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赴防城港市视察
- 刘咏梅在自治区政协界别协商会上提出 深化全民阅读 共建书香社会
- 孙大伟走访慰问抗战将领遗属
- 自治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 自治区政协组织党外委员视察团赴南宁崇左开展专题视察
- 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赴南宁视察
拓宽渠道 精准选题 强化激励
百色市右江区政协推动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现新突破
百色讯 如何让基层声音有效融入政策、落到实处?百色市右江区政协通过构建“融合采集网”、实施“精准选题法”、建立“激励赋能链”,系统破解社情民意信息收集渠道窄、内容质量不高、转化落地难等问题,推动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从“数量叠加”迈向“质效双优”。
2024年以来,该区政协报送信息获自治区政协采纳2条、百色市政协采纳23条,获百色市、田阳区领导批示14条,6条直接转化为施政举措,连续两年获市级通报表扬。这些信息成果切实转化为民生实事:校园周边的路灯亮了,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起来了,未成年人保护网也更密实。
融合织网,破解“源头不畅”。右江区政协构建“线上+线下”双轨收集机制。线上建立“右江政协”公众号和10余个委员群、工作群,24小时接收线索,平台年均收稿超500条,增长近300%。线下由主席带队,成立6个信息小组,激活9个乡镇(街道)联络站,常态化开展“走街巷·听民声”活动,年走访群众3000余人次。例如,根据线上线索推动6处校园周边路灯改造,线下走访促成了电商助农平台的搭建。
精准选题,破解“转化率低”。右江区政协紧盯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难点,每年发布12期《重点信息选题参考》、开展6次专题问卷,引导精准建言。同时健全审核机制,由信息小组筛选优化内容,信息采用率从3年前约2%跃升至50%。如针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监管”提出的建议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推动相关政策完善和监管强化。
机制赋能,破解“动力不足”。右江区政协持续完善考核激励,修订《委员履职量化考评办法》,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纳入考核并占15%以上,明确委员年报送不少于2条,对优秀者通报表扬和加分,实行“季度通报晾晒”排名。将信息撰写列为培训重点,年组织2次培训,邀请专家、媒体人授课,近两年培训400人次。信息报送量“三年翻两番”,2024年收集520余条,队伍素质和积极性显著提升。
“融合是基础,精准是靶心,赋能是引擎。”右江区政协主席岑万兴表示,该模式有效打通民意渠道,成为基层政协履职为民的鲜活范例。 (赵乾超)