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赴防城港市视察
- 刘咏梅在自治区政协界别协商会上提出 深化全民阅读 共建书香社会
- 孙大伟走访慰问抗战将领遗属
- 自治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 自治区政协组织党外委员视察团赴南宁崇左开展专题视察
- 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赴南宁视察
低空经济振翅飞 万亿蓝海竞翱翔
——南宁市政协协商建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 本报通讯员 程 超 张 曦 粟 丹
“‘低空飞滴’穿梭邕江,外卖从天而降;‘空中巴士’掠过青秀山,带你俯瞰城市美景——这不是科幻片,是南宁现在就能体验的日常。”
……
邕江之畔,轻风徐徐,南宁逐梦“空中蓝海”的序幕就此拉开。
自2024年起,“低空经济”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自治区行动方案落地,南宁市工作专班迅速组建,汇聚成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动能。面对这一新机遇,日前,南宁市政协聚焦“做大做强低空经济增强首府产业发展新动能”议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商破题之策,谋协同之方,绘就南宁低空经济发展蓝图。
启航蓝海 把准发展风向
为精准把脉南宁低空经济发展态势,今年4月,市政协组建专题调研组,深入区内外领军企业、产业园区和县区一线,足迹遍布创新前沿。调研组一路听、一路记、一路问:产业链如何补强?场景如何拓展?人才如何集聚?通过实地考察、深度座谈、对标学习,全面“摸家底”、精准“查症结”、科学“开良方”,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调研显示,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下,南宁低空经济正逐步积蓄力量,形成发展势能:28家低空制造企业及112家关联企业齐聚,低空整机制造企业研制无人机产品型号占全区76.5%,产业“生态圈”雏形初现;11个直升机临时起降点、7个飞行营地、10余处无人机智能基站织起基础设施“支撑网”,重点打造16个示范应用场景,基建与场景实现“双轮驱动”;青秀区集聚26家企业、测试物流航线20条,良庆区创新中心揭牌运营;20余所高校、培训学校开设相关专业定向育才,本土企业在东盟销售、培训等业务蓬勃开展,区域协同与开放活力“多点开花”,为产业向纵深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通往“万亿蓝海”的航程中,调研组发现:南宁市产业链尚未“串珠成链”——本地企业多集中在组装环节,关键技术研发不足,缺乏链主企业;应用场景仍是“一枝独秀”——主要应用在政府投入领域,消费类内驱力不足、公共服务类统筹发展不够紧密;生态体系“羽翼未丰”——低空飞行管理能力不够,行业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全链条保障支撑有待强化。
面对这些“卡点”“堵点”,尚在起步加速的南宁低空经济如何“飞得更高、更远、更稳”?
在充分汲取先进地区经验智慧的基础上,调研组聚焦强根基、拓场景、谋长远,开出破局“良方”:科学制定南宁市低空经济发展“十五五”发展蓝图,聚力壮大制造集群、完善产业生态、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配套设施和安全体系建设,推进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打造特色亮点应用场景,扩大服务覆盖群体;深化跨区域协同,拓展东盟合作空间,全力助推南宁低空经济破风前行。
协商建言 开出“立体处方”
协商会上,大家围绕南宁低空经济发展畅所欲言,思想的火花碰撞交融,一条条紧扣关键、环环相扣的“金点子”串联起产业发展的清晰脉络。
“差异化布局才能破局!”市政协委员郭敬锋的建议引起共鸣。他主张青秀区建设总部集聚区,兴宁区建立无人机综合应用测试场,西乡塘区打造人才培养基地,江南区建立产业制造基地。“避免同质化竞争,让每个城区找到专属赛道。”
青秀区政协从产业生态与产业配套发力,提出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模式撬动社会资本,重点投资本土优势企业,助推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产业集群;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民航论坛等平台打造面向东盟的产业品牌;探索构建低空智联网络,推进低空管理服务平台规划建设。
点燃产业引擎,机制创新是关键突破口。市政协委员王伟任献上“锦囊”:发布“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开放清单”,优先开放城市治理、生态监测等领域,为企业开辟“试验田”;推动政府自身“尝鲜”,用低空技术和人工智能替代传统人力方式,实现降本增效与市场培育双赢;加强沟通协调,为飞行审批“松绑”,让产业真正“飞得顺畅、管得高效”。
聚焦场景创新,市政协委员邓静敏建议,结合南宁资源禀赋开发特色场景,打造“邕江夜游”“青秀山eVTOL观光”,让“低空赏花”“空中婚礼”成为文旅新IP。
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同步跟进?南宁交通投资集团亮出进展——投入约2000万元打造的市级低空综合管理平台与低空服务中心1.0版即将试运行,实现飞行器“看得见、管得住”。面对身份定位模糊、数据壁垒等挑战,集团呼吁加快明确平台为“市级指定低空监管平台”,由市数据局统筹推进“低空数据中心项目”,破除运营瓶颈,促进数据共享。
产业招商要强链条补短板。市政协委员韦利婷直击痛点:“本地关键零部件向外采购依赖度较高,农业领域无人机渗透率不足10%,奖励政策兑现难制约招商。”她建议靶向引入头部企业补链延链强链;举办全国性赛事提升影响力;优化资金支持模式,设立专项产业基金,为产业注入“源头活水”。
面向未来,如何构建长远竞争力?市政协委员罗婷婷现场铺展“天网+地网+智网”立体蓝图——融合5G与北斗,织密抗热带气候干扰的空域感知导航“天网”;构建“主干机场+支线起降点+垂直起降点”的便捷“地网”,优先在五象总部基地等核心区新增垂直起降点;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打造智慧管理“智网”平台,实现“一图览全域、一网管全空”的智能化协同管理目标,为南宁低空经济飞向更广阔的未来保驾护航。
凝聚力量 共绘腾飞蓝图
协商现场气氛热烈而坦诚。委员们胸怀产业发展大局,肩扛履职建言担当,在深入交流中,一份份凝聚智慧与心血的“政协方案”逐渐成形,为低空经济腾飞描绘精准“路线图”、装上强劲“助推器”。
市政府领导穆贤清在听取发言后表示,委员们的建议“点得准、谋得实、可操作”,市政府将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切实将意见建议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市政协主席杨维超表示,市政协将持续关注南宁市低空经济发展情况,坚持问题导向,采取专题调研、集中视察、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有效反映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助推南宁市低空经济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民主监督职能,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助力相关部门提高工作效能,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确保协商成果高质量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