回应。市水利局副局长朱仁表示,将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机制,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市财政局副局长李剑介绍,2023年以来已争取水利国债16.42亿元,覆盖90个项目,并探索‘资源开发+水利’投融资模式。市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陈波则以龙云灌区为例,说明通过优化服务,仅用3个月完成用地审批,创下新速度。

 

  科技赋能 共筑“智慧水网”

 

  如何让水网工程更智能、更安全?政协委员与专家展开深度协商。

 

  科大讯飞水利专家李水兵提出构建数字孪生平台,推动水网管理智能化。市住建局副局长陈进介绍,2024年已建成82公里排涝管网,消除8个积水点,下一步将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生态安全始终是水网建设的底线。市生态环境局和水利局表示,要强化水质检测与生态修复,多管齐下,编织一张集防洪排涝、生态保护、质量安全于一体的综合防护网。

 

  龙云灌区项目经理张正刚通过连线介绍,工程已完成投资34亿元,进度达75.11%,2026年全面竣工后将惠及百万群众。

 

  水网融合 激发发展活力

 

  围绕水资源高效配置与产业融合,与会嘉宾深入讨论。

 

  市水利局提出,要通过郁江引水、新建水库、南北连通工程,破解资源性缺水难题。市政协委员李海艳建议,发展“水网+工业”分质供水,打造玉东湖文旅带,激活水经济产业链。现场嘉宾还提出,激活水经济产业链,保障装备制造、新材料、香料医药健康、绿色食品、纺织服装5个主导产业的协同发展,打造“以水兴产”“以水兴城”的样板示范。

 

  民生始终是水网建设的落脚点。北流市副市长王春玮介绍,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农村自来水全覆盖,水质达标率100%。玉东新区金榜小学校长邱春兰表示,将组织学生参观水网科普中心,培养节水护水意识。

 

  从协同攻坚到智慧赋能,从生态保护到惠民兴业,此次协商会凝聚共识,为玉林市水网建设提供了务实可行的建议。下一步,各方将协同推进,共同绘就“水清、城美、产旺、文淳、民安”的生态画卷。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